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罕第九 第25章


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” 

<白話>

1.孔子說:「奪得了三軍的將帥,奪不了匹夫的志向。」
2.孔子說:「三軍之眾,可把它的元帥奪走;匹夫立了志,誰也奪不成的。」

<文義>
1. 三軍:三軍,軍隊的通稱。
2. 奪: 劫奪、強取,意即俘虜。
3. 帥: 主將,今稱司令之類。
4. 匹夫:匹夫,平民。

<思惟提綱>
1. 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” 歷史上有這樣的典故嗎?
2. 為什麼“三軍可奪帥”?
3. 為什麼“匹夫不可奪志”?
4. 遇到困難,我能堅持嗎?我去哪裡找力量來堅持?
5. 是什麼因素,讓你堅持學《論語》? 你有越學越感受到其魅力嗎?




<義理解釋>

一、 引用經文
1. 《論語.子罕.25》子在川上,曰:「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」
2. 《山海經•北山經》:〈精衛填海〉

二、重點摘要
原文:
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”

(一)注釋
1. 三軍
  (1)三軍不是我們現在講的水陸空三軍,以前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,
     這個三軍是講,按照周朝時代軍隊的制度。
  (2)在天子率領底下有六軍,諸侯大國有三軍。所以三軍是指諸侯國的軍隊,   當然也可以泛指所有軍隊。
2. 匹夫是指獨夫,也有版本解釋為夫婦相匹配,指的是人數之少。
3. 整段的文字是說:三軍雖然眾多,但其帥領是可奪而取的;而匹夫,人數雖  少,但志在己,如果能堅守其志,人不能奪其志。

(二)三軍真的可奪帥嗎?匹夫不可奪志嗎?
1. 三軍真的可奪嗎?歷史上宋朝,宋高宗十二道金牌,岳飛便聽命,帥之位 被奪,甚至喪命。 所以,想要擒獲三軍的元帥,其實是可以辦得到的。
2. 匹夫可奪志嗎?文天祥被元人俘虜,囚禁將近三年還是不肯投降。元人說:“宋朝都已經滅亡了,你還圖什麼?”但文天祥說:“我早就挑好了,我挑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. 李卓吾先生說:“三軍奪帥其實並非容易的事,只是借此來對比。”  三軍奪帥這樣不容易的事,卻是可能做到的。
4. 對比一個匹夫只要能夠立志,那什麼事情都能夠完成。所以呢,是用來形   容,如果能夠立定志向,就沒有事情不能辦成。

(三)任何困難最關鍵的是內心不退
1. 接下來我們來熟悉一下這一章的內心形象。錢穆先生說:“從‘子在川上’   一章開始到這一章,其實都是勉勵我們為學。
2. 學首先在於立志。如果有了志向,則能前進,如‘逝川之不已’;沒有志 向呢則停止,就好像‘為山虧一簣’。
3. 所以呢,學習不能成功,都因為為外物所奪,都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。”
4. 朱熹先生說:“志是不可奪的。如果可以奪,就不足以謂之為志。”
5. 南懷瑾先生說道:“三軍失去領導人就崩潰了,但是呢任何一個人如果真的 有氣節,立定了志向,那什麼事情都不能夠奪掉他的志向。”
6. 我的老師說:“困難不會真的能夠打擊我們。原因在於是因為我的內 心不斷地練習而生出一種力量。”
7. 我們其實很容易說我太笨了,我太差啊,我程度太低呀,但是我的老師說:
 “他一點都不在乎。因為他曉得自己是那個非常笨、非常差的那一個。所以呢,正因為我差,所以我要努力,這才是最關鍵的部分。”
8. 只要我肯努力,沒有一件事情轉不過來。而且我唯有靠這個力量,我能夠上得去。
9. 一個人絕頂聰明,其實也沒有什麼用的。所以,任何困難最關鍵的是—— 我的內心不退。

(四)“精衛填海”不是神話
1. 大家一定都知道“精衛填海”,可是其實我們很容易聽到“精衛填 海”,就會覺得是童話、是神話、只是鼓勵人的,這樣。
2. 事實上在現實中,我們聽過很多例子,是一個人可能立定了一個非常不可 能的志向、志願,但是卻可能因為他立定志向的堅定、熱誠而感動一群人,而讓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。
3.「蚊帳大使」凱薩琳的故事
  (1)大家有沒有聽過,有一個小女孩叫凱薩琳。她五歲的時候呢,她就看到了電視上的一個非洲紀錄片,說非洲平均30秒就會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 亡。每年因此死亡的孩子高達80萬個。
  (2)然後啊就伸起指頭來數,數到30的時候,她非常驚恐地跟媽媽說:  “媽媽,一個非洲孩子死了,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。”
  (3)她開始就偷偷省下她在幼稚園的餐費。然後跟媽媽說:“我可不可以就是 不要買零食,不要買芭比娃娃,我有錢買蚊帳嗎?”她開始存錢募款。
  (4)甚至她後來寫了一封信給比爾•蓋茨先生,她說:“親愛的比爾•蓋先生, 沒有蚊帳,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。他們需要錢,可是錢都在你哪。”比爾•蓋茨的基金會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。
  (5)其實有好多好多這樣真實的例子,在告訴我們說,立定志向,其實可能 產生的力量是這麼大。

(五)第一層,思考我立的是什麼志向?
道理上,其實我們好像容易理解,那我們試試用這個理由來檢查一下我們自己。
1.首先第一層,我們先來看看我到底立的是什麼志向?其實在學校,我們小時 候就是一定會被老師問過:“哎,你長大了的志向是什麼?”不知道大家還
   記得你的答案嗎?就是我們好像在跟孩子談的志向,通常指的是工作。
2.工作跟志向就是我們內心在求的是什麼?如果認真想,通常指的是物質無虞,功成名就。這是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志向,對不對?
3. 如果我們拿經典中聖賢的志向來對比的話,我們可能會很驚訝,聖賢的志是什麼?是跟我想的一樣是工作嗎?孔老夫子他的志什麼呢?
4.就是我覺得首先第一層,我們可能要先思考一下這些事情。

(六)第二層,想想我的立志是我真心所求嗎?
1. 第二層,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想,我的立志是我真心所求嗎?就是真正的志,應該是心心念念都所在的地方,才是一個真正的志。
2. 也許我們觀察看一看,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,我的心心念念的是什麼? 很實在的檢查一下,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答案?
3. 就是如果我們真的檢查一下,可能會發現,我好像比較心心念念的,我的孩子是否出類拔萃?我的工作,主管是否賞識?我的先生有懂我、
   有疼我嗎?語言上好像有一個理想的志,這樣。
4. 可是在生活中,真的落在我的生活裡面的志,我心心念念的到底是什麼?  這是第二層,我們真的可以好好的觀察一下。

(七)第三層,我的志能奪嗎?
1. 第三層,是我的志能奪嗎?假設我的志是希望家庭和樂,可是如果我的先生, 老是說話就是口氣很差,我能堅持嗎?我會不會就遇到“他今天又講話這樣, 為什麼都要我讓啊?為什麼都要我是改脾氣的那個?這太辛苦了,我不要了。”2. 我的志是不是很容易就因此被奪呢?那志向其實像骨架,其實是靠著那個志 向撐起我們,這樣。
3. 即使連很小的願望比如說像家庭和樂,其實都是要靠堅持才能夠得到的。
4. 那我能堅持嗎?我去哪裡找力量來堅持?如果連一個很小的願望——家庭和樂都需要堅持,那如果我慢慢透過學習,我的志更大,我是不是堅持的力量 要更大呢?那我到底要去哪裡找力量?我的老師說,其實是必須要靠著師長,
  靠著不斷地學習思維,在生活中練習,我們其實才有可能,先從看到更高的生命氣象,對比聖賢的生命高度,我在心裡慢慢生起想效學,甚至慢慢有一種,生起我想成為像聖賢一樣的心。
5. 然後透過這樣的心,我透過跟一群人,不斷地一起在生活中,不斷地學習、練習、實踐,我其實才能夠真實一步步靠近聖賢的境界。

(八)總結一下:我堅持學《論語》
1. 大家其實堅持學《論語》不知道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,會覺得越學好像越 來能夠感受到文化深層的魅力。然後因為這個魅力而更想學,然後呢?學越久之後,慢慢會在生活中,自己的想法、行為會開始好像有一點點的改變。
2. 遇到生活的問題的時候,可能會突然想起,那孔老夫子他是怎麼想的?  孔老夫子是怎麼面對這件事情的?我好像也蠻想用孔老夫子的方法來試試看。3.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真的是在一點一點地靠近聖賢,我們也因此可能 那個立志的高度,就會變得開始有些不同;立志的堅定,不被外物所奪的力道,
  也因此慢慢地增強。這是一條很長、但是很美好的學習歷程。
4. 非常讚歎大家這樣地堅持走在這條學習的路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