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雍也第六 第16章

 子曰:“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。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”

<白話>
孔子說:「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,就會像個鄙陋的鄉野之人;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,就會像個掌文書的官吏。只有質樸和文采搭配得宜,才是君子的修養。」

<文義>
1.「質」:指人樸素的本質,活生生的生命之直接反應。
2.「文」:文采,指文明教化,各種社會制度、教育內容、文明藝術給人帶來的改變。
3.「野」:說文:「野,郊外也。」;包注:「如野人」,即是居在郊外之人。
4.「史」:古注有二義,一是史書,一是史官。
5.「勝」:包注作「多」字講。
6.「質勝於文」:質多於文,則如野人。也就是像鄉下人的意思。鄉下人習作農工,言行欠於禮文修飾,顯得樸素無華。
7.「文勝於質」:文多於質,則如史書。史書所載的史事,由於寫史的人,除了像左丘明那一類的史家之外,難免有所好惡,   不得其正,是故所寫的歷史,不免文過其實。所以,文多於質,則如史書,有失其真。
8.「彬彬」:猶班班,物相雜而適均之貌。包注:「彬彬,文質相半之貌。」彬彬,融和之相。
9.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」:文與質均衡交融。言行文雅而又真實,合乎中道,是為文質彬彬的君子。




<思惟題綱>
1. 何謂「質」?何謂「文」?何謂「文質彬彬」?
2. 為何「文質彬彬」然後「君子」?(為什麼文和質要搭配得宜,才合乎君子之道?﹚
3. 觀察一下周遭的人,誰「質勝文」?誰「文勝質」?誰呈現「文質彬彬」?
4. 在學習心靈提升、涵養君子的過程,若無法圓具質和文兩個方面,要以何為先為本呢?
5. 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?栽培我們的孩子,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?


<義理解釋>
(一)引用經文及資料
1.《論語·為政·23》子張問:「十世可知也?」子曰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可知也; 其或繼周者,雖百世可知也。」
2.《論語·八佾·14》子曰:「周監於二代,郁郁乎文哉吾從周。」

《中庸》:「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」
3.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:「質,如樹莖;文,如花葉,由有樹根,故莖枝花葉,皆是一團生機。【補註】尊德性而不道問學,則野。道問學而不尊德性,則史。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,故文質彬彬也。」
4.《朱子·論語集注》:楊氏曰:「文質不可以相勝,然質之勝文,猶之甘可以受和,白可以受采也。文勝而至於滅質,則其本亡矣。雖有文,將安施乎?然則與其史也,寧野。」
5.《孝經》子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」「故不愛其親,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。」
6.《論語·八佾·24》:「天下之無道也久矣,天將以夫子為木鐸!」
7.《弟子規》:「不力行。但學文。長浮華。成何人。」


(二)重點摘記
子曰:“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。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”

1.消文
(1)孔子說:本質好過文采的人,就會顯得粗野,文采好過本質的人,就會像史書或者史官,有失其真誠,只有文采和本質配合得當,才能算是君子。
(2)“野”,就是鄉野的意思,就像一個人很少學習、不懂規矩,言行欠於禮文的修飾,顯得比較粗鄙。
(3)“史”,過去是指宗廟的巫祝,或者官府的文書員,由於他們經常在祭祀當中念誦讚歌,或者撰寫官方文件,所以比較浮誇。也有學者認為,史就是專指《史書》,說《史書》記錄的雖然精彩,但是缺少真情實感。
(4)這一章講到君子,成為一個君子必須圓具的兩個方面——文和質,以及在修養君子的過程當中,可能會出現的兩種情況,一個是文多質少,還有一個就是質多文少。

2.細說”文”和”質”
(1)那什麼是文?什麼是質呢?
在古代,“文”,通花紋的紋,指紋理。“質”,是指質地,比如說石頭,它有紋理,有質地,這就構成了我們對石頭的認識;後來呢,文和質又引申為對文化的認識。
(2)比如說,《論語》當中說,周朝的文化是從夏朝的尚忠,殷朝的尚質,發展成為周朝的文質相伴的郁郁乎文哉。(《論語·為政·23》、《論語·八佾·14》)
(3)再後來,文和質又引申到了對人的認識上,分別形容,指人的道德本質和文化修養。
(4)現在,文和質可以說已經應用到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之上了。
比如說,從禮的角度來看,“質”就是禮的精神。“文”是指禮文、禮儀。從文學藝術上來看,“質”是指所表達的主旨內涵。“文”是指行文方式方法。
(5)這一章所講的文和質,分別指的就是,一個人修養成君子不能忽視的兩個方面:第一,是道德本質;第二,是文化知識。這兩點必須相互配合,才能成就文質彬彬的君子之貌。

3.君子的教育原則─「尊德性而道問學」
(1)《中庸》:「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」,這就楷定了,對於一個君子的教育原則,必須要以開發他的明德和性德為目標,並且不斷的通過學和問,來達成這個目標。
(2)江謙補註:「尊德性而不道問學,則野。道問學而不尊德性,則史。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,故文質彬彬也。」(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)尊德性”,就是在性德這個本質目標上努力修養。“道問學”,就是通過後天的學和問,在文采、能力上下功夫。文也不是浮誇的學問,而是幫助我們在德性上不斷的提升。文和質,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,均衡交融,才合乎君子之道。

4.「文質彬彬」是儒家的教育目標
(1)文質彬彬,不僅講出了文和質的關係,更講出了儒家的教育目標和學習方法。所以,以成為君子為目標的教育,需要考量兩樣:一個是文,一個是質。
(2)質是品性、本質,有與生俱來的,更在於後天的培養,它就像是一個還沒有雕刻的木材,你可以雕刻成
任何你想要的樣子。
(3)儒家的學習,就是讓人們恢復或者發現這個本來就有的明德為目標,配合後天的學問而來的知識文化、文學藝術,等等,不斷的在道德上增上。

5.文質不可以相勝之理
(1)朱子《集注》,引楊氏曰:“文質不可以相勝,然質之勝文,猶之甘可以受和,白可以受采也。文勝而至於滅質,則其本亡矣。雖有文,將安施乎?然則與其史也,寧野。”
(2)朱子強調,文與質相比,一定要以質為先,以質為本。強調德性比文采、才能,更為重要。有質而無文,至少還不虛浮、不虛偽。
(3)老實憨厚的人,如果沒有文采和才能,還可以再造就,這就像甜味和白的顏色,還可以接受其它的味道,或者其它的顏色。
(4)可是如果一個人有才能、有文采,但是內心虛偽,文勝質了,乃至於滅質,失去了本質,就容易出大問題了。
(5)歷史上的奸臣或者大奸大惡之人,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,比如說秦檜,他就是一個文狀元,文采了得,但是品質敗壞、不忠不義,那麼他的結局就是國破、家亡、身敗,千古罵之。
(6)所以,與其文勝質,還不如質勝文。文勝質,就是腐朽了的人、虛偽了的人,想要洗滌乾淨,重新來過,就很難了。

6.檢視自心---是否以質為先
(1)我們反省一下自己,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?栽培我們的孩子,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?
(2)怎樣才算是以質為先的教育?
蕅益大師的註解說:“質,如樹莖;文,如花葉,由有樹根,故莖枝花葉,皆是一團生機。”(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),大師的註解,文和質就像植物的莖和花葉,都是長在地面之上的。“質”就像是植物的莖,莖雖然在像徵著“文”的花葉的前面,但是下面還有個樹根。
(3)根是什麼呢?就是孝道,孝是德性的根本,教之所由生也。
在家裡學好孝,出門才能看到這個人的品行。有孝心的人,才能真誠的對待他人。先對自己的父母愛,“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是謂之悖德的”。一個人對於這個世界上對她最好的人---父母,都沒有辦法建立真實的愛,那就更不可能再去愛其他的人了。
(4)愛敬之心,都是基於孝心這個根長出來的,對人沒有真誠之心,學了再多的文化技藝,也是長浮華,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?

7.為什麼要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?
(1)文質彬彬是君子的美好形象
文質彬彬,是形容理想的人格,君子的美好形象。換句話說,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質彬彬呢?
因為我們要做君子,君子就是要文質彬彬。
(2)什麼是君子?以文載道
※最初,君子是指君主,在上位的人,管理者。君子的“君”,上面是一個尹字,當治國平天下的治字來講,下面是個口,是指要發號施令。
※後來君子就泛指讀書人。比如說,孔子雖不在其位,但是他可以宣講古聖先王的道,可以教化天下人,天將以夫子為木鐸。(《論語·八佾·24》)所以,就可以稱得上君子。
※讀書人就是要學習夫子,自己先明明德,自己有了道德的內涵和修養,再藉助外面的表達工具,以文載道,用文章來表達道德,這就是文質彬彬。
(3)君子有力量改變世界
想改變眼前的世界,我們就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,不能小看成為君子之後的我們的力量。我們要先學會道,再把道明白的用文章表達出來,就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。

8.文超過質的教育結果
(1)儒家強調教育,而一般人一提到教育,就容易偏向文超過質。
(2)比如說,背誦《論語》,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,最終明了性德,成就大道的。但是呢,只是把背誦當做知識,自己既不提升,又不改善,那就是文勝質了。
(3)比如說,與人相處,學習恰當的禮儀、禮容,是可以讓人們保持融洽的關係,帶給相互之間美好的感受的,可是如果只注重禮儀,比方說,和人握手問候,只是出自一種形式,沒有任何真誠的情感,那有什麼意思呢?
(4)一天到晚說一些客套話,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,這樣久了,自己的生命就空虛掉了,蒼白掉了,不用心去活著,沒有任何意義,自己都會厭倦自己。

9.文質彬彬被曲解了
(1)文質彬彬這個詞,在現在的中國,大多是用來描述一種比較儒雅的形態,已經失去了它所存在的君子人格的審美標準。
(2)我們說起文質彬彬,就只形容一個人比較斯文,就“文”的方面來說的,完全缺乏了對於質的觀察,這就意味著,我們已經把文質彬彬這個詞,曲解成單純的文,甚至文也不一定具備,僅僅是一個外在的形象了,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。
(3)對於我們人人都想成為的君子,我們只看中“文”,而忽略掉“質”,這就跟夫子提出來的文質彬彬的本意,出現截然相反的理解,這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無知。

10.結論──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
(1)儒家強調的是生命的內在和外在要合一。要合一,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現的非常優美,做君子就要文質兼顧,文質彬彬。
(2)我的老師曾經說過,在我們與他人相遇的那個千古凝聚的瞬間,那一刻,我們能為別人做什麼?這就強調了我們的用心,要用心的生活。所以,說任何話、做任何事、面對任何人,相遇了就拿出自己的至誠之心,內心真誠,然後言行文雅,這才是中國人。
(3)「文質彬彬」四個字描繪了中國之美、文化之美、人格之美,不僅是我們不斷完善自己、成就君子的一把標尺,更是我們這個國家、民族、人格和文化的希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