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先進十一 第15章

子貢問:「師與商也孰賢?」子曰:「師也過,商也不及。」曰:「然則師愈與?」子曰:「過猶不及。」

<白話>
子貢問夫子:「師與商哪個更為賢明啊?」夫子說:「師呀,常是過了;商呀,又常是不及了。」子貢又問:「那麼是不是師更好一些,勝過於商呢?」夫子說:「過與不及其實是相等的,一樣的。」

<文義>
1.師:子張。
2.商:子夏。
3.過:辦事過頭。朱注:「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,故常過中。」
4.不及:辦事不到適度。朱注:「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,故常不及。」

<思惟提綱>
1.夫子為什麼說,子張是過了,而子夏是不及了呢?
2.子貢問:是不是子張更好一些,勝過於子夏呢?
  夫子是怎麼回答的?夫子為什麼這麼回答?
3.聖賢所追求的道,最究竟圓滿的境界就是「中庸」。
請問「中庸之道」是什麼呢?
4.學習了本章,
(1)你有發現此對話中〜有著孔子對子貢很深的關愛嗎?
(2)你有觀察到夫子等待時機,引導學生突破自我格局的殷切用心嗎?
(3)你有體會到夫子的“善教”跟子貢的“善問”嗎?
<義理解釋>               7分 4秒
一. 引用經文
1.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道以中庸為至,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
  不肖之不及,然其失中則一也。」
2.尹氏曰:「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夫過與不及,均也。
            差之毫厘,繆以千里。」
   3.《四書評》:「子貢卻呈自己供狀。過猶不及,夫子亦下子貢鉗錘。」
   4.朱熹《集注》:尹氏言:「故聖人之教,抑其過引其不及,歸於中道
     而已。」
二. 重點摘記  /講師:歐陽映菊 老師     7分 4秒

(原文)
子貢問:“師與商也孰賢?”子曰:“師也過,商也不及。”
曰:“然則師愈與?”子曰:“過猶不及。”

(一)本章解釋
子貢問夫子,師與商哪個更為賢明啊?夫子說,師呀,常是過了;商呀,又常是不及了。子貢又問,那麼是不是師更好一些,勝過於商呢?夫子說,過與不及其實是相等的,一樣的。

(二) 師與商都偏離中道,都有過失
我們以朱熹先生的《四書集注》及鐘茂森博士的解釋參照來理解。
1. 師-子張
  朱熹先生說,師是子張,他呢“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,故常過中”。
  鐘茂森博士解釋說,他才華很高,志向很廣,也包括他的興趣很
  廣泛,是一個很能幹、很聰明的人。所以做事呢,喜歡挑難的做,喜歡
  自我挑戰。意氣風發,有時候有一點張狂,所以做起事來往往會過中。
2. 商-子夏
商,子夏,“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,故常不及”。
  子夏呢,剛好相反,個性呢篤信謹守,很老實,做事中規中矩,非常謹
慎,不會妄動,但就顯得狹隘,心量也不是那麼大,所以常常是不及。
3. 道以中庸為至,無過無不及。
(1)朱熹先生又說:“道以中庸為至,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,然
其失中則一也。”
尹氏曰:“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夫過與不及,均也。差之毫釐,
繆以千里。”
朱熹先生提到說,“道以中庸為至”,就是說聖賢所追求的道,最究竟
圓滿的境界就是“中庸”。那中庸是什麼呢?無過無不及。
那賢人比起那些愚人、不肖的人,可能勝過一些;但賢人如果過了,就
失掉中道,偏離中道,就這一點來看,那都是一樣的過失。

(2)李炳南居士用了一個比喻來談過與不及。他說,走路來說,達到目的地
是恰到好處,不及或者超過,都是未達目的地,所以無分軒輊。
(3)孔子講的中道是要無過無不及。

(三) 子貢善問 夫子善教
1.蕅益大師引卓吾先生在《四書評》裡面所寫的評語,提到說:
 “子貢卻呈自己供狀。過猶不及,夫子亦下子貢鉗錘。”
  意思是說,子貢問師是不是略勝商一籌呢?是不是過了的人是比較賢明
的呢?
2. 這個話,卓吾先生說,子貢其實把他內心的想法招了出來。因為子貢的
特質比較接近子張,所以當他在請問老師,是不是子張比子夏要好一些呢?似乎是想藉此確定自己是不是也稍稍勝出呢?
3.結果,老師說:“過猶不及。”給了他當頭棒喝。其實夫子是在勸勉子
貢繼續努力,不能以少為足,或生高慢心,看不起那些不及的人。
4.鐘茂森博士說,我們是可以藉此去體會老師的善教跟學生的善問。

(四) 透過本章檢視自我
那我們試著再來熟悉內心的相狀,也思考我們自己的學習。
1.我會如何看待過與不及?
(1) 聖人到底是怎麼看待過與不及的呢?換成是我們,我們會如何看。
朱熹《集注》就以尹氏所言說:“ 故聖人之教,抑其過引其不及,歸於中道而已”。就是如果這個人過了,就稍稍抑制一下他;那這個人如果不及呢,就稍稍引導他,就是努力幫助這個人歸於中道而已,就這麼簡單,沒有高下的評斷。只是根據每個學習者的條件幫助他學上去,聖人看就是這麼單純。
(2)那我們呢?我們自己會在心裡上下比較嗎?評斷別人孰優孰劣,甚至
  是暗暗把自己也放進去和別人較勁。 是他比較好呢?還是我比較好呢?
  我們內心是想把知道自己比較優秀的成分多,還是想學習怎麼更接近
  聖賢所追求的道,那個最圓滿究竟的中庸的境界到底是如何呢?
我們學習的力氣是放在哪裡多一些呢?

2.我敢、我能像子貢善問?
(1)如果我此刻的條件,就是我還是會陷在比較的煩惱裡。我敢、我能像子貢這樣向老師提問嗎?
(2)其實想必子貢也是經過了一番對同學、對自己的觀察思考,他才能夠如此提問。
(3)我能夠像子貢這樣因為勇敢地提問,而得到師長直指自己生命問題的指
導嗎?
(4)其實這樣思考後,就能夠更理解鐘茂森博士說的〜孔子是如何善教,學
生是如何善問。

(五)結語
1.我的老師曾說,學生的過失在老師眼裡,其實就像在太陽下照耀無所遁形。關鍵是我是否想從老師的角度,去看、去擴大自己的格局,還是我就守著自己的想法煩煩惱惱的。
2.這一章,乍看好像是在談子夏、子張,但如果用心思考,會發現有著孔子對子貢很深的關愛,是老師對學生很深刻地觀察,等待時機引導學生突破自我格局的殷切用心。
3.學到這,大家是否像我一樣,就更覺得生命有老師是多麼幸福的事。
多麼渴望《論語》中的師生關係能快快來到我的生命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