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顏淵十二 第1章-3

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

<白話>
顏淵說:「我顏回雖然不聰明,但是願意照這些話去做。」

<文義>
1. 不敏: 雖然不聰明
2.請事斯語:謹依此語去做。
請:表示尊敬之語。
事:從事、切實去做。
斯:此。

<思惟提綱>
1. 顏回雖然不聰明,但是願意照這些話去做, 指那些話?
2. 孔子指點我們實踐合乎道德行為、合乎禮儀規範的時候都應該依循那些動機?
3. 經過本章學習後, 想想對於師長的教誨, 我能馬上理解,然後立即去實踐嗎?

<義理解釋> 
壹、 引用經文
1. 《論語•衛靈公•17》:“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”
2. 《增一阿含經》: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”
3. 《道 德 經》 : 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”

貳、義理解釋  /蔡忠道老師
一. 總結孔子對於顏淵問仁回答三個小結:
1. 第一個部分是“克己復禮”,那這個是對於仁實踐的一種內涵,作一個原則性的說明;
2. 第二個是“天下歸仁”,就是對於仁實踐的一種利己而寬廣、廣遠的一種功效;
3. 第三個是“為仁由己”,就是實踐仁這件事情其實不假他求,可以從自己的內心呢很真實地引發出來。
4. 那這三個內容其實都指向一個方向,就是對於仁的討論呢,孔子在這裡不是在斟酌他的界定,而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談內涵、功效以及實踐的一個方向。

二. 顏淵就“請問其目”做請益
 1. 那顏淵呢果然是孔子的心子,所以對於孔子討論仁這樣的一個內容呢,其實呢就接著從實踐的角度再來做請益。
2. 所以接下來顏淵就“請問其目”,那這個“目”呢就是條目,這個“目”也就是實踐的綱領跟關鍵。
3. 那孔子的回答非常的切身,就: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那這一段回答呢,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。

三. 用不同角度來理解, 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
1. 所有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
(1). 第一個呢,所有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。孔子曾經說過:“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”就作為一個君子呢,其實他背後是一個仁義,內在是一個仁義的抉擇,可是行諸于行為呢是一個禮的實踐,所以禮呢是一個仁的外在行為的一種準則。
(2). 所以《禮記》也提到說:禮呀,禮就是天地的禮序。就是不管是天地萬物的運行,或者人事的一種應對,都要依循於禮。
(3). 就好像前面所提到禮其實是一種做人做事的一種準則,這個準則也是通貫天人的一種準則,所以仁是內在的發心,那外在的行為呢就要透過禮去加以規範。
(4). 所以孔子在這邊提到仁的實踐的關鍵跟條目呢,最後都是以禮作為依准。

2. 從反面的角度,或者從遮止的角度去談仁的實踐
(1). 第二個呢,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談實踐的時候,是從反面的角度,或者從遮止的角度去談仁的實踐,所以叫: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
(2). 而且這個遮止的力量要非常地大,所以他用一個“勿”字,“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”,這個“勿”字,這個“勿”字是一個否定詞,那這個“勿”字呢,我覺得其實是一種很大的遮止力量。
(3). 那唯有強大的遮止非禮作意,非禮的行為,才能夠真正在實踐依仁、依據仁而行持的行為才會有力量,就是止惡的力量要強大,行善的力道才能夠展現出來。
(4). 那這個部分呢,其實很多各思想領域的思想家都這樣說。那這個部分,比如說我們在佛教裡面有提到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”也是從諸惡莫作這個角度切入,那為什麼是這樣子呢?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,或者說我們的習慣呢,我們所作所為,常常是違背禮的,而不是合乎禮。
(5). 如果我們的行為都合乎禮,那我們就不需要跟聖人學了,那我們自己就是聖人。
(6). 所以因為我們是個凡夫,我們是平凡人,所以我們的行為呢常常是不合乎禮的。那既然是不合乎禮,所以聖人在教導我們實踐的時候,那個關鍵處,那個實踐的入手處,都是在非禮,就是作諸惡,就是要遮止的這個角度去看。那儒家是這樣說,那佛陀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。

3. 非禮勿視
(1). 那另外一個,我們看“非禮勿視、聽、言非禮勿視、聽、言”,那我們可以注意到是從“視”開始,那“視”是什麼?“視”就是“眼不視而色盲”,或者說眼不追逐美色。
(2). 那為什麼從“視”開始呢?那我們可以想想看,我們“視”,我們的眼睛呢是最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吸引的,那我們有提到就是說,感官呢容易被外在事物所截取,那被外在事物所截取之後呢,那這個心就會跟著向外奔馳,那什麼最容易被外在事物截取呢?就是我們的眼睛,也就是我們目視美色這件事情,其實是不自覺的。
(3). 所以孔子在“九思”裡面呢也有提到,就是目思明,眼睛要看得清楚明白,就是眼睛能夠看清楚明白,看該看的,避免不該看的,那這個是在心靈學習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,也是第一步。(4). 那老子也說:“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”也是同樣提醒我們,從視覺這個角度去把握自己,不要違背禮,而應該見其所當見。

4. 非禮勿聽、言、動
(1). 那第三個呢就是聽、言。聽覺也是一樣,言就是我們的言語,那這個也是要依循於禮。
(2). 那這個動呢,一般是講行為,那也就是從我們眼睛所看,耳朵所聽,以及嘴巴所說,甚而是我們的行為,都要依循於禮。
(3). 也就是孔子在指點我們實踐合乎道德行為、合乎禮儀規範的時候呢,其實從內在的動機,這個動機當然就是仁義,行諸於外在的眼睛所看、耳朵所聽、嘴巴所說、以及行為所做,都應該依循於禮。所以由內而外通體一貫,其實是非常非常地完整,而且是次第分明。

四. “回雖不敏” 顯現顏淵是好的學生
 1. 好,那經過孔子這樣的提示,顏淵就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,就是:“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”那這段話呢,我們可以看第一個,第一句,就“回雖不敏”。
2. 那顏淵作為孔子的心子,那在實踐上呢,在學習上呢,非常地用心,也是非常地穎悟,非常地聰慧,那可是他卻自稱是不敏,不敏就是不聰明啊,那為什麼孔子認為顏淵是目視心通其說,那可是顏淵自己卻認為不聰明呢?
3. 那這就是一個學習者一個最好的心態,就是一個學習者面對一個師長的時候,都要永遠保持一個想跟師長學,也就是說師長還可以再教導我,還可以再指正我,我唯有依止師長才能夠持續地進步。那這樣的心態呢,就是一個最佳學習者的心態,我們常說一個小學生的心態,對新的事物的道理充滿著熱情,對自己的不足呢充滿著覺知。
4. 那這樣的一種心態,就是顏淵這邊所提到“回雖不敏”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,所以顏淵果然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學生跟學習者。

五. “請事斯語矣” 把老師的教誡好好去實踐
1. 第二句“請事斯語矣”。“請事斯語矣”就是我希望把孔子的這個教誡,就是孔子老師、我的老師的這些教誡呢,能夠好好地去實踐。
2. 好好地去實踐,我覺得這句話有幾個層面我們可以去體會
(1). 第一個就是,因為老師的引導,所以我才會覺得仁這麼一個高遠、難於達到的目標,原來有這麼切身的下腳處。也就是說,我也能夠去做,所以仁就跟我距離非常非常地接近,非常切身,很容易入手,所以我可以去做;
(2). 第二個,仁作為一個人的一個最核心的一種本質跟條件,所以我應該去實踐仁,我才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、活潑潑的人、有溫度、給人溫暖的人,所以我應該去做;
(3). 第三個,我要果決地去做,因為老師是這樣引導我,所以是我能做,我應該做,我也要果決地去實踐,所以叫“請事斯語矣”。
3. 那這兩句話都是代表顏淵能夠對於孔子的學說聆聽教誨之後,馬上理解,然後立即地能夠圓滿地去實踐,依照老師的教誨,馬上就能夠實踐。這是一個具德的一個弟子,所該展現的一種德行跟行為。那這個部分我覺得顏淵也是非常非常值得我們效學的。

六.總結
1.  好,那這個是以上第一章的學習,那這一章孔子跟顏淵有往返兩次的一個仁的一種問難,那也可以看到顏淵展現出一個具德相的弟子,這樣的一種行為跟德行。
2. 那當然最重要的是,孔子對於仁這樣的一個內涵,在實踐的角度上怎麼樣去把握其內涵,怎麼樣建立出一種非常從容、仁德必應大行于天下的自信,以及怎麼樣去把握實踐的方向跟關鍵細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