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述而第七 第36章

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
<白話>
孔子說:「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,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。」

<文義>
1.坦:平也。
2.蕩蕩: 寬廣貌。
3.戚戚: 內心惆悵。這說的都是內心,不說外表。有人外表雖然笑,內心卻是惆悵。
4.長:日久天長。長戚戚,「多憂戚貌」。

<思惟題綱>
1. 君子和小人是從何區別的?
2. 君子心態的相狀是如何?小人心態的相狀又是如何?
3. 你覺得自己是君子,還是小人呢?還是時而為君子,時而為小人呢?
4. 要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是長戚戚?

<義理解釋>
一、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
1.《孟子‧離婁上篇‧4》孟子曰:「愛人不親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禮人不答,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而天下歸之。詩云:『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』」
2.《論語‧學而‧1》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3.《大學‧傳‧6》「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;見君子而后厭然,揜其不善而著其善。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,則何益矣?此謂誠於中,形於外。」
4.《四書集注》程子曰:「君子循理,故常舒泰;小人役於物,故多憂慼。」
5. 錢穆《論語新解》「君子樂天知命,俯仰無愧,其心坦然,蕩蕩寬大。戚戚,蹙縮貌,亦憂懼義。小人心有私,又多欲,馳競於榮利,耿耿於得喪,故常若有壓迫,多憂懼。」
6. 李二曲《四書反身錄》:「君子不為名牽,不為利役,便俯仰無愧,便坦蕩自得。小人不為名牽,便為利役,未得患得,既得患失,便是長戚戚。」
7. 《論語‧里仁‧11》子曰: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,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
8. 《論語‧顏淵‧4》司馬牛問君子。子曰:「君子不憂不懼。」曰:「不憂不懼,斯謂之君子已乎。」子曰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
9. 《中庸‧14》「在上位不陵下;在下位不援上;正己而不求於人,則無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徼倖。」
10.《曾國藩文集》 陳容有言曰:「仁義豈有常?蹈之則為君子,違之則為小人。」大能言乎!仁者物我無間之謂也。一有自私之心,則小人矣。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謂也。一有自利之心,則小人矣。同一日也,朝而公正,則為君子;夕而私利,則為小人。同一事也,初念公正,則為君子;轉念私利,則為小人。

二、重點摘記

(一)本章消文
大家好,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《述而篇》的第三十六章。先恭誦原文。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這是《論語》中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句。夫子說:「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,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。」

(二)君子、小人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
1.一般我們說到君子小人常常會向外看,誰是君子?誰是小人?其實孔門心法的關要處在於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」就是說一切時處都要向內看,不要看別人是誰,要看自己是誰,別人是誰並不重要,自己是誰才更重要。
2.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,自己既是君子,也是小人,時為君子,時為小人。做對了就是君子,做錯了就是小人。
3.而這個對與錯,都是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,一念向善是君子,一念向惡便是小人。大到面對生命重大問題的重大抉擇,小到日常生活每一個情境的具體應對,我們心念紛飛,時時都在上演著君子與小人的較量戲、爭霸戰。
4.那麼,就讓我們走進自己的內心看一看,坦蕩蕩的君子心態是怎樣的?而長戚戚的小人的心態又是怎樣的一副相狀呢?

(三)君子心態的相狀
1.在《論語》開篇就說: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一個君子,就算他努力了很久,也沒人了解他,沒人重用他,他的反應是不怨天、不尤人,就算有人誤會他、算計他,他也總是寬宏大量,代人著想,不計前嫌,不念舊惡。
2.他的胸襟氣度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,就是光風霽月,像春風吹拂般清爽祥和,像秋月揮灑般皎潔光滑,不論得意艱困,不論順境逆境,他始終處於心平氣和,悠然自得的狀態,讓人如沐春風、如飲甘露。
3.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君子戰勝了小人,這個時候的心貌氣象。

(四)小人心態的相狀
1.那麼小人呢?《大學》裡說: 「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,見君子而後厭然,揜其不善而著其善。」這裡說的不善,主要是指念頭上的紛紛擾擾。
2.小人的心裡總好像記掛著什麼,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,就是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,當自己的想法沒被接受、願望沒有達成之時,就傷心難過愁悶不已。當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,又覺得對方是故意唱反調,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霉,總碰到不順心的人和事。
3.有意思的是,在人前還要極力的掩飾自己,裝出一副滿不在乎、自在灑脫的樣子,實際上憂思恐懼、局促不安甚至是計較抱怨,一直盤踞心頭久久揮之不去。
4.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小人戰勝了君子此時的心貌氣象。

(五)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,區分了君子與小人
反觀一下我們自己的心,平時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呢?就是不停地在君子和小人之間徘徊遊蕩吧。那麼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坦蕩蕩,又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常戚戚呢?
1.朱子在《四書集注》中引程子一段話:「君子循理,故常舒泰;小人役於物,故多憂慼。」
2.錢穆先生對此的理解是:「君子樂天知命,俯仰無愧,其心坦然,蕩蕩寬大。小人心有私,又多欲,馳競於榮利,耿耿於得喪,故常若有壓迫,多憂懼。」
3.明朝大儒李二曲說得更為切要:「君子不為名牽,不為利役,便俯仰無愧,便坦蕩自得。小人不為名牽,便為利役,未得患得,既得患失,便是長戚戚。」
4.三位大儒(朱子、錢穆、李二曲),都是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,從對待名聞利養的態度上,區分了君子與小人。
5.之前我們在《里仁篇》也學過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,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君子何以能坦蕩盪呢?因為君子懷德,所懷的是行仁利人的功德,自然志大心寬。小人何以長戚戚呢?因為小人懷利懷惠,所懷的是分地之利頤養小家的私利小惠,一旦求不得便長戚戚。

(六)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長戚戚
1. 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
《論語·顏淵篇》有一章,司馬牛問君子。子曰:「君子不憂不懼。」曰:「不憂不懼,斯謂之君子已乎。」子曰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司馬牛問夫子,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君子呢?夫子直言:「不憂不懼。」司馬牛又問:「怎樣才能不憂不懼呢?」夫子說:「內省不疚。」就是說要時時反省自己,對人對事做得有沒有愧疚的地方,有沒有虧欠於人的地方,那麼只要俯仰無愧,內心光明磊落,就沒有什麼好擔憂,沒有什麼好害怕的。
2. 自己行得正,就不會患得患失、怨天尤人
《中庸》也說:「在上位不陵下;在下位不援上;正己而不求於人,則無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徼倖。」怎樣才能夠心無怨尤呢?在上位的人,不仗勢欺人。在下位的人,不攀緣不媚上,關鍵在於自己要行得正,不應追求個人的私利而外求於人,那麼就不會患得患失、怨天尤人。
3. 一心向內求,不向外求
君子就是那種樂天知命的人,他一心只向內求,只問自己的道德學問是否在增長,而不會去計較他人的過失;小人則一心向外求,被外在的名聞利養所迷惑,為了獲取個人的利益,甚至會鋌而走險。那麼這樣的生命狀態怎麼能夠坦然自得、心無怨尤呢?
4.小結:
(1)所以當一天結束,夜深人靜之時,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:我做人、做事,心安嗎?那我安是因何而安,我憂又是因何而憂呢?
(2)如果在自己的內心的所求上做深細的觀察,我們呢就會放下那些對自己生命成長沒有意義的所求,而一心專注於自己的生命方向,這樣真實地觀察自己,真誠地面對自己,慢慢的我們就會拿得起、放得下。

(七)結語
1.曾國藩曾經對君子與小人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,「仁義豈有常?蹈之則為君子,違之則為小人。一有自私之心,則小人矣。一有自利之心,則小人矣。同一日也,朝而公正,則為君子;夕而私利,則為小人。同一事也,初念公正,則為君子;轉念私利,則為小人。」
2.由此可見,要做君子還是小人,全在於我們當下這一念,而能否把得住這當下一念,就需要將聖賢的智慧之語銘刻於心,時時把握自己趨向於仁德的生命方向,同時在事上磨練,多多地磨練,練久了,功夫自然就純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