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罕第九 第3章-2

「拜下,禮也。今拜乎上,泰也。雖違眾,吾從下。」
<白話>

「臣見國君,首先要在堂下跪拜,這也是合於禮的。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,這是驕縱的表現。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,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跪拜。」

<文義>

1.「拜下」: 臣與君行禮,當拜於堂下。

2.「今拜乎上,泰也」 :堂上跪拜,是驕縱的表現。「泰」,驕慢。

3. 「雖違眾」: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同。

4.「吾從下」: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。

<思惟提綱>

1.夫子為何主張「拜下」,是合於「禮也」呢 ?

2.夫子對「今拜乎上」,認為是「泰也」,為什麼?

3.臣對君的行禮,夫子主張「雖違眾,吾從下」,為什麼?

4.學了本章,對您面對抉擇時,有何啟發?你會依循的原則是什麼?

<義理解釋>《論語•子罕第九》第三章(2)

一、引用經文

1.朱熹《四書注解》:程子曰:「君子處世,事之無害於義者,從俗
可也,害於義,則不可從矣。」

2.《論語‧里仁‧10》:子曰:「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
義之與比。」

二、重點摘要 :

原文: “拜下,禮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雖違眾,吾從下。”

(一)拜下,禮也。

1.拜上拜下,是拜乎堂下跟拜乎堂上。

2.就古代,如果臣子,國君到臣子家裡面來,臣子應該要到廳堂之下去迎接國君或者長輩,這個才是合乎禮的。國君離開的時候,才在堂上拜別,那整個這個拜禮,是非常完整的。

3.迎接的時候拜乎堂下,告別的時候拜乎堂上,這是才是合乎禮的。

4.所以,“拜下,禮也”著重在迎接的時候,要拜乎堂下。

(二)今拜乎上,泰也。

當時的人,卻是直接都拜乎堂上,那麼我們可以想想看,我們的長輩,或者作為一個臣子,國君到臣子家裡面來,你在堂上看著國君或長輩從門口進來,那這個是以上凌下的一種畫面,這個即是表現出來一種“泰”,就是一種傲慢。

(三)雖違眾,吾從下。

1.當時,這種拜禮,拜乎堂下的禮已經漸漸不被重視。

2.孔子認為:“拜乎堂上”是一種傲慢,所以雖然和大家的抉
擇不一 樣,孔子就從下,認為拜乎堂下才是符合這個禮。

3.禮其實也是要表達一種敬意、謙遜跟虔誠,人與人之間的謙
讓跟教養。因為禮是要表達這樣的一種虔誠、謙讓跟教養,
所以孔子的決擇,當然就是拜乎堂下。

(四)“從眾”或“違眾”的抉擇原則

1.這一章,孔子在兩件事情的抉擇,看起來有“從眾”跟“違
眾”的不同,也就是說跟隨大家的改變,還是拒絕或者說不
隨順大家的改變,看起來有不同,可是孔子的抉擇,卻是非
常清楚的原則.

2.禮的實踐,如果能夠符合禮背後對於人情感的一種體貼,對
於自己自覺“義”的一種抉擇,是符順的,表現出來的內涵是
對我們的一種敬重以及教養,孔子就會選擇這樣的一種原
則。

3.在禮的形式上,看起來有“從眾”跟“違眾”的一個矛盾,可
是在禮的抉擇的內涵上,孔子其實是從這個“義”、從這個
“仁”、從這個 “敬”,這些原則上去抉擇,這個抉擇是非常
非常清楚的。

4.所以朱熹的注解就引到程伊川的話說:“君子處事,事之無害
於義者,從俗可也;害於義,則不可從矣。”也就是“君子無適
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。”(〈里仁‧10〉)君子的原則在形式上可
以變化,可是在內涵 上那個義的原則,是持守得非常非常地
清楚的,也就是說面對變動,不隨波逐流;可是也不守舊固
守,原則宗旨的把握,也可以看出靈活運用 的一種智慧。

(五)本章結攝

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出,孔子在實踐禮的時候,在形式上其實
是非常靈活的,可是在原則和內涵上,卻是從一而終,非常
清楚。

(六)總結:子罕前三章指出孔子抉擇的智慧

我們總結這幾天的學習,我覺得這三章,其實都是在指出孔
一種抉擇的智慧。抉擇其實是非常困難的。比如說:平常在
走路的時候,或者在做事的時候,抉擇怎麼樣去做?抉擇怎
麼樣去走?怎麼樣的方向?這個最可以看出我們的智慧。

〈子罕‧1〉:孔子的言說,對於利是少說的,對於命跟仁卻是多
言和贊同的。

〈子罕‧2〉:孔子對於達巷黨人的稱讚,並且說他沒有專業的
一個成名,孔子的抉擇是,那我應該從基礎教導學生,或者
自己的抉擇,應該從基礎、從腳下的小事,慢慢、慢慢地一
路學上去。

〈子罕‧3〉:孔子在這個禮的實踐上,在形式上可以隨順或者
不隨順世俗的變動,可是內在的原則是非常、非常專一和清
晰的。

以上這三章內涵,我們簡單做一些收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