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八佾第三 第9章

子曰:「夏禮,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;殷禮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;文獻不足故也。足,則吾能徵之矣。」

(解釋 /摘自 《日常師父 .論語摸象》  )
孔子說:「夏代的禮制,我能說出來,可惜夏的後代──杞國所保存的史料,已經不足證明了。商代的禮制,我也能說出來,可惜商的後代─宋國所保存的史料,也已經不足證明了。因為兩國的史料典籍和賢人不足的緣故,如果充足便能證實我所說的了。」

"思惟題綱"
1.既然杞國、宋國有關禮制的典籍和了知的賢人都不足,那麼孔子對於夏和殷的禮制為何能言之?從何而來?
2.孔夫子通達禮學,是如何得來的?
3.讀書志在聖賢,但願有一天如孔夫子。而志於學的次第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」,請問首要做到的是什麼?

(一)引用經文及資料
1.「就有道而正焉」 /出自 《論語‧ 學而第一(14)》 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;就有道而正焉:可謂好學也已。」
2.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」/出自《中庸‧第二十章》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 有弗學,學之弗能弗措也;有弗問,問之弗知弗 ...」
3.「思而不學則罔」 /出自 《論語‧為政第二(15)》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

(二)重點摘記
1.「杞不足徵也」的「杞」是杞國,夏朝被商朝滅掉之後,夏朝王室的後人被封在杞國,以償先人之祭祀。「徵」是取證的意思。
2.「宋不足徵也」的「宋」是宋國,殷被周滅亡之後,殷朝王室的後人則被封到宋國。
3.「文獻不足」,「文」是指書籍、典籍;「獻」是指賢人。記載禮制內容的是典籍,實踐禮制內涵的是賢人。
4.孔子慨歎說,對於夏、殷二代的禮制,都能言其大概的,可惜杞國、宋國禮制方面的典籍不足、賢人難覓,所以無法取來為證。
5杞國、宋國有關禮制的典籍和賢人都已嚴重不足,那麼孔子對於二代禮制的認知,又是從何而來呢?根據《史記》記載,孔子自幼好禮,成年後又不遠千里從魯國往周朝的首都,向禮制方面的老師請教禮的學問,而且長期不懈的學習,所以精通了周禮。而周監於二代,周禮是在繼承和借鑒夏、商二代之禮的基礎上形成的,所以三代的禮制有著因循相續的內在聯繫,所以孔子對於夏、殷二代的禮制都能言其大概。
6.孔子適周問禮,對我們今天學禮很有啟發。要像孔子那樣,向真正通達禮學的老師學習,跟著老師學,才能快速正確地把握住禮的精髓。
7.孔門心法的學習實踐,是以親近良師為根本。所以君子要「就有道而正焉」,要「親仁」就是靠近、親近有德行的人,向他們請教學習。
8.《中庸》談及志學的次第步驟,要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」志學,從學與問開始。向誰學、向誰問呢?一定是向有德行的老師學與問。通過學與問,聽懂正確的道理,然後才談得到思辨和篤行。沒有前面親仁、問學的功夫,思辨就會陷入「思而不學則罔」;行動,也會變得盲目。所以學禮或說學習儒學,不以親近有德者為根本,是不可以的。
9.有人會覺得《論語》的文字淺近,說的也都是生活中的事,好像沒什麼難懂的,找幾本參考書,自己研究一下就行了,非得要找老師學嗎?孔子當年弟子三千,成就的賢人七十位,而真正能圓滿傳孔門心法的唯有曾子一人,而且還是跟在孔子身邊,耳提面命的學習。現在,我們不能像曾子跟在孔子身邊學,如果再不求教於良師,就有道而正焉,想要探求孔門心法的精髓,談何容易!
=====
20180807《八佾第三》的第九章下。
子曰:「夏禮,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;殷禮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;文獻不足故也。足,則吾能徵之矣。」
思惟題綱:
1.由夫子的這句話,試體會出聖者對傳承道統的用心和本懷(心意)?
2.學完本章,不妨再憶持背誦學習經典的初發心,並對照聖者胸懷擴大自己的發心。
思惟題綱:
1.由夫子的這句話,試體會出聖者對傳承道統的用心和本懷(心意)?
2.學完本章,不妨再憶持背誦學習經典的初發心,並對照聖者胸懷擴大自己的發心。
引用經文:
《中庸》第13章
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:所求乎子以事父,未能也;所求乎臣以事君,未能也;所求乎弟以事兄,未能也;所求乎朋友先施之,未能也。庸德之行,庸言之謹;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;有餘不敢盡。言顧行,行顧言。君子胡不慥慥爾。」
補充:
1.魯迅,本名周樹人,中國的近代著名作家,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,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,蜚聲世界文壇,短篇作品《狂人日记》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,中篇作品《阿Q正傳》。民國18年,組建“中國左翼作家聯盟。”
2.《孔乙己》是魯迅小說集《吶喊》中的一篇小說,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,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,缺乏實際技能,文中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──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,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;淪落為小酒館裡人們嘲笑的對象,最後下場不明。

3.《儒林外史》,中國清代章回小說、長篇諷刺小說,作者吳敬梓。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。它真實地描繪了康雍乾時期知識分子生活的沉浮,境遇的順逆,功名的得失,仕途的升降,情操的高尚與卑劣,理想的倡導與破滅,出路的探索與追尋。

八佾第三 第9章-2 聽聞 義理講解 
重點摘記:
孔子為什麼還要取證于杞、宋二國的典籍和賢人?
1. 從孔子這方面來看: 反映出孔子治學、講學的嚴謹。
  古人治學,講究的是言之成理,持之有故---論證嚴謹、合乎理則,而且還要有根有據。根據的是傳世的經典、大德的語錄,或是先賢們的足以垂範後世的行誼。表明這是依著學統、道統在講說立論,所說的是歷代聖賢傳承相續下來的清澈的見解,而非個人的主觀臆斷。
    今天弘揚國學,也要秉持孔老夫子這種嚴謹的治學、講學的態度和方法,每有一得,每立一論,既要正住於心,驗諸於實際,同時也應考諸於經典,有根有據地宣說講解,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所講述的內涵,不偏離古聖先賢的本懷。
2.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:
  賢人之所以為賢人,在於他們能夠真正地實踐所學,把儒學的道理內化於自己的身心,以身載道,而不是嘴上談玄說妙,實踐起來莫名其妙,言行脫節。有心弘揚國學的人,就一定要努力地實踐所學,把自己變成能夠以身載道的人,這樣才能令更多的人對國學產生信心,願意學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