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八佾第三 第19章


定公問:「君使臣,臣事君,如之何?」孔子對曰:「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。」

(解釋)
魯定公問孔子: 「國君使令臣子,臣子事奉國君,該如何做?」孔子回魯定公,說:「國君應該依照國家所訂的規矩,來任命使喚臣子;臣子侍奉國君,要盡忠職守。也就是國君和臣子各自有應盡的本分。」
(說明)
如果光看前面第十八章的話,好像「事君以禮」只是在說臣子如何奉侍君主;實際上不只是如此,君和臣是相對而安立的,臣事君有其法則,同樣地君對待臣也有它的道理。你了解這個特點以後,就能體會這一章提到「君使臣、臣事君」就有這樣的內涵。所以人與人之間要維持最適當的關係,必須把握住中心:第一個是仁,第二個是易,認識這個關係,這是一個基本的概念。我們不斷地學、行,然後行、學,這樣互相輾轉的增上,透過這樣不斷的輾轉改善,才能夠把我們無始以來種種的不良習性,慢慢改變過來。(摘自 師父論語摸象記(三十一))

思惟題綱

1.魯定公的問題--君對臣、臣對君,應如何對待?孔夫子給的答案是什麼?
2.君和臣是相對而安立的,臣事君有其法則,同樣地君對待臣也有它的道理。為何孔夫子特別強調君對臣(上對下)以「禮」、臣對君(下對上)以「忠」?
3.孔子給定公的答案,我如何加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?不論我是上位者或下位者,都先從我做起。

義理講解

(一)引用經文及資料
1.「富而無驕,可也,未若富而好禮者也。」/出自《論語•學而第一(15)》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。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…
2.【餘論】經正録引馮厚齋曰:「以尊臨卑者易以簡,當有節文。以下事上者易以欺,當盡其心。」
3.《論語集注》 呂氏曰:「使臣不患其不忠,患禮之不至;事君不患其無禮,患忠之不足。」
4.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」 / 出自《孟子•離婁上》孟子說:「愛人不親反其仁,治人不治使其智,禮人不答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;其身正,而天下歸之。」
5.「學而時習不亦說乎」/出自《論語•學而第一(1)》子曰: 「學而時習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6.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,子路問曰:「子見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孰為夫子!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隱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見之。至,則行矣。子路曰:「不士無義,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。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,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!」/《論語•微子第十八(7)》
7.「安上治民,莫善於禮。」/出自《孝經•廣要道》子曰:「教民禮順,莫善於悌。移風易俗,莫善於樂。安上治民,莫善於禮。禮者,敬而已矣。故敬其父,則子悅;敬其兄,則弟悅;敬其君,則臣悅;敬一人,而千萬人悅。所敬者寡,而悅者眾,此之謂要道也。」
8.「周監於二代」 /出自《論語•八佾第三(14)》子曰︰「周監於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從周。」
重點摘記

1.定公,是襄公的兒子,召公的弟弟。召公為三家所逼迫離開魯國,流亡到齊國,三家再把定公扶上君位,但是王室的力量更加衰微,三家也更為囂張。在這種狀況之下,定公感到擔憂,力圖要改變現狀,就來請問孔子「君臣相處之道」。
2.定公從兩個角度來詢問領導方法,分別用了“使”和“事”,說「君主使用臣子」和「臣子事奉君主」該怎麼做。使用和事奉,也說明了定公對於君臣相處的一個基本看法。
3.本章就是從定公的角度問的,在《論語》中,一般人問話,都用孔子曰,而此處用孔子對曰,就表示了恭敬,表示孔子是以禮事君的。
4.孔子也同樣就兩個角度回答衰公:君主使用臣子要以禮,臣子事奉君主要以忠。「禮」和「忠」這兩個字,強調了君主和臣子,各自有應盡的本分,各自有該行的道。從君主的角度上來講,對待臣子要依禮而行。
5.我們問一下自己,在單位中身為下屬最怕的就是領導批評自己、不賞識自己,就怕領導對自己不能以禮相待;若是作為主管和上司,就怕自己的手下,不能盡心盡力的辦事、不夠忠心。反過來說,如果下屬做好忠,不就正好解決上面最擔心的事;而上面的人做好禮,也就正好解決下屬的最大擔憂。
6.針對魯國的亂相,國君想要讓國家恢復秩序,孔子給的藥方,首先國君對待臣子,要以禮相待。在君臣良好關係之上,建設出一個更大的關係,那就是每個人和禮的關係,君與禮和臣與禮的關係。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,孔子認為禮,無論是國君還是臣子,是任何人都必須要學習和遵守的。
7.為什麼君使臣,強調的是禮,而臣對君,強調要用忠呢?
(1)禮對治傲慢
如果說我們在社會上小有成就,手下有百十個員工要靠自己來衣食養活,我們對下面的人,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傲慢,所以孔子說「富而無驕,可也,未若富而好禮者也。」所以說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做到有禮,不容易。反過來,上面的人,對下面的人最容易出現的毛病,就是無禮,所以強調要用禮。
(2)忠對治不忠偷懶
下面的人,對上級最容易犯的毛病,就是不忠,總想偷個賴,逃個班,投機取巧一下,或者表面上恭恭敬敬,內心卻總有委屈不平的感覺,所以就強調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,要盡忠。
8.古人說:「以尊臨卑者易以簡,當有節文。以下事上者易以欺,當盡其心。」所以,上下關係中的人,最容易犯的兩個毛病,卻又是相對關係中的人,最討厭面對的毛病。所以解決了這個問題,也就解決了上下級相處的核心問題了。
9.《論語集注》說: 「使臣不患其不忠,患禮之不至;事君不患其無禮,患忠之不足。」做君主的不要擔心臣子不夠「忠心」,要擔心自己的「禮」有沒有做到,有沒有做好。做臣子的也不要擔心君主對自己是有禮還是無禮,而是要擔心自己的忠心夠不夠,有沒有盡心盡力地把自己的事情辦好。反過來說,君主要想讓臣子忠心,就得把對臣子該做的禮做好,禮做好了,臣就容易忠心。做臣子,要想讓君主對自己以禮相待,尊重欣賞,那就得把忠做好,盡己之力把交待給你的事辦好,那麼君主自然就容易以禮相待了。
10.對待君臣關係,夫子雖然回答了兩個方面,但強調的是,要先盡己之力做好自己這一面,要先擔心的是自己的事情有沒有辦好,要這樣來安立因果關係,不能在別人身上求。行有不得,要反求諸己,自己做好了,外面自然就容易跟著好。
11.有人會說:「我做好很多事情,但是我的主管對我還是不能以禮相待呀,說我盡了忠了,可是他的禮還是不至啊!」那麼請問一下:如果你不盡忠,他的禮還能到嗎?不是更沒希望嗎!你做得不好,他就更不會對你以禮相待了。我們都有這種感受,上級對待我們有禮的時候,好像我的忠心也就相對容易做一些;同樣的,做下屬的如果做事忠心,也會讓上面的人感覺盡禮容易做一些。所以無論怎樣,都應該從自己的角度完善自己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這也是儒家所講的「學而時習不亦說乎」的精神。只有完善自己,堅持終生學習,才有可能獲得所求的快樂結果。
12.盡自己的禮,完善自己該做的,如果對方看不見,那是對方的失誤,失誤久了,自然就不得民心,對方就要為他的失誤負責。而你不盡心盡力,你就要為自己的失誤負責,這個道理很清楚。所以從自己開始,盡己之心,才是對自己最有好處的事。
13.「君使臣以禮」,禮就是規矩,凡有其事,必有其治,處理任何事,都有其相對應的法則。要依著國家制度來,國家的規定不可以違反,就是君主,也不可以依照個人的好惡來與人相處,更不可以隨便改變國家的規矩。另外,禮的核心是敬,領導下屬,對待下屬,也要恭敬,要尊重下屬的人格。
14.「臣事君以忠」,忠,就是盡己之心,盡己之心不是空口號,而是要從自己的本心、忠正之心出發,不要說為國君辦事,為任何一個人辦事,都應該盡心盡力,不能有二心、逆心,不能苟且,不能拖延,要把該做的事做好,這也是一個人的生命人格成長的一個內在需求。
15.君臣關係應該是與義相和的,在君臣之間,在君之上,應該還有禮和道。盡忠,也是從盡己之心而來的,也是依著道、依著義而行的。說到這一點,孔子也是非常的讓人感動,在《微子篇》第十九章的件事,有一次子路落在孔子後面,他看到了一位長者,就問老人家:「你有看到我的夫子嗎? 」老人說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我不知道誰是夫子。」就繼續耕地,不理會子路,子路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。後來,老人家就留子路在家過夜,還殺雞做飯招待子路。其間,還叫兩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,推測他也對孔子周遊列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第二天,子路見到了夫子,就把這件事告訴夫子。夫子說這個老人是一個隱士,讓子路回頭再去拜見他,並捎去了這樣一段話,這段話說的是盪氣迴腸--「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!」說您讓二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,這是長幼秩序沒有廢棄,可是,我不出來幫助國家,不就是廢棄了君臣之義嗎?「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」說不出來做官,雖然是為了潔身自好,但卻亂了君臣的大倫!「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」說君子出來做官,是為了行君臣之義。道行不通,君子早就已知道了。由這一段話,我們可以知道夫子的志向,說道之不行已經知道了,而卻依然選擇在亂世,在王道沒落的世界,陪伴終生,是明知不可而為的入世濟世的情懷。所以說夫子事君,不僅僅是事君,而是生命的最深處所抉擇出來的與道相合、與義相合。
16.夫子為什麼這麼看重禮的精神呢?
(1)禮者是天地的秩序,《孝經》上也說「安上治民,莫善於禮」,國家想要恢復秩序,要依靠禮。禮的根本,是由於仁的精神,禮的體性是恭敬的心。
(2)春秋時期的亂相,就是因為失去了禮,社會失去了秩序。而社會失序歸根於每個人的心中失去了秩序。對於禮的再再的僭越,在於人們對於禮的莫視和無知,在於人們對於失去禮和失去禮的社會,對自身造成多麼大的傷害,有著深刻的無知。
(3)禮的建立,一定是從從政者自身開始的。禮是周文化最璀璨的成果,前面(八佾第三第14章)說到「周監於二代」,周朝正是從夏的尚忠、殷的尚質發展而來的,建立出一整套的禮樂制度,發展成為一整套的內外本末堅固的王道體系,使周朝能夠穩定八百年。
所以,孔子在此處教定公使臣以禮,正是想從根本處幫助定公建立國家的秩序。
17.只要有人群,就會有團體,就會有領導和被領導,就會有相對應的關係和該遵守的道。團體和家庭也應該提倡以道相交,以義相和,才可以興旺長久。君和臣只是相對安立的兩個角度,君使臣有其法則,臣對於君也有其相應的法則,都是應該先做好自己的職責。孔子給定公的答案,也可以運用到各個家庭和團體當中。
18.我的老師說人與人維持最適當的關係,必須要把握住中心:第一個是仁,第二個是易。如果我們在學禮的過程中,能夠真正把握住這兩個特點,大概就可以八九不離十的掌握到了重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