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里仁第四 第13章

子曰:「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?不能以禮讓為國。如禮何? 」

解釋:
夫子說:「能夠用禮讓來治理國家,那還有什麼困難的呢?如果不用禮讓來治國,那麼徒有禮樂禮又能怎麼辦呢? 」(參閱《論語摸象》)

文義: (參閱《論語摸象》)
一說“能以禮讓為國,那治國並沒有什麼困難;不能以禮讓為國,那麼這禮有什麼用呢? ”(這裡的「何有」解釋為:有什麼困難?)
另一說法,真正的精神是禮讓,但誰以禮讓為國呢?沒有!(當時春秋時代諸侯稱霸,而以禮為國是王道。所以這裡的「何有」可以視為: 沒有)不能以禮讓為國,而禮又是最重要的,那禮設在這地方,又怎麼辦呢?

思維題綱:
1. 什麼叫「以禮讓為國」?
2. 以禮讓為國,國家社會、人民會是什麼樣的情景?
3. 試回憶之前和禮制、為政治國的相關章節?
4. 環顧國內、外,從古至今,以禮讓為國的案例有嗎?回過頭觀察自己,有以禮讓待人處事否?
引用經文:
1.《論語•八佾•11》或問禘之說。子曰:「不知也。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…」

2.《論語正義》清/劉寶楠著:「讓者,禮之實也;禮者,讓之文也。」為國,即治國。

3.《孟子•公孫丑上•六》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….. 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…. 」

4. 《武英殿十三經注疏•論語注疏》宋/邢昺疏:「禮節民心,讓則不爭。」

5.《孟子•彊國篇第十六》:「….人之所惡何也?曰:汙漫爭奪貪利是也。人之所好者何也?曰:禮義辭讓忠信是也。…. 。」

6.《論語•憲問•5》南宮适(ㄍㄨㄚ)問於孔子曰:「羿(ㄧˋ)善射,奡(ㄠˋ)盪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禹、稷躬稼,而有天下。」夫子不答。南宮适出,子曰:「君子哉若人!尚德哉若人!」

7. 《論語•泰伯•1》子曰: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

8.《道德經•22》:「…..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….. 」《道德經》又名《老子》

9.《論語•堯曰•1》堯曰:「咨!爾舜!天之曆數在爾躬。允執其中。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」舜亦以命禹。曰:「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簡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周有大賚(ㄌㄞˋ),善人是富。「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」

重點摘記:

1.古來的學者注解不同
(1)治國的根本,是以禮讓為國,可是現在看看有嗎?沒有。
(2)能以禮讓治國,治國又何難之有呢?不能以禮讓治國,那禮的文獻資料也沒什麼用了。(何有,何難之有)

2. 實際上都在強調: 治國一定要落實禮讓,才是根本,不能只弄條文,落實了治國治家就一點兒也不困難。

3. 實際的生活經驗是,有人就是容易得寸進尺,遇到問題你越讓就越難解決。看看自己,雖然學了儒家文化一段時間,對於禮多少有些體會,可是無論家裡、外邊,教育孩子,還是夫妻相處,去實踐禮讓,真的是十分為難。

4. 我的老師說,聖人證得的真理,距離我們顛倒的生命經驗,就是十分遙遠,改善的方法,就是先不排拒,不要認為不可能就拒絕。

5. 希望得到快樂和脫離困難,那所有聖人談到的方法都值得仔細傾聽、用心探索。首先要注意的,就是不要讓“不信”障礙我們繼續學習的心。

6. 八佾篇(11章) 孔子說禘禮,對於禮最深刻的精神,如果能夠徹底的瞭解,那看天下的事兒,就像看手掌一樣簡單了。那麼,禮和讓,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?

7. 《論語正義》上說:“讓者,禮之實也”。讓: 是禮的實質、本質,人與人互相辭讓。一個有禮之實質的人,自然就會相讓。

8. “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”,說讓的心,是禮的開端,一個人沒有讓的心,就不會有禮的意識和行為。

9. 是什麼障礙了禮讓之心? 七種情緒(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,不學而能、與生俱來) 這些情緒跟動物是一樣的。儒家講,人生的目標、生命的意義,就是要克服和超越於此,這就需要不斷地聽聞、學習、實踐,需要不斷克己復禮、修養出人類相宜的義。

10. 人應該行的事,就是人的義。聖人教我們治七情、修十義、講信修睦、尚辭讓,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呢,就是為了人類能夠相生相長,互不為難;從從個人的角度:就是要幫助我們超越物質生命,而達成對於道體生命的追求和印證。

11. “禮節民心,讓則不爭”,禮讓包含了對個人的利益之心要進行如理的節制,要克制自己的私欲,恢復到對於人類社會有利的禮的狀態。“禮敬而義”,敬字呢,左邊一個苟且的苟,右邊一個反文,就是要把對自己苟且於私欲的心,苟且於各種情緒的心拿掉。(eg.公車上讓座給老人孩子。夫妻爭執,克服想和對方理論的心。)

12. 自我愛惡情緒不加節制的一種發洩,不是真正的愛。真正的愛,一定是建立在如何代人著想、克制自己的情緒、理性地站在對方、幫助對方改善的角度,考量改善的方法;一定是有禮的內涵在的。

13. 讓的反面是不讓,就是爭奪。荀子說“人之所惡者何也?曰:汙漫、爭奪、貪利是也”。爭奪,即便是有所得也不會長久。

14. 《論語•憲問篇》南宮适問孔子說:“羿善射,奡蕩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禹稷躬稼而有天下。” 爭奪之人,表面獲得好處,實則讓人心生厭恨,惹禍上身;而謙虛忍讓的人,表面看起來遭受損失,從長遠來說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好處。

15. 爭強好勝,不僅是容易得罪人,更是從心底深深地折磨自己,終日為瞋火所煎熬。生活中常常和別人認個錯,服個軟,這才是智者。真正的強者呢,都是向內爭,與自己的七情、私欲相爭,爭對了還可以成就聖人之道。

16. 【破邪執】我們的讓:總有一種斤斤計較,像是一種交換,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爭奪。(eg.我都讓了你幾次了,等等。表面的禮讓背後,都悄悄的伸出了一隻索取的手,早已背離了讓的實質,是更為隱蔽的爭奪。)

17.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,就講究謙虛真誠的精神,上古的文化呢,更是以禮讓為國。(eg. 泰伯三以天下讓、伯夷和叔齊、舜受堯禪、禹受舜禪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) “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上古的帝王,將天下的罪責一肩擔起。正是這樣的讓,成就了一代聖王,讓人類對他們萬古不能相忘。

18.希望我們每每面對到,自以為天一般大的那些事兒的時候,常常想到夫子的這段話,“禮讓為國,何難之有。”一生學到了這一點,省去了多少不必要的爭鬥,轉化了多少讓自己不愉快的境界,又收穫了多少顆真心呢!正是這種為他人著想的空間,神奇地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。我們也要禮讓回歸家教,教育好我們自己的子孫,並將呵斥的教育,替代禮讓的教育,認真地傾聽,理智地探討,言傳身教,讓孩子在禮讓的環境中學習和繼承禮讓。

19.人沒有禮讓,就不能在社會立足;辦事沒有禮,就不容易辦得成功;治國沒有禮呢,社會就沒法安寧。禮讓為國,何難之有?希望我們人人都能夠學好禮讓。從心裡開始給對方讓出一個空間,也讓我們的生活因為讓而變得更加美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