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顏淵十二 第9章-2

對曰:「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與足?」
<白話>
有若說:「百姓要是富足了,國君(政府)怎會不富足呢?百姓若不足(窮困)了,您(政府)又怎麼會富足(安定)呢?」
<文義>
1.民富,則君不至獨貧;民貧,則君不能獨富。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,以止公之厚斂,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。(朱熹《四書集註》)
2.皇疏引江熙說:「為家者,與一家俱足,乃可謂足,豈可足一己而謂之足也。」有若的見解,只要民足,君就不會不足,如果民不足,君何能求其自足。 (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)
<思惟提綱>
1.有若為什麼建議哀公要降低賦稅呢?他心中是怎麼想的?
2.有若說:「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與足?」您贊成有若的想法嗎?為什麼?
3.如果你是有若,你會怎麼想?怎麼做呢?
<義理解釋> 
壹、引用經文
1.《論語·顏淵·2》仲弓問仁。子曰:「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」仲弓曰:「雍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
2.《論語·雍也·28》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
貳、重點摘要 
(一)有若為什麼建議要降低賦稅
1.有若為什麼建議要降低賦稅呢?因為這裡面蘊涵著仁的精神。仁的精神就是要推己及人、待人如己。本著仁的精神辦事,則對自他都好,反之則自他兩害。這是一條普遍規律。
2.今年既然是個荒年,國君感到手頭緊,難道百姓手頭就不緊嗎?當我們自己手頭緊的時候,都希望多留一點,還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;該交該還的,還寄望著對方能否減免或者延後再還。
3.如果國君能夠體諒到社情民心,就不會再想著提高賦稅以充實自己,而是要節用愛民,降低賦稅,與百姓同甘共苦,共度難關,讓大家得以喘息修養。
4.等到年景好了,大家豐衣足食,又念及國家的體恤之情,自然忠君愛國,又怎能不積極納賦呢?即使十取其一也能使國庫充足;若趕上國有急需,百姓也會踴躍貢獻。在這種情況下,國君又何愁無財可用呢?所以說:“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”
5.反之,如果不管百姓苦樂,一味想著從中索取以充己用。百姓將在飢困中愈加困乏,難有生息之力;甚至為圖生計而背井離鄉,且不免怨聲載道。這時,即使十取其五,也收不了多少東西。所以說:“百姓不足,君孰與足?”
(二)本章總結
1.人與人息息相關,休戚與共
有若的說法裡蘊涵著一個深刻的哲理,就是:人與人息息相關,休戚與共;不僅君民如此,實際上君臣之間、親子之間、兄弟之間、夫妻之間,乃至朋友之間,這五倫之間莫不如此,乃至人與自然之間也是如此。
2.要自己好,就得讓別人也好
無視人與人之間、人與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,只片面強調一方面的需求,而不顧其他方面的需求,結果是誰也得不到好處。要自己好,就得讓別人也好;不讓別人好,自己也好不到哪兒去。
3.待人以仁是使每個人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
其實,仁德的 “仁”字,就是講兩個人應該怎麼相處。在人與人相互依存的客觀背景下,使每個個體都能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,就是要待人以仁、不能待人以私。
4. 掌握了核心理念,就能一以貫之
從“己所不欲、勿施於人”,到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”,無非都是沿著這個核心理念開展出來的。掌握了這一點,也就能一以貫之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