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-1

子張問曰:「令尹子文,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;三已之,無慍色。

<白話>

子張請問孔子:「楚國宰相子文,三次被提拔為宰相,看不到他有高興的臉色;三次被免除宰相的職務,
也沒有生氣埋怨的臉色。

<文義>

1.令尹:楚國的官名,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宰相。

2.子文:姓鬥,名豰(ㄍㄨˇ) 於菟(ㄊㄨˋ),字子文。

3.三仕為令尹:「仕」,就任。三次上台就任令尹。

4.三已之:「已」,罷官,去職。三次被罷掉令尹的官位。

<思惟題綱>

1.一個人,不論升官或被罷免掉,尤其高職位,一定會有情緒--「喜」或「慍」,請問為什麼會有?

2.子文,面對這麼大的改變—三番兩次被升官、被罷官,都能不起情緒,進退自如,他如何做到?

3.人生境遇,難免也會有突發的大起大落,到時候,您能展現子文的風度嗎?該如何做準備?

二. 義理解釋 

(一) 引用經文

1.《論語•公冶長•8》

孟武伯問:「子路仁乎?」子曰:「不知也。」又問。子曰:「由也,千乘之國,可使治其賦也;  不知其仁也。」「求也何如?」子曰:「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 可使為之宰也;不知其仁也。」「赤也何如?」子曰:「赤也,束帶立於朝, 可使與賓客言也;不知其仁也。」

(二)重點摘記

1.第19章前段消文

(前段原文)
子張問曰:“令尹子文,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;三已之,無慍色。舊令尹之政,必以告新令尹。何如?”子曰:“忠矣。“曰:“仁矣乎?”曰:“未知,焉得仁?”。

(1)令尹子文生平 :
令尹,是楚國的官名,相當於宰相。子文,是人名,也就是斗子文,是楚國的大忠臣,他為人,喜怒不形於色,與人沒有隔閡,只知道為國家,而不知道為自己。在楚成王八年,子文被任命為令尹,從那時起,在其後的二十八年當中,他在令尹這個職位上,雖三上三下,卻一直忠心耿耿,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,作出了傑出的貢獻。

(2)釋意
子張問孔子,子文三次被任命為令尹,人人羨慕他的尊榮,可他卻沒有喜悅之色;他三次被罷免,人人為之叫屈,可他也沒有一點怒色,而且每次解任,他都一定會很真心的與接班的新令尹交接工作,毫無猜嫌嫉妒之意,他做到這種程度,你以為如何?孔子說,這可謂做到了“忠“。子張又問:那他有沒有達到仁呢?孔子說:我不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?所以不敢輕易承許他達到了仁。

2.第19章後段消文

(後段原文)
子張又問,“崔子弒齊君,陳文子有馬十乘,棄而違之。至於他邦,則曰,'猶吾大夫崔子也。'違之。之一邦,則又曰:'猶吾大夫崔子也。'違之。何如?”子曰:“清矣。”曰:“仁矣乎?”曰:“未知,焉得仁?。”

(1)崔子,齊國的大夫。齊君,是指齊莊公。陳文子,也是齊國的大夫。有馬十乘,就是有四十匹馬。違,是離開。

(2)釋意
子張又問:當初崔子殺了齊君,有人同他一起作亂,也有人保持沉默,而陳文子,能夠放棄富貴,不與他為伍,離他而去。文子到了另一個國家,發現那裡的臣子也不忠君,就說道:“這些人,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,不可與之共事。”於是又棄之而去,再到另外一個地方。結果到了一個新地方之後,發現那裡還是為臣不忠,於是又說道:“這些人,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。”認為也不可與之共事,於是又棄之而去。陳文子做到這樣,您以為如何?孔子說:“潔白不污,可謂清。”子張又問:算是仁嗎?孔子答曰:不知他內心的狀態,所以不敢說他達到了仁。

3. 鬥子文是忠,陳文子是清,不知其仁
子文,是忠心為國;陳文子,是不同流合污。孔子肯定前者之忠,後者之清,但都不能肯定他們做到了仁。

(1)忠、清、仁,都是美德,仁的標準更高

仁的標準,仁是要克己復禮,克己要達到極致,徹底格除私慾,同時要一心為仁,乃至為家國天下。夾雜一點私心,就不算仁。粗的私慾,容易發現;細的私慾,就不容易發現,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。

(2)子文,不計個人榮辱生存,為國盡忠,勘為示範,但會不會有一絲的博取忠義之名的私心呢?這就不一定了。

(3)文子,是非分明,寧棄富貴,絕不同流合污,也勘為示範,但會不會有一些憤世疾俗,性情失於仁厚,過於貢高我慢呢?這也就不一定了。

(4)孔子之答,意在於教導後學,學習仁德,固然離不開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社會實踐,但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的功課,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,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。

4.「仁」不輕易得到

(1)子文之忠,文子之清;如子路,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;如冉求,能夠在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善為其宰;如公西赤,能束帶於朝,而善酬賓客,也都不免各有其私,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。

(2)做事容易修心難,任勞容易任怨難,忘利容易忘名難,提起容易放下難,粗的功夫容易,細的功夫
就不那麼容易了。

5.結攝

(1)學了這一段,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,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。我們初學仁德,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,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,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。

(2)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,被漸次淨化的。夫子的弟子們,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?六藝百工,世界第一,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。

(3)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-「仁以為己任」,不高遠,人就耽於現前;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-「一日用力於仁」,不切實就無從著力。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,才是最有智慧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