論語 八佾第三 第17章

貢欲去告朔之餼羊。子曰:「賜也,爾愛其羊,我愛其禮。

(解釋)
子貢要把行「告朔禮」所供奉的餼羊廢除,孔子就說:「賜啊!你是愛惜那隻羊,但我卻愛惜這個禮制。」

說明: 「告朔之禮」是諸侯每月初一到太廟舉行的祭禮,要殺一隻羊祭拜,並稟告其祖先,他要接受「朔政」並執行之。所謂「朔政」是去年底領受自天子的今年整年的政令書,如現在的農民曆,都先收藏於太廟。魯國自魯文公生病,未行「告朔禮」,之後的魯君也都不來行「告朔禮」。魯君雖不告朔,但每月初一,仍會有一隻餼羊供奉祖廟。

一. 思惟提綱 :
1.子貢為何想要廢除「告朔之餼羊」?
2.孔夫子為何不認同子貢的想法?
3.孔夫子說「我愛其禮」,難道告朔之禮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?為何不可廢掉?
4.想一想,民間的習俗如過年祭祖、清明掃墓,已流於形式了嗎?可以廢除嗎 ?
5.反省一下,我的一些所做是不是也流於形式,有「禮」的表象而沒有實質內涵呢?那我還要做嗎?該怎麼做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二 、義理講解

(一) 引用經文及資料

論語第一篇第九章 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

(二) 重點摘記

1.告朔之禮,先來解釋一下。古的時候,天子在每年臘月,都會頒布次年十二個月的朔政,這既包括立法,也包括每個月所應當執行的政令。諸侯接受以後,藏於各國的祖廟,到了次年每月的朔日,也就是農歷的每月初一,諸侯都要到各自的祖廟上,去行這個告朔之禮,也就是表示要頒行當月的朔政,把領來的天子之命好好執行。這時就需要用一只羊來祭祀,之後還要到朝廷上聽政。

2. 其中的“餼”字,就是指祭祀用的活牲畜。“告朔之餼羊”,就是行告朔之禮的時候要用的那只羊。到了魯文公時代,他根本就不去親臨祖廟,行這個告朔之禮,而且也不會去聽政。可是負責的部門,還是照例每月初一殺掉一只羊,供在祖廟上,所以這個告朔之禮,已完全是照例應付,敷衍了事。子貢看到這個情況,覺得既然形同虛設,就建議幹脆取消這個環節,這樣還能節約一只羊。孔子卻不同意,對子貢說:你可惜那只羊,我更愛惜那個禮。因為這個告朔之禮有著很深遠的意義,到如今只剩形式,這已經非常令人痛惜了,如果再把形式去掉,那就什麽都沒有了。
3.告朔之禮有什麽深刻的價值呢?我們知道這個社會要良性運行,必須有個體統,這個就是禮。這個告朔之禮,表示諸侯要尊敬天子,這是對諸侯的要求。當然反過來,天子也要懷念諸侯。事實上,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長幼之間,都有相應的禮,而禮規範了彼此相互敬重愛護的關系,所以禮是雙向的。

4.如果維繫天子與諸侯關系的告朔之禮,都要被擅改,乃至被廢掉了,那上行下效,還有什麽禮不可以被廢除呢?各種層面的禮一旦被破壞,在家裏,就會為父不慈,為子不孝;進入社會,則在上不仁,在下不忠,必然天下大亂。任何好傳統,如果他的形式還保留著,這是靠著有心人的努力,還有機會再把內涵補上。如果連形式都撤了,那連補的機會都沒有了。所以孔子擔心的是這個,想挽救的也是這個。
5.按照這樣的思路,比如說清明節掃墓,一部分人,像完成任務一樣,想趕緊把事情做完了事,這樣就成了形式。那要不要把它廢掉呢 ? 絕對不可以,不僅不可以,還要把“慎終追遠”這樣孝的內涵加進去。

6.比如,升國旗,唱國歌,上課時學生起立給老師行禮,老師還禮,還有單位的年終團拜會,等等。只要我們把感恩心、恭敬心用進去,那又何償只是形式呢?

7.再想得深遠一點,我們今天背誦經典,研習經典,會發現我們的用心水平,離聖賢的境界,實在差得很遠,很多地方做不到。請問:這時的學習,算不算形式呢 ? 如果因為這樣就半途而廢,那跟子貢的思路有何差別 ? 這時,應該按照孔老夫子的想法去想,幸好我還在學,還在背,只要有一分努力,就會有一分收獲。

8.現在大家最怕的是法規,最擔心的是輿論媒體,這其實比怕違背禮已經退步太多了。好在經典猶存,更難得的是,有越來越多的有心人,想把經典的內涵實踐出來,那經典就不是徒自供奉的形式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