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泰伯第八 第5章-1

曾子曰:“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,嘗從事於斯矣。”
<白話>
曾子說:「有能力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,知識豐富卻向知識缺少的人請教;有學問像沒學問一樣,滿腹知識像空無所有一樣;縱被欺侮,也不計較。從前我的一位老朋友就是這樣做的。」
<文義>
1.能:才能。
2.多:謂識性之多
3.校:報復的意思。
4.昔者:因為曾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,顏淵已經故去了。
5.吾友:指顏回。《禮記》:“同門曰朋,同志曰友。”同是志於學道的人,這才是稱得上“友”。


<思惟提綱>
1.曾子在回憶中表述了三件事〜是顏淵的哪三個功德?顏淵為什麼能這樣做呢?
2.為什麼一般人的心態有點才能就不願意問不如自己的人呢?
3.反觀我們自己和聖賢的差別在哪裡?要如何效學顏淵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?
4.您如何理解〜顏淵的“有若無,實若虛”是真正的好學?

一、引用經文
1.《論語.子罕.20》: 子謂顏淵,曰:「惜乎!吾見其進也,未見其止也。」
2.《論語.鄉黨.14》: 「入太廟,每事問。」 
3.《論語.八佾.15》: 「子入太廟,每事問。」
4.《論語正義》:「正義曰:不能與寡,言人平時莫己若者也。《中庸記》言天地之大,愚夫愚婦,可與知、能,而聖人或有所不知、不能。故以大舜之知,猶好問,好察邇言者此也。」
5.《論語集解義疏.泰伯》:「處物以賢善,故期善於不能。因斯而言。乃虛中之素懷。處物之誠心。何言於爲教哉。」
6.《中庸.第八》子曰:「回之為人也,擇乎中庸,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」
7.《論語.雍也.2》哀公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。」
8.《中庸.第十二》:「夫婦之愚,可以與知焉。」;「夫婦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。」
9.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: 「若見有能,便更無問於不能之事。」
10.《論語.為政.9》 子曰:「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如愚;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發。 回也,不愚!」
11.《論語.先進.17》:「柴也愚。參也魯。師也辟。由也喭。」
12.《論語.子罕.7》 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」
13.《論語‧公冶長.26》:「顏淵曰:『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』
14.《中論•虛道篇》:「人之為德,其猶虛器歟?器虛則物注,滿則止焉。故君子常虛其心志,
    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,視彼猶賢,自視猶不足也。故人願告之而不厭,
    誨之而不倦。」
15.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惟德動天,無遠弗屆,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」
16.《詩》云:「君子之於善道也。大則大識之,小則小識之,善無大小,咸載於心,然後舉而行之。我之所有,既不可奪,而我之所無,又取於人,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後之也。」
17.《中論•虛道篇》:「故夫才敏過人,未足貴也;博辨過人,未足貴也;勇決過人,未足貴也。
君子之所貴者,遷善懼其不及,改惡恐其有餘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原文)
曾子曰:“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,嘗從事於斯矣。”
(一)消文及註釋
1.曾子說:“有能力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,知識豐富卻向知識寡少的人請教;有學問就像沒學問一樣,滿腹的道德卻總覺著自己空無所知,就算被別人欺負了也不計較,從前我的老朋友就是這樣做的。”
2.這個“友”指的是誰呢?古來的註釋都認為,這個“友”就是指顏淵。《禮記》上說:“同門曰朋,同志曰友。”同是志於學道的人,這才是稱得上“友”。
3.“昔者”,因為曾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,顏淵已經故去了。
4.這一章不是曾子對弟子們的期望和說教,而是通過曾子對於自己已故的老朋友的回憶和思念,描繪出了顏淵的做人境界。曾子在回憶中表述了三件事。

(二)顏淵的第一個功德: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。
1.顏淵好學且學無常師
(1)顏淵自己是很有才能的,可他,會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。顏淵自己本身是見聞廣博的,但他卻會向見聞寡少的人請教。曾子的回憶就勾畫出了顏淵的好學且學無常師。
(2)生活中我們就是和這樣三種人共存於世間的:和我們差不多的人;還有一種是不如我們的人;再有一種就是比我們強的人。可以求教於不如自己的人,自然更可以求教和我們一樣,乃至於比我們高明的人了。這就是說,生活中顏淵是可以做到〜〜以一切人為師的。
(3)我們一般人的心態,有點才能就不願意問不如自己的人了,就算自己沒什麼才能也不願意求教於別人,總覺得別人也不夠行、不夠好。顏淵為什麼能這樣做呢?是他覺得自己有才能裝作無才能向人詢問嗎?
2.顏淵不會覺得別人是無能的,而是有很多的優點
(1)有時候我們雖然自己覺得自己比別人強,卻也偶爾會裝作謙虛的樣子,向他人求教。尤其是學了儒家文化之後,覺著更是該顯示出謙卑的樣子來。這種“以能問於不能”追究一下深層的原因,可能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謙虛些比較好,為了博取謙虛之名而為之的,內心並不真實地覺得自己不行,而需要向別人請教,那這就接近於巧言令色,或者說虛偽了。
(2)顏淵是絕不會覺得自己是高於一切人,而佯裝作無能向人詢問的。“以能問於不能”是他一定真實地不認為自己有能力,覺著自己有太多地方呢,需要改善,不如別人;而自己周圍的人,卻有很多的優點,值得他自己去效法學習,他不會覺得別人是無能的。這才能成就他眼裡的“人人皆有可學之處”,成就他“學無常師”的行誼。
3.顏淵從未停止過學習
聖人的心中,始終能感受到天道真理無窮浩瀚,始終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短暫易逝,進而去抓住一切可以學習請教他人的機會,向別人學。孔子說過顏淵:“惜乎!吾見其進也,未見其止也。”說從未見到顏淵停止過學習。

(三) 效學聖人讓自己越來越完善
1.反觀我們自己
(1)反觀我們自己,問問我們自己就知道了,身前身後,我們覺得誰比我們自己行呢?是父母老師,還是兄長朋友?遍觀周圍,似乎也找不出幾個自己真心佩服、想效學的人。
(2)自己佩服羨慕想學的人,好像都在遠方,在電視機裡,在書本中,或者是什麼隱士高人甚麼的。這就意味著生活中,我們能向別人學習請教的人是少之又少了。
(3)另外,就是遇見了比自己強的人,也容易生起來一些不正確的心態,要麼覺得有什麼了不起,
  要麼就開始自卑了。
(4)看不見別人行,看見了行的人,又瞧不起,不能及時調整心態,向別人學。這樣我們就根本
  把握不住一丁點學習的機會了。

2.聖人把握住任何學習的機會
(1)聖人,與我們恰恰相反,《論語》中,孔子是最為懂禮的人了,從小就以懂禮而聞名。但是,他卻是“入太廟,每事問”,每進到一個新的地方,每件事都向他人請教,都去問那些不如自己的人。
(2)“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”,首先,不覺得自己有能,不覺得別人不能。一旦我們覺得自己是最能最棒的,那麼向他人學習的大門就對我們關閉了。反過來,我們得能看到別人的能,乃至於說看到人人都比自己能,才會去請教別人。

3.典範顏淵的行誼
(1)顏淵總覺得自己不行,別人有很多善值得自己學習。
《正義》上說:“不能與寡,言人平時莫己若者也。”就是因為平時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。而顏子“自處若不足”,顏淵總是覺得自己不行。“處物以賢善,故期善於不能。”他總覺得別人有很多善值得自己學習。“虛中之素懷,處物之誠心可照。”
(2)他人行,我們學;他人不行,我們也得學。
其實我們活在人世間,不是只為了來看看風景,或者是評點一下、判斷一下,別人行還是不行的。我們有更重要的事,那就是要讓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。他人行,我們學;他人不行,我們也得學。
(3)顏淵以學為宗的宗旨是極為堅固的
《論語》中孔子不止一次稱讚,弟子中顏淵是最為好學的,說他“不遷怒,不貳過”,“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”。“不遷怒”,就是他能直面自己的問題,不會把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。“不貳過”,就是他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過錯。
這就是說,他得用全部的精神貫注在自己的問題上,一切時處精進地學習、改善和修正自己,他生命的以學為宗的宗旨是極為堅固的,不會有片刻的遺失。這樣的內心展現在外在的,必然是向一切人求教。

4.其他典範的行誼
(1)世間,就是有很多這樣的人,我的老師在我們弟子的眼中也是精彩極了,可是他卻始終說他只是一個小學生。
(2)《中庸》上說:“天地之大,夫婦之愚,可以與知焉;夫婦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。” 而聖人呢,“或有所不知不能,故以大舜之知,猶好問好察,而言者此也。”所以我們看,像大舜這樣的聖人,他也都一切時處地把握住學習的機會,自己能還要向不能的人學習。

5.我們的第一步,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可學之處。
(1)我們要達到這樣的高度,第一步就要做到要能看到能人,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可學之處。
  顏子就是做到了只見能人,不見無能之人,所以在一切人面前,一切時處他都有得學習。
(2)蕅益大師說:“但就曾子說他,便云'以能問於不能'之事”可是就顏淵自己來說呢,“若見有能, 便更無問於不能之事了。”
(3)所以我們也要向顏淵學習,做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有能,這樣才是對自己更為吉祥的事。

(四)顏淵的第二功德:有若無,實若虛。
曾子的回憶中談到的第二點,說顏淵“有若無,實若虛”,這就是談到了顏淵自身的生命氣象。
1.別人看到他明明是有能力,又是滿滿的道德學問。可是他自己卻時刻空虛掉自己,對道德學問是一直準備承接的狀態。
2.孔子曾說:“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,如愚。”說顏淵聽夫子講授,可以一整天地聽,不違背,
  不疑問。
3.孔子說過“參也魯”,說傳承孔子心法的曾參看上去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,但是他就是能做到真實地學,真實地做,一直空虛掉自己,謙卑恭敬地承接著師長的言教。
4.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:“我什麼都不懂。”孔子說:“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。”顏淵也曾經說自己的願望就是:“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”這些呢,都是若無若虛之意,這都是聖賢的氣象。
5.從因上講,是說一個弟子要做到以學為宗,做好一個成道之器;從果上來講,這樣的努力、這樣的做法,最終會成就自己與天地合其德的至德氣象。

(五)聖賢之所以成為聖賢
1.《中論•虛道篇》說:“人之為德,其猶虛器歟?器虛則物注,滿則止焉。故君子常虛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,視彼猶賢,自視猶不足也。故人願告之而不厭,誨之而不倦。”所以說,君子要以虛受人,只有虛其心志,始終看到自己的不足,別人才願意不斷地告訴我們而不厭倦。
2.所以顏淵的“有若無,實若虛”那是真正的好學。而一般人總是少有所學,便經不住自滿驕傲,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告了,這也就打開了招禍之門。“謙受益,滿招損”講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。
3.《詩》云:“君子之於善道也。大則大識之,小則小識之,善無大小,咸載於心,然後舉而行之。我之所有,既不可奪,而我之所無,又取於人,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後之也。”所以功勞都是別人的,我們自己都是學來的。
4.“故夫才敏過人,未足貴也;博辨過人,未足貴也;勇決過人,未足貴也。君子之所貴者,遷善懼其不及,改惡恐其有馀。”所以,君子最在意的是自己現在多有才能不重要,君子在意的是,我要始終知道我們努力學善都還來不及,努力改過都改不過來,要抓緊一切機會來完善,來改正修正我們自己。
這些話,都是聖賢教給我們的之所以成為聖賢的經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