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罕第九 第5章-1

子畏於匡,曰:「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。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」
<白話>
孔子在周遊列國時,經過匡地,遭匡人圍禁五天。孔子卻說,周文王已經過世了,可是文王的道脈傳承不就在我身上嗎?上天如果有意要滅除文化道統,那麼我死後,後人就不會知此文化道統,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文化傳承,可見天意是要保留這個文化,讓我傳下去。既然需要由我而傳,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?


<文義>
1.畏於匡:「匡」,地名,在今河南省睢縣匡城鄉。「畏」,受到威脅。
2.文王: 周文王,姓姬名昌,周武王的父親,是孔子認為的古代聖賢之一。
3.文不在茲:「茲」,這裡,指孔子自己,孔子自謂承擔傳遞文化的責任。

<思維提綱>
1.孔子被匡人誤認為陽虎,欲殺之而後快,這時孔子如何面對?當時孔子說了什麼話?為什麼孔子會這樣反應呢?
2.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災難,我會想些什麼呢?除了自身的安危,我們又會想起誰呢?又會提出怎麼樣的問題呢?
3.從這一章的內容中,我得到什麼啟示呢?

<義理解釋> 
一、 引用經文
1.《說苑•雜言•18》孔子之宋,匡簡子將殺陽虎,孔子似之。甲士以圍孔子之舍,子路怒,奮戟將下鬥。孔子止之,曰:「何仁義之不免俗也?夫詩、書之不習,禮、樂之不脩也,是丘之過也。若似陽虎,則非丘之罪也,命也夫。由,歌予和汝。」子路歌,孔子和之,三終而甲罷。
2.《孔子世家•22》將適陳,過匡,顏刻為僕,以其策指之曰:「昔吾入此,由彼缺也。」匡人聞之,以為魯之陽虎。陽虎嘗暴匡人,匡人於是遂止孔子。孔子狀類陽虎,拘焉五日,顏淵後,子曰:「吾以汝為死矣。」顏淵曰:「子在,回何敢死!」匡人拘孔子益急,弟子懼。孔子曰:「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。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!」孔子使從者為甯武子臣於衛,然後得去。
3.《淮南子•主術訓》:「…然而圍于匡,顏色不變,弦歌不輟,臨死亡之地,犯患難之危,據義行理而志不懾,分亦明矣。」
4.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道之顯者謂之文,蓋禮樂制度之謂。不曰道而曰文,亦謙辭也。茲,此也,孔子自謂。」
5.藕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:「道脈流通,即是文。非謙詞也。如此自信,何嘗有畏。」
6.《中庸•17》子曰:「舜其大孝也與!德為聖人,尊為天子,富有四海之內,宗廟饗之,子孫保之。故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祿,必得其名,必得其壽。」
7.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:「辛苦遭逢起一經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惶恐灘頭說惶恐,零丁洋裏嘆零丁。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」

二、 重點摘要
(一)本章消文
這一章講述一個非常有名的公案。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,經過匡地,讓匡地的百姓給圍住了。因為在這之前魯國的陽虎曾經入侵過此地,對當地百姓施以暴虐,所以匡人甚為怨恨。孔子的相貌和陽虎極為相似,而且當年替陽虎趕車的顏刻,這一次又為孔子趕車來到此地,所以匡人就把孔子完全誤認為是陽虎,想要殺之而後快,報仇雪恨。
這種危機的時刻,孔子卻說,周文王已經過世了,可是文王的道脈教誨不就在我身上,上天如果有意要滅除文化道統,那麼我死後,後人就不會知此文化道統,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文化傳承,可見天意是要保留這個文化,讓我傳下去。既然需要由我而傳,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?

(二)引經典證明本公案是真實事件
很多的經典都有講到這一則公案。
1.《孔子世家》說,夫子當時是為了安慰眾弟子才講述了這一段話。
2.《說苑》講到這個公案,提到說,危機時刻,子路想率領大家衝出包圍,孔子就說:「我們平時詩、書、禮、樂都沒學好,這是我的錯,但是長得像陽虎,那就不是我自己的問題,是命。」然後孔子就對子路說:「由,你來唱歌,我來和。」師生一起唱完了三遍,就感得匡人放下了武器。用弦歌之聲化解了這場誤會。
3.《孔子世家》還有講說,孔子被通緝的第五天,最初和大家走散的顏回終於見到了他的老師,孔子就擔心地問:「我以為你在動亂中死了呢。」顏淵就說:「老師您還在,當弟子的怎麼敢去死呢?」我們看諸多的經典對這一段公案諸多的敘述,證明這一件事確實在中國文化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。

(三)夫子這段話給我們的啟示
1.那麼這個公案也給我們描述了一幅十分衝突的畫面,一邊是群情激憤,磨刀霍霍,另一邊卻溫和淡定、執禮自問,問的是「文不在茲乎?」彼時彼刻,夫子現起這樣的一個問題,這樣的一個想法,一般的人看起來這簡直就是狂妄和不著邊際。
2.一個平常的人突然面對這樣的誤會,會怎麼樣呢?明明對方的誤會,認錯了人還要殺人,換作我們一定是痛責之、對抗之、怨恨之。
3.可是夫子卻捫心自問,文王的道脈教誨不就在我的身上;他執持天道,絲毫不責備他人,犯患難之危、臨死亡之地,顏色不變,據義行禮。這一份矢志不渝的信仰和追求是多麼的堅定。
4.一般人突然遇到這樣一個災難時會想些什麼呢?除了自身的安危我們又會想起誰呢?又會提出怎麼樣的問題呢?
5.我們看夫子一開口就講到了周文王,談到了文化的傳承,談到了道脈的延續。設身處地一想就知道孔子真的不是一個尋常的人。
6.「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」生死之間,夫子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使命,自己在世間要扮演怎樣的角色,要做出怎樣的事業。
7.其實像這樣的絕境當中,類似的話夫子已經不止說過一次了。「陳蔡絕糧」、「微服過宋」等等災難的面前,生死關頭,他都是這麼說的。
8.這證明夫子絕不是一時的慷慨激昂,而是這種傳承文化的使命,真的就已經化為了夫子的生命。

(四)夫子要傳承的「文」是文化道脈
那麼究竟什麼是夫子要傳承下來的「文」呢?
1.朱子說:「道之顯者謂之文,蓋禮樂制度之謂。」孔子不曰道而曰文,是因為孔子謙虛。
2.藕益大師也說:「道脈流通即是文。」所以這個「文」就是道的外顯。指的就是從沒有文字的時候開始,伏羲時用符號畫畫,到有文字記載,再到周文王時期的郁郁乎文哉,一脈貫穿傳承下來的文化道脈。
3.它就像我們全天下華人的家族血脈一樣,代代相傳,教我們華夏子孫成為聖賢,讓每一個志於道的學者都能領悟其中的道理,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。
4.這個載著道的文化此刻就集中在孔子的身上,這也是真實的。比如說《易經》,在孔子之前一直都是聖聖相傳,一般人根本看不懂。可是夫子做了十篇《傳文》,就把《易經》闡述得十分明白,一般的人也能讀懂了。所以說這些文化都在孔子身上,「文在茲」這是真實的。
5.我們看得出夫子的自信,就源於他就代表這樣的一種文化,正是對文化傳承的這一份擔當、正是這一份超出了自己個體生存延續的責任,構建出了夫子心中的那一份天不喪斯文,匡人就害不了我的自信。
6.只要我在文化就在,只要我在文化就會被發揚光大。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命氣象呢!這又是何等的流光溢彩!

(五)夫子的聖者情懷影響中國千年
1.災難面前夫子這樣的一段捫心自問,不經意地也向世人證明了夫子是完全地瞭解中華文化,以及文化要如何發展,他也完全地掌握。不知道是不是正是這樣的一種至誠,讓夫子所面對的每一次艱難最後都轉危為安了。孔子聖德,消滅災難不是偶然之事。
2.歷史上也有人巧言令色的學著孔子,在危難之時講過類似的話,外戚干政當上皇帝的王莽就是這麼做的,但是他最終的結局呢?卻是被斬了首級,拔去了舌頭。
3.所以說學中國文化,當真的學孔子,真能做到以道自認,以至誠之心面對自己的時候,那就是「大德者必得其名、必得其祿、必得其壽。」
4.後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儒者,他們在個人吉凶禍福、榮辱毀譽的問題上,始終保持著一種超然的態度。任遇何境不憂不懼、不忮不求,堅定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其文、行其德。
5.比如說文天祥,他說: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」譚嗣同生死關頭本可以一走了之,但他卻堅定地留下,說:「我以我血薦軒轅」,想用死亡來喚醒民眾。
6.面對生死,他們都能展現出從容淡定、不忘自身的道義和使命,一方面顯現出壯懷激烈、視死如歸的勇毅,一方面又顯現出恬淡無欲、從容平靜的平和。可以說這些都是傳承於孔子智慧、勇毅的聖者情懷。

(六)儒家士的精神挺起華夏千年的脊樑
1.儒家的教育是讓我們首先成為一個士,然後是君子,然後再是賢聖。而士就是要立志於道的,道就是士所追求的生命終極意義。一旦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徹底地改變一個人生活的態度和方式。
2.孟子講,作為士,窮不失義,達不離道。二者不能兼得的時候,捨生而取義。所以說正是儒家的士的精神,挺起了我們這個民族千年的脊樑。

(七)孔子的生命像木鐸─人生要有宗旨、有終極的承擔
1.縱觀當代社會,很多人的精神安頓成了大問題,有很多年紀輕輕的年輕人就覺得生活沒意義,又不能從容的承擔和面對死亡。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活得更好、更有價值?
2.孔子的生命就像木鐸一樣告訴我們一個真理:人生需要宗旨,需要信念,定義出人生的終極目標,從而使生命在信念、信仰上有一種終極的承擔,這種承擔就可以幫助我們平和、尊嚴地面對和超越個體的生死。
3.「文不在茲乎?」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反躬自省的一句警言。我們有沒有在生命中建設出一個深邃的信念,建設出一份超越個體生存的使命呢?還是任由自己飄蕩人間,如草木般生死。
4.法國作家羅曼﹒羅蘭說:「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。」但是誰也沒有辦法把堅定的信念深種於我們的心中,這件事只能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來完成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要為本網竪起大拇指,把[後死者]正確無誤的解釋對了。[後死者]就是後孔子死的人,我們從論語就可以經解經了。子曰:後生可畏。後生,後我而生;後死,當然就是後我而死。再則,沒有人會自稱後死者,我們不會,聖人當然更不會。而且,孔子已自稱吾,我,予,丘了。
另外,回歸字的原始義,[後死者]就是以後死的人,不會是複雜化的[後於文王死的我]。
歷來大儒會把[後死者]解釋為孔子自稱,無非就是前有[文王既沒],然靜思本章,後死者係承[茲]而來。孔子以自我假設如果我死了,以後的人就沒能聽我闡述斯文了,來自信匡難不死。
再為本網按個讚。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