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泰伯第八 第1章

子曰:「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,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<白話>
孔子說:「泰伯,當可以說是有最高德行的人了!他再三的把天下讓了,而人民卻不知道怎樣稱揚他。」
<文義>
1. 泰伯:周太王的長子,太王的二子叫仲雍、三子叫季歷。季歷的兒子「昌」,有聖德,太王很想把王位傳給他。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意,於是逃離到南方,讓季歷繼承王位,再傳子「昌」,就是文王。
2. 三讓:「三」,是多的意思,是說泰伯怎麼也不繼承王位。另一說法是三次讓位。

<思惟提綱>
1. 孔夫子如何讚嘆泰伯的德行?夫子為什麼如此的稱頌他?
2. 「讓」的相反就是不讓,不讓的行相為何?有何過患?
3. 讓的行相為何? 為何「讓」是一種美德?有什麼好處?

<義理解釋> 
一、引用經文
1.南懷瑾《論語別裁‧泰伯》:「〈泰伯第八〉這一篇,等於是第二篇〈為政篇〉的個人學問修養的引伸註解。」
2.《論語•泰伯•19》子曰:「大哉!堯之為君也。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。蕩蕩乎,民無能名焉。巍巍乎,其有成功也。煥乎,其有文章。」
3.《論語‧述而•14》 (子貢)曰:「伯夷、叔齊何人也」 曰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 曰:「怨乎?」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一)〈泰伯篇〉是〈為政篇〉的引申註解
〈泰伯篇〉總共有二十一章,據南懷瑾先生的說法,這一篇是〈為政篇〉的引申跟註解。
1.〈泰伯篇〉第一章就看到孔子稱讚泰伯的至德,這個至德的內涵是「讓天下」,所以跟〈為政篇〉的第一章“為政以德”其實是可以相互呼應的。
2.在〈為政篇〉除了談“為政以德”的宗旨之外,也談為政的一些省思,原則的省思。除此之外,最特別的〈為政篇〉又連續四章談孝道。在〈泰伯篇〉也會談到曾子對於孝悌的實踐,也會談到孔子對於堯、舜、禹、周公、文王、武王這些歷來聖君賢相的稱讚。
所以南懷瑾先生說〈泰伯篇〉是〈為政篇〉的引申註解,是值得我們參酌的。

(二)第一章是孔子對泰伯的稱頌
(原文)
子曰:“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,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”

這一章是孔子對於泰伯的稱頌,這個稱頌是非常高的稱頌,孔子稱他為「至德」。“至”就是最高了,朱熹註解說這個至德是「德之至極,無以復加者也。」就是最高的一個德行。

(三)泰伯是何許人?
泰伯是何許人呢?孔子為什麼給泰伯這麼高的一個稱頌呢?
1.泰伯是周太王之子,他的父親是周太王,也就是古書裡提到的古公亶父。
2.周太王主政的時候,敵人—北邊的蠻夷之邦侵擾,他就遷到岐山下,很多百姓就跟隨他遷徙。古人其實非常重遷徙的,所以百姓願意跟周太王遷徙,可見周太王是一個有德之君。
3.周太王有三個兒子,分別是長子泰伯、次子仲雍以及季歷。周太王非常非常欣賞小兒子季歷的兒子姬昌,也就是後來的文王,希望未來這個國家大政可以交給文王去承擔。周太王這樣的抉擇,是看到姬昌— —也就是後來的文王有為君之德,一方面可以昌盛周王朝,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可以饒益天下的百姓。

(四)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
周太王這樣的心意,長子泰伯以及次子仲雍看在眼裡,了然於心,所以他們就想把這個王位讓給他的小弟季歷。他們用了什麼方法呢?孔子說:“ 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 ”

1.「三以天下讓」是最大的謙讓
這個“三”,一般我們就是多次的意思。有些註解把這個“三”也就落實下來解釋了。
(1)就是在周太王年老生病的時候,泰伯跟仲雍呢就說要到南方去採藥,為父親治病,那到了南方採藥呢就一去不返。
(2)後來周太王病危,囑咐他的兒子季歷要把大哥、二哥——泰伯跟仲雍找回來奔喪,可是泰伯、仲雍也沒有回來奔喪。那因為大哥、二哥沒有回來奔喪,所以季歷這個小兒子就順理成章勉為其難承擔喪主的這樣一個工作。喪主就是主持父親的喪禮,在皇室裡面,喪主一般就是未來王位的繼承者。
(3)周太王的喪禮結束之後,季歷還是派人敦請泰伯跟仲雍兩位哥哥回國共同主持國政,這時候泰伯跟仲雍就斷髮紋身,把頭髮剪掉,身上刺上刺青。這個是當時南方的居民的一種禮制,或者說居民的一種生活形態。那斷發紋身就誓不可用,也就說沒辦法再回到中原地方,更遑論繼承王位。
(4)所以,這個“三讓”,就是到南方採藥、父喪不返、接著是斷發紋身誓不可用。而且這個“讓”是以天下讓。所以“三”,不管是三次,或者是多次,都表示這個讓是非常非常的堅定的。
(5)“以天下讓”,這個天下,應該就是周朝或者是周王國,當時還沒有平定天下,建立周王朝,就是這個周王國。當然也可以說是,後來文王姬昌再把君位傳給武王姬發,武王伐紂,平定天下,建立周王朝。不管是周王國或者是周王朝,這個都可以說是天下,那也就是說,我們說謙讓謙讓,他最大的謙讓,應該就是把世間最高的權位,就是這個君王的權位給讓出來,所以三讓是讓的非常的堅定,以天下讓是最大的一個謙讓。

2. 民無得而稱焉
(1)孔子也讚嘆堯“民無能名焉”
“民無得而稱焉”在〈泰伯篇〉最後幾章,孔子稱讚堯的德行的時候,在第十九章,孔子說:”大哉堯之為君也!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;蕩蕩乎,民無能名焉。 ”蕩蕩就是非常地浩翰,廣大無邊,“民無能名焉”跟“民無得而稱焉”這是同樣的意思,就是百姓找不到一個稱讚之詞。

(2)為什麼百姓沒有辦法稱頌泰伯?
這裡的泰伯,為什麼百姓沒有辦法去稱頌他呢?因為他的行為表面上是不符順於禮的。比如說,父親在的時候不回來,父親過世了不回來奔喪,斷髮紋身,都是不符順孝道的。也就是說泰伯在行為表現上面是一種權宜,不符合原來禮制的規定,用一種權宜善巧的方式把君位給讓出來。所以一般的百姓,也就看到表相的行為,沒有辦法對於泰伯那種用心,深刻地體察,所以就無法去稱頌他的美德。所以後人的註解說,這個是一種隱德,隱藏的隱。

(五)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
1.泰伯的讓天下,一方面是讓得非常的堅定;一方面是讓得非常的大,天下至大至大;第三個,是讓得非常的真誠,這個真誠就是民無得而稱焉。
2.他的這個讓不是為了自己生前生後的美名,而是真的是希望百姓、國家,能夠因為季歷繼承君位然後傳給姬昌,而讓國家獲得發展,而讓百姓獲得安樂,是為了成就眾人的利益。
3.所以孔子因為這兩件事情,“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”,所以孔子因為泰伯能夠“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”,就評價泰伯的德行其實是至德,是最高的德行。

(六) 謙讓的行相、不讓的行相
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深入地思維,謙讓之德,讓的行相是什麼?相對於不讓的行相是什麼?不讓,我們可能比較容易理解,因為我們通常是不讓的。

1. 不讓的行相
(1)不讓就是這件事情非我不可。
(2)好比說,我們在工作崗位上,要評榮譽啊、評級職啊、評獎勵啊,那我們工作也非常地認真,我們內心就會覺得:“欸,這次評等啊,或者評獎勵,應該是我要得到吧,我上次已經禮讓了,就是非我不可。”比如說評榮譽、評級等,為什麼非我不可呢?因為我工作得很認真,或者說因為這次的獎勵、這次的獎金我也想獲得啊,所以其實是個人名聞利養的追求。
(3)所以不讓的行相,應該就是這個事情非我不可。背後,其實是圖謀這個個人的名聞利養。

2. 謙讓的行相及好處
(1)謙讓之德就相反,就不是非我不可,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有人比我更適合去做,所以讓,是把自己應該擁有的讓出來,這個才真正的謙讓。
(2)讓背後的動機跟深刻的用意呢,是為了更多人的益處,就好像泰伯是為了百姓的利益一樣。好,這是一個。
(3)讓有什麼好處呢?讓就對個人來說,其實是養成一種不自以為中心的這樣的一種心態;對眾人來說,其實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。

(七)泰伯的讓是大孝的美德
泰伯的讓,還有另外一層,我覺得很值得提出來,就是他對於父親心意的一種深刻的體貼。泰伯的讓還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值得我們去體會的,就是泰伯對於父親周太王想把君位傳給姬昌的那種深刻的一種體貼,我們常說“百善孝為先”,這樣深刻的體貼呢,所以他會很堅定地要把君位給讓出來。所以三讓天下,然後民無得而稱焉,而獲得孔子的這樣至德的一個稱頌。

(八) 泰伯的讓對比伯夷叔齊的讓
「讓國」這件事情,我們可以跟我們前面學習過的伯夷、叔齊作個對照。
1.伯夷、叔齊的父親孤竹君,也是想把君位傳給伯夷的弟弟,二弟叔齊,伯夷也看到父親的心意,所以也把君位讓出來。
2.讓出來的時機是在父親過世的時候,他就不想繼承君位。因為他是大哥,大家會擁立他繼承君位,他就逃走了,那逃走了之後呢,他的弟弟叔齊,這個父親囑意的弟弟叔齊,也不願意繼承君位也逃走了,認為是哥哥該繼承君位。
3.孔子對他們的評價是“ 求仁得仁,不念舊惡,怨是用希。 ”就是說伯夷、叔齊這樣的行為是無怨的,也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讓國。他們的行為也當然獲得孔子的稱讚。
4.如果把伯夷的讓國,跟泰伯的讓國相對照的話,我們會看到泰伯在謙讓的時機、讓國的時機抉擇上,是在父親晚年生病的時候就逃到南方,就藉口到南方採藥不回來,後來真的君位就一如父親的期待就傳給了三弟季歷,也順利傳給了姬昌——他的侄子。這樣的一個行為,我覺得更加的善巧,後來也就更加的圓滿,遂成了父親的一個心意。那就這一點來看的話,泰伯確實在做法上,是比伯夷、叔齊善巧,那在行為結果上,真的比伯夷、叔齊圓滿。

(九) 《史記》把《吳泰伯世家》放在第一篇,給予最高評價
1.《史記》,司馬遷在寫《史記》的時候,記載諸侯的世家,就把《吳泰伯世家》放在第一篇。吳國其實是一個,在當時春秋時候是南方的蠻夷之國,它在史家的排序上,其實是不應該放在第一篇的。
2.司馬遷為什麼把《吳泰伯世家》放在第一篇,其實也是順承孔子對於泰伯至德的一個稱讚,認為他的讓國是非常非常真實、堅定,而且是不為個人利益圖謀的。
所以《史記》在《吳泰伯世家》,司馬遷在最後論讚的時候,就引了孔子的這段話,他說:“孔子言泰伯,可謂至德已矣。”
3.也就是說泰伯這樣的一個讓國的美德,因為體察了父親的心意,而且非常善巧的做法,雖然表面上不符順於孝道,可是是孝道的一種權宜方式,因為那是一種大孝行為的一種表現,能夠饒益天下百姓,也獲得孔子非常高的稱讚,在《史記》裡面,《吳泰伯世家》也就被放在第一篇。

(十)後記
泰伯逃到了吳國,吳國在今天的江蘇省,所以在今天江蘇的無錫也有泰伯廟,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參訪,到泰伯廟去緬懷泰伯這樣讓國的一種美德,體會體會孔子那種至德的稱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