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顏淵十二 第6章-1

子張問明,子曰:「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;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!….


〈白話〉
子張問怎樣纔能明察事理心無蔽惑,而明見遠達。孔子答以:「像水浸濕物體一般,漸漸滲透的讒言;像肌膚受傷,忍不住痛那麼迫切的訴冤;都能識破他的奸計,使他達不到目的,這樣就可算明察事理了。

〈文義〉
1. 問明:問「明」的意義。明是明智,明察事理。
2. 浸潤之譖:浸潤,如水的浸灌滋潤,漸漬而不急淹。譖,進讒言,此指漸進式的讒言。
3. 膚受之愬:膚受,肌膚受到創傷。愬音訴,與訴同義,控訴之義。
4. 遠—遠,明之至,非常的明。

〈思維提綱〉
1.您曾經有想過要跟老師學明察事理的能力嗎?為什麼?
2.想想是否有經歷過「浸潤之譖」或「膚受之愬」的境界,是自或他?
3.承上題,您是如何處理的?結果以長遠看,對自對他是樂是苦?
4.學習本章後,再思考看看,如何令自己能「明」。

〈義理解說〉
一、補充資料
1. 《論語•先進•17》柴也愚,參也魯,師也辟,由也喭。
2. 《論語•先進•15》子貢問:「師與商也孰賢?」子曰:「師也過,商也不及。」曰:「然則師愈與?」子曰:「過猶不及。」
3. 《增廣昔時賢文》第32句:「誰人背後無人說,哪個人前不說人」
4. 《潛夫論•賢難》漢.王符:「諺曰:『一犬吠形,百犬吠聲。』(目前由王符的《潛夫論》知是諺語。形,即形影,影子。所以也有「一犬吠影,百犬吠聲。」的說法)
5. 《三習一流弊疏》 此疏乾隆元年上。作者簡介:
 孫嘉淦(1683年-1753年)歷經康熙 、 雍正 、 乾隆三朝,以敢言直諫而出名。處理政務也很拿手,他查處貪官,修整河道,辦理過很多利國利民的大事。在乾隆帝即位之初上疏《三習一弊書》被譽為清代“奏議第一”。告老還鄉時,因從不貪污,如今榮歸故里,還是一副窮酸模樣,會遭鄉紳土財恥笑的同時,也給朝廷丟臉。 思謀良久,他讓僕人連夜買來十幾口厚重木箱,並親自動手裝滿了磚頭。 沒料到,皇帝得到舉報說,孫嘉淦平常裝清廉,回鄉時金銀財寶帶了好幾騾車。 於是,孫嘉淦行至半路遭到檢查。真相查明後,皇上很是感動,命令以真金實銀換下了箱子裡的磚頭。諡號「文定」。
6. 《論語•為政•10》子曰:「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」
7. 《論語•子罕•4》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8.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•卷二》p.40《念住經》云:「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,謂罪惡友,此如毒樹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一)念文及解釋
     先恭誦原文:子張問明。子曰:「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。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遠也已矣。」
1. 浸潤,就是像水一樣,慢慢地浸泡滋潤;譖,就是說別人的壞話,進讒言;“浸潤之譖”就是說有一種讒言,像水一樣一點一滴、慢慢地滲透進來,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聽到心裡去了。
2. “膚受”的意思是“肌膚所受,利害切身。”“愬”通於控訴的“訴”,“膚受之愬”是說有一種撲面而來、讓人猝不及防的誣告、誹謗,讓人一聽就產生切膚之痛,馬上產生激烈回應。
3. 這一章就是說,子張問夫子: “ 怎樣才算是明呢? ” 夫子說: “ 如水潤物般的讒言、挑撥,如切膚之痛般的誣告、誹謗,在他面前行不通,可算是明了。如水潤物般的讒言、挑撥,如切膚之痛般的誣告、誹謗,在他面前行不通,可算是遠了。”

(二)夫子因材施教
1. 子張這個人,他在夫子弟子中屬於對出仕為官非常熱心的人,夫子對他的評價是 “ 師也闢 ” 、 “ 師也過 ”,就是說子張這個人雖然才幹過人,但是,他的缺點也很突出,就是偏激、狂放。
2. 本章是子張問夫子怎樣才能擁有明德,夫子對弟子的引導還是一如既往的因材施教,沒有什麼標準答案,只有針對弟子的個性特徵、修學程度給出最契合這個弟子根性的回答。
3. 夫子就是針對子張的偏激、狂放而特別提醒他,不論是潛移默化的進讒言,還是暴風驟雨的喊冤,都很難令人當即覺察。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刻保有一種澄明無蔽,念念分明的狀態,能夠做到難察能察,那麼,就不會為讒言所動所擾了,那麼這就是明,就是遠。

(二)反觀自心
1. 我們可以試著把自己放入夫子所說的這個情境之中,來體會一下何謂“ 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 ”。俗話說“誰人背後無人說,誰人背後不說人”,在現實生活之中,我們常常會出於自己的好惡,隨意評判他人的是非,不知不覺中就讓別人對我們說過的這些人留下或多或少不好的印象,這算不算是一種 “ 浸潤之譖 ” 呢?

2. 可能我們是無意的,但是,由於我們這樣對別人,別人也就會有意無意地這樣對自己,於是,這些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,又極具殺傷力的言語就時時纏繞在我們身邊,點點滴滴,慢慢滲透,對自他造成無聲的傷害。
3.  “ 膚受之愬 ” 呢,當我們聽到那種無中生有,劈頭蓋臉的污衊誹謗之時,我們是否能冷靜下來,克制住自己受傷的情緒,不馬上採取任何反抗的行為呢?還是會火冒三丈,一跳八丈高,立即想要辯駁,想要報復呢?
4. 我們是否也在不經意間就對他人施以 “ 膚受之愬 ” 呢?比如,當一個新聞事件發生之時,網上立刻會瘋傳一些點燃人們激烈情緒的、讓人怒不可遏的各種帖子,看了這些帖子,我們是否會不由自主地就參與到激烈的集體聲討中去呢?還是會冷靜地想一想,把控住自己的心,不在 “一犬吠影,百犬吠聲”之中失去清明的觀察力、抉擇力呢?

(三) 不能「明」的原因
1. 失去清明的觀察力、抉擇力就是不明,就是暗了。
2. 我們為什麼會隨時陷入愚暗的狀態呢?清代名臣孫嘉淦曾給乾隆皇帝上過一道號稱“大清第一名疏”的《三習一流弊疏》,他說官場上的人通常有三大惡習,即“耳習於聽聞,則喜諛而惡直;目習於所見,則喜柔而惡剛;心習於所是,則喜從而惡違”。正是這三大惡習,導致官場流行一弊——“喜小人而厭君子”。
3. 不止是官場,仔細檢點一下,喜順惡逆是世人待人接物的一種劣根性。人們大都喜歡聽好話,討厭批評;喜歡別人順著自己,討厭處處違逆自己。而讒言順耳,忠言逆耳,順著自己習性,迎合自己喜好的話,聽久了,聽慣了,直言諫語當然聽不進去了,慢慢也就喪失對讒言誣告的判斷力了。
4. 夫子在這兒教誡子張,如果有人一遇譖愬,一遇不易覺察的讒言與誹謗,立即能覺知明辨,使譖愬行不通,那麼,這個人就是個明白人。

(四)總結
1. 怎樣才能做個明白人呢?其實,《論語》中很多篇章夫子都有論及,比如,“聽其言,觀其行”,“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”,對人說的話,不輕信,一定要洞察其動機、路徑、心境,不受其左右。
2. 再比如,“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,不要認為自己看到的、想到的就一定是正確的,還是要多思維觀察,多聽取他人的意見建議
3. 還有,要注意平時結交什麼樣的朋友,有一句話說“惡友如毒樹”,所謂惡友不是那種跟我們對著幹的人,而是專門說甜言蜜語、順著我們的煩惱習氣說話的人,他們知見不正,動機不純,說出來的話就像風吹過毒樹一般,沾一點點就會受到毒害。
4. 理性上我們都不喜歡諂諛之人,更不想成為諂諛之人,但是,如果不時時向內觀察,不努力提升個人修為,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受這種人的影響,甚至自己就成了這種人。
5. 要想提升個人修為,開發明德,最核心、最關鍵的是要跟著有智慧的人學習,跟著聖者學習,夫子對弟子、對時人精準的把握與了解,正是我們要學習的,而這些在《論語》中比比皆是。
6. 道不遠人,唯在自心,只要我們堅持學習經典,踐行經典,那麼,不為“浸潤之譖、膚受之愬”所遮蔽的明德就會在我們心中顯現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