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八佾第三 第22章 分3天, 第2天

子曰:「管仲之器小哉!」或曰:「管仲儉乎?」曰:「管氏有三歸,官事不攝,焉得儉!」「然則管仲知禮乎?」曰:「邦君樹塞門,管氏亦樹塞門;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。管氏而知禮,孰不知禮?


引用經文:
1. 九合諸侯,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諸侯,成為霸主的盟會。《論語•憲問第十四(17)、(18)》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。《穀梁傳》稱衣裳之會十一次,兵車之會四次。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9%9D%E5%90%88%E8%AF%B8%E4%BE%AF)

2. 《孟子•公孫丑章句上(三)》: 孟子曰:「以力假仁者霸,霸必有大國。以德行仁者王,王不待大,湯以七十里,文王以百里。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贍也。以德服人者,中心悅而誠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詩云:『自西自東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』此之謂也。」
3.《論語•子罕第九》10.顏淵喟然歎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;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,夫子循循然善誘人;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;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!」  聽聞義理: 講師:金夢秋老師

補充說明:
1. 塞門:用來隔室內與室外,或用屏風,或用土牆,可在門內或門外,古時只有君王可用,若士大夫家中只能用簾子掛在階前。管仲家中也樹塞門,孔子因而謂之僭。
  反坫:坫,在兩楹之間築土為之。反坫,兩國君主相會應酬飲酒,將酒器放在坫上。此僅有國君可用,管仲家中也用反坫亦為僭禮。(何晏集解引鄭玄注:「反坫,反爵之坫,在两楹之间。」)
2. 依據《史記》認為的春秋五霸在位年代:
1. 齊桓公公元前685年—前643年,約42年
2. 秦繆公 公元前659年-前621年
3. 宋襄公 公元前650年-前637年
4. 晉文公 公元前636年—前628年
5. 楚莊王 公元前613年-前591年

聽聞義理:
重點摘記:
1. 不能小看儉和禮的問題,因為這是涉及器大器小的關鍵問題。
2. 清楚地認知一個人的長處與短處。甚至,清楚地抉擇出長處當中的短處,和短處當中的長處,把每一部分進行嚴密清楚的抉擇,我們才能夠借此提升,一步一步沒有差錯地走上去。
3. 我們平時一談論人,就容易陷入好與壞、是與非當中,這種談論是無法從中受益的。
4. 我們可以從王道和霸道這兩個角度來考慮什麼是大器。“以德行仁者王”,王道代表了完善的倫理道德境界,完美的社會政治秩序。以仁愛為基本精神,推行的是仁政,仁是禮的根本,而禮又能使萬物恢復秩序。
5. 霸道推行的是力政,“以力假仁者霸”,霸道是通過發動兼併侵略,追求的是強大的政治經濟、軍事實力為基礎的強權政治。管仲在霸道方面做得很好,但無法令桓公基業像周朝那樣延續八百年。
6. 因為管仲對於王道的精神、禮的根本、仁的內涵沒有掌握住,生命的格局不夠遼闊,沒有內聖外王的內在生命追求,只是追求外面事相上做得成功,那麼這種成功就不能長久。
7. 王道是發自於內心必須符順于禮法,管仲自己平時的行為,並不符順于禮法,表示他內在就欠缺了禮的精神內涵——仁。(管仲並非完全不用禮,否則也不會有不動用武力就能九合諸侯的事功。但是要真正達到對於整個民族的更大貢獻,應該是用王道的精神,內聖外王之道。)
8. 真正地把握住仁的根本內涵來做,在一開始,可能沒有辦法轟轟烈烈地開展,成果也顯現得比較慢;可是越到後來,成果會源源不斷地現起。譬如說周公,他的祖先后姬,一開始只是教人民種田。但是,就是世代一直這樣地去努力培植福德,才使得他子孫的周朝保有八百年的天下,就是因為有以王道精神為原則,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。
9. 凡人一看到好的一面出現,就看不到不好的一面,對人對事認識的視角非常狹小。或者說,一看到好一點的結果出現,就裹足不前了,看不到更加遼闊的遠景。或者乾脆忘記了達成這個好的結果的因是什麼,這就無法讓好的結果保持長遠。或者我們只看到外在事相上對我們有利,也就去追求這樣外在的事相。
10.像學禮這件事,我們都希望大家守禮守規矩,因為這樣,社會才會和諧有秩序。於是就制定各種規矩,希望人們遵守,而忘記了禮的根本是仁,是對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,忽視了仁在內心的培植和教育,忘掉了這個內涵,去落實和推廣各種禮的規矩,也就失去了禮的根本。那麼所有的規矩,也就沒有辦法長久地安立得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