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顏淵十二 第20章-1

子張問:「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」子曰:「何哉,爾所謂達者?」

<白話>

子張問孔子:「 一個士人,怎麼樣才能稱得上是賢達呢?」
孔子說:「你所說的達,是什麼意思?」

<文義>

1.達:通達無礙的意思。

<思惟提綱>

1. 孔子對子張的提問,如何回應?

2. 孔子為何不直接回答子張的問題呢 ?

3. 當有人問你問題,你聽清楚了,你通常會如何回應 ?

4. 孔子對子張的回應方式,對你有何啟發?

<義理解釋>

一、引用經文

1.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子張務外,夫子蓋已知其發問之意。故反詰之,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。」

一. 重點摘記 

(原文)

20-1子張問:“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”子曰:“何哉,爾所謂達者?”子張對曰:“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”子曰:“是聞也,非達也。夫達也者:質直而好義,察言而觀色,慮以下人;在邦必達,在家必達。夫聞也者:色取仁而行違,居之不疑;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

(一) 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

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對話。

1.子張問孔子,“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

  一個士人,怎麼樣才能算得上是達呢?

  達,就是通達無礙的意思。

(二)“何哉?爾所謂達者!”

 1. 孔子聽到子張的問題,並沒有直接回答,先反問子張“何哉?爾所謂達者!”  你所說的達是什麼意思呢?

 2. 孔子從子張的問題就看到了子張的毛病,但不急於給出答案,先用問句和子張確認問題點。

 3.朱熹註解說,孔子已經知道了子張話中之音,“將發其病而藥之”。張居正說,孔子這句反問,是發病之藥,讓子張把他的病發出來,然後治病救人。

(三) 孔子的反問式溝通,值得學習效仿

  1.在日常工作生活中,我們往往聽到別人的問題時,馬上就會有自己的 評判,然後立即給出答案。

  2.但有時候可能並沒有聽清楚問題,或者沒有理解提問之人的想法,所以就會出現很多所答非所問的情況。

  3.特別是像這種當對方用的這個概念,他的理解可能跟我們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時,如果用我們理解的意思去回答他,往往就會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情形。兩人看似在談同一問題,實則是各說各話。

  4.孔子運用這種確認問句,通過提問確認對方的真實意思表達,就可以有效避免各說各話式的溝通,快速將溝通問題聚焦,由此也可以有效溝通雙方的想法,達成溝通共識。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效仿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