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里仁第四 第26章

子遊曰:「事君數(ㄕㄨㄛˋ),斯辱矣;朋友數(ㄕㄨㄛˋ),斯疏矣。」

解釋(一)
子游說:「對待君主過於頻煩,會招來侮辱;和朋友交往過於煩瑣,就會疏遠。」
解釋(二)
子游說:「如果經常對君長勸諫,不善巧的話,會自取其辱。跟朋友相處,如果不了解他的狀況,而一再一再地提出勸諫,彼此關係會疏遠。」

文義
1.子游,姓言名偃,字子游。少孔子四十五歲。孔門十哲之一,與子夏、子張同為文學科。
2. 「事」事奉;「事君」是臣子怎麼樣幫助君王立身行事。所以「事」的特點是臣子要勸諫君王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情。
3.「數」,煩數也。不斷地、不斷地,一次又一次。
4.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:「辱,則不能事其君。疏,則不能交其友。不數,正是納忠盡誼之法,非為求榮求親而已。亦非當去當止之謂。」

思惟題綱:
1.「事君數」會有什麼結果?「朋友數」會有什麼結果?
2.本章談「事君、朋友」和18章談「事父母」,將之對比一下,孔夫子給了我們什麼不同的教誡?
3.里仁篇主要談仁,為什麼會把有勸諫內涵的這一章放在最後呢?

義理解釋
(一)引用經文
1.《論語‧里仁‧18》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2.《論語‧里仁‧19》:「父母在,不遠遊,遊必有方。」
3.《論語‧里仁‧20》: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4.《論語‧為政‧1》:「為政以德。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
5.《孝經•事君章第十七》子曰:「君子之事上也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,故上下能相親也。」
6.《論語‧八佾‧6》: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謂冉有曰:「女弗能救與?」
7.《論語‧顏淵‧23》:子貢問友,子曰:「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」

(二)重點摘記
1.「事」,侍候、侍奉;「數」,不斷不斷、一次又一次地勸諫;「辱」,羞辱、自取其辱;「疏」,疏遠。

2.子遊說:「如果我們經常對我們的國君,一而再、再而三去進行勸諫,弄不好的話,就很容易造成自取其辱;對朋友也是一樣的,如果不觀察、不瞭解,就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提出勸諫,會讓我們朋友之間的關係,變得越來越疏遠。」

3.事君和事父母都一樣,有一定的道理,對父母應該怎麼樣?對君上又應該怎麼樣呢?
(1)對父母
在前幾章都已談過,比如: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,又如: 「父母在,不遠遊,遊必有方」和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」。
(2)對君上
事君,事奉君上或領導,除了幫他打下天下,處理各式各樣的事情,為人臣子更重要的任務,要幫助國君或領導,能夠為政以德,這樣才能夠「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所以,協助他立身行事,以身作則,天下自然仰望,跟著他做,就是最重要的任務。

4.如何事君呢?
《孝經•事君章第十七》子曰:「君子之事上也,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,故上下能相親也。」作為一個心中只有仁德的臣子,在事奉長官的時候,應該怎麼做?在進言的時候,要先想想,是不是設想周到--長官的一些作為,或交辦的事情?有沒有還不完善的部分?要想盡辦法趕快補過。盡心盡力去設想,就是要讓長上的德行,能夠更加的發揚;趕快地完善,趕快地補過,為了就是匡正已經出現不良弊端及一些惡因,就是用這樣方式去輔佐我們的長上。自然,就能夠互相成就,上下齊心,就會越來越融洽。所以,為人臣事君很重要,就是要協助國君,協助長上,立身行事。

5.冉有在當季氏家臣,季氏要旅于泰山,當然這不合理,孔老夫子就問冉有「女弗能救與?」希望冉有能夠去勸諫他的長官,用很委婉的方式勸諫他,這種不合禮法、不對的事情、不應該做的事情,趕快不要做。這個就是儒家在事君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特質:協助你的國君、你的長上,能夠正確的立身行事。

6.在勸諫長官或勸諫皇帝,並不容易,要他能夠接受勸諫,上下才能夠相親。
【喻】漢文帝,就是一個能夠接受勸諫的皇帝,他把古代的「邦木制度」恢復起來,就是政府所在之地,百姓可以暢所欲言,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政府官員,如果有做不對,百姓都可以提出建議。能夠擁有聽得下勸諫的皇帝,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。
為什麼?因為我們聽自己的好話,還蠻容易的,但是一旦有錯誤,別人要給我們勸諫,我們真心要聽得進去,還得是有一種修煉的,一種內心的修煉的功夫。但是,實際上我們知道,當我們有錯的時候,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人,就是旁邊的師友,對我們生命成長,是會有很大的幫助。所以,儒家認為,我們在事奉君上應該有的態度,就是要去勸諫。

7.如果君王不改,怎麼辦呢?兩條路:
(1)他不改,你沒有盡到責任,那有可能你就掛官離去,因為沒盡到責任,就不做了。
(2)就是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不斷地再去幫忙,數數去勸諫。

8.數數勸諫,麻煩就會來了,因為在上位者有權力,弄不好,他心裡不痛快,就會讓我們自己招到羞辱或者是傷害,就像比干,當初數數勸諫紂王,紂王惱羞成怒,竟然把比干的心給挖開來了。這個就是勸諫國君,「事君數,斯辱矣」不善巧、數數勸諫,國君沒能接受的血淋淋的例子。

9.數數勸諫成功的案例--晏嬰
晏嬰事奉齊景公,有非常多善於勸諫的故事。有一次,齊景公最心愛的馬,被養馬的人殺了,齊景公非常生氣,下令誰也不准進來勸諫,命令左右的武士,把養馬的人抓來,準備肢解。正要動手的時候,朝廷文武百官誰也不敢說話,晏嬰知道了,趕快跑到大殿,對著齊景公說:殺人總得有個方法、有個步驟吧?請問君上,堯舜當初在肢解人的時候,是從身體的哪個部分開始的?堯舜,不就傳說中具有仁德的君王嗎?他是不會因為一匹馬來殺人的,自然也不會有殺人肢解的方法。齊景公很聰明,一聽到,就知道晏嬰的意思。但是怒氣仍在,他就說:好吧,那我就不肢解,那把他給交給獄官,處死吧。晏嬰又大聲地說:嗯!好,非常好,該殺!該殺!君王,讓我先數落他該殺的理由,好讓他死而無憾。這讓齊景公非常意外,因為晏嬰在輔佐他的時候,一向非常反對他殺人,所以他說:好了,那你說說看。晏嬰就說:養馬的人啊,你聽好:你竟然把一匹遲早都要死的馬,讓它提前死了,使得我們的君王傷心又難過,這是你該殺的第一個理由;因為你的關係,使得國君的屬下,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負責養馬,這是你該殺的第二個罪狀;國君殺了你這個該死的人沒關係,卻讓諸侯們暗地裡,開始對我們的國君指指點點,說你看那個齊景公,竟然愛馬不愛民……。還沒說完,齊景公連忙走下寶座,和顏悅色地告訴晏嬰:幸虧賢相您及時來提醒我,否則,我可要造下貽笑國際的大錯。
所以,我們在事奉君上,要勸諫的時候,我們可要向晏嬰好好學習,除了要盡到責任,可別忘了還要有智慧。

10.和朋友交往,「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,如果弄不好的話,朋友的關係可就要破裂了,各走各的。但是,我們知道在學習過程,友伴是不可缺少的,因為要以友輔仁。那怎麼辦?既然要在一起,他明明有錯,難道不告訴他們嗎?是可以說的,但是在說之前,得先看一看;我們在要求他之前,我們自己做到了沒?那你會說,有啊,我自己做到了。那自己做到了,就可以去要求他的嗎?原則上,儘量還是不要去用要求的,還是要用所謂的勉勵的方式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。

11.要求跟勉勵怎麼分開呢?從自己內心來看。
(1)如果我內心,自己不一定想要反省改善,只是一心一意想要提醒別人---哎呀,你這裡有錯,我是為你好呀!如果是這樣,你還是儘量不要開口。這種心情去要求別人,誰也受不了。
(2)另外一種,就是共勉的心態。其實我們自己很清楚,自己哪裡錯了要改善,當我們在改過的時候,也記得就是要幫助朋友,他也可以一起來增上,增長、改善。用這種心來説他,就叫做共勉。這樣大概就可以講了。可是在講的時候,還得要注意,不要造成彼此之間的壓力,那怎麼做呢?要觀察。

12.子貢問友,子曰:「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也。」
子貢問孔老夫子,應該怎麼交朋友?孔老夫子說:忠心地去勸導他,善意地引導之後,如果他不聽,就停下來吧,不要自取其辱。

13.事友,跟朋友相處,很重要的一個原則,還是必須要去幫他的。但是要從心出發,自己必須要先反省,然後有好的發心,再去說。但是,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要求,不知不覺就會形成對立,怎麼辦?如果他做不到的時候,先停下來,甚至往後退,退到他可以做到的那一點,再去幫助他。只要我們想幫助他的心不退,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幫到他的。

14.總結
「事君數,斯辱矣;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為什麼《里仁第四》會把這一章放在最後呢?里仁篇一路都在強調仁,對人要心存仁德,要將心比心,要做個好人,真心。但是我們真心要待人著想的時候,真的想要幫上別人,我們必須要有智慧。除了要有慈悲心之外,我們更重要的要有智慧,就是對人內心運作狀態要理解,要觀察的。這樣,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,才能夠契理,更加契機,我們的目的才能夠達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