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顏淵十二 第21章-2

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,曰:「敢問崇德、脩慝、辨惑?」
子曰:「善哉問!先事後得,非崇德與?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,非脩慝與?
一朝之忿,忘其身以及其親,非惑與?」
<白話>
孔子說:「問得真好啊!先把事情做好,把獲得功利的念頭放在後面,這不就能提高德行嗎?只反省自己的過錯,不去批評指責別人的過錯,這不就是排除自己心中的惡念了嗎?

<文義>
1. 先事後得:先努力去做,把功利的獲得放在後面。
2.崇德:增高德性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.與:今做歟。語末助詞,表疑問,表讚嘆。
4.攻其惡:責備自己的惡行而去之。「攻」,責備、攻擊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.脩慝:治惡、為善。「脩」同修,治而令去。「慝」音特,藏於心的壞念頭,即隱惡。

<思惟提綱>
1. 孔子對樊遲的提問,如何回應?
2. 為何「先事後得」是「崇德」?
3. 為何「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」是「脩慝」 ?
4. 此段對你有何啟發 ?

<讀誦>15分09秒
第21-2章慢讀10遍、緊讀10遍、背讀10遍
21-2. 子曰:「善哉問!先事後得,非崇德與?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,非脩慝與?
第19-3章~第21-2章各章讀誦5遍 ; 串讀 5 遍
19-3. 君子之德風;小人之德草;草上之風必偃。」
20. 子張問:「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」子曰:「何哉?爾所謂達者!」子張對曰:「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」子曰:「是聞也,非達也。夫達也者:質直而好義,察言而觀色,慮以下人,在邦必達,在家必達。夫聞也者:色取仁而行違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」
21-1~2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。曰:「敢問崇德、脩慝、辨惑?」         
子曰:「善哉問!先事後得,非崇德與?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,非脩慝與?
<義理解釋>   6分47秒
一、引用經文
1.《大學‧釋治國平天下》:「是故財聚則民散,財散則民聚。是故言悖而   出者,亦悖而入;貨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」

2.《大學‧釋治國平天下》:「是故君子先慎乎德。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   土,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。」
  
3.《中庸‧舜其大孝》:「故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祿,必得其名,必得
   其壽。」
4.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慝,惡之匿於心。修,治而去之。」
5.《大學‧釋齊家治國》:「是故君子有諸己,而後求諸人;無諸己,而後非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諸人者,未之有也。」
6.《論語‧衛靈公‧23》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 
讚許了樊遲的問題問得好,接下來夫子對這三個概念一一解釋。
 (一)崇德
我們先看第一個概念——崇德。
1.德即德行、品德。崇字,張居正先生解作:日有增加義,即每天都有所增加的意思。所以,崇德,就是德行不斷增進的意思。
2.樊遲問題中的第一個要點就是:怎樣使自己的德行不斷增進呢?
3.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孔門心法的實踐者所關注的問題。
4.學修的過程,就是使自己德行不斷增進的過程,德行圓滿了,成聖成賢的修學目標也就實現了。

(二)“先事後得”非崇德與?
夫子針對這一點的回答是:“先事後得,非崇德與?”
1.朱子是這樣解釋的:“為所當為而不計其功,則德日積而不自知矣。”做應當做的事,也就是符合道義的事,而不計較自己是否能得到好處,這樣德行就能不知不覺的累積增進。
2.反之,如果凡事先計較自己能否得到好處,雖是道義所在,但自己眼前得不到好處就不做,或者哪怕違背了道義,只要有好處的就幹,那就很難增進自己的德行了。
3.所以若想不斷增進德行,就要“先事後得”。

(三)“先事後得”做起來不簡單
“先事後得”說起來容易,真的遇事做起來就不那麼簡單了。
1.人一般遇事都會先掂量掂量有什麼好處,如發現沒好處,往往就沒有做的動力了。於是,對於很多於道義上應當做的事,就擱置了、懈怠了。
2.那如何改善呢?有一個方法,就是捨小利而求大利。想要好處,就要求大好處,不要只貪眼前的一點小好處。

3.什麼是小好處呢?
眼前得一點便宜,但卻於道義有虧,則將來會把得到的這點便宜都吐出來,而且往往會加倍的吐出來,就像《大學》裡說的:“貨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”,以不合道義的方式得到的財貨,早晚還會以一種令人痛苦的方式全部失去。這種虧了道義所得的眼前便宜,就是小好處。

4.什麼是大好處?
眼前做的事也許不ㄧ定馬上得到好處,但卻是符合道義,這樣將來一定會有種種的好處在生命中出現。
(1)就像《大學》說的:“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”,做義做當為之事,德增進了,有了德,人、土、財等各種資源就自然會隨之而來。
(2)《中庸》也說:“故大德必得其位,必得其祿。必得其名,必得其壽”,有大德的人,必然會得到相應的福祿壽。這種根植於道義、德行的好處,就是大好處,不但來的穩,而且來的大。
5.要求好處,就求這種大好處。能這樣求,則遇事就會願意按道義做取捨,“先事後得”了。

(四) 修慝
樊遲第二個問題:「修慝」,怎樣使自己除惡改過呢?
1. 能夠做到 “先事後得” ,則德行就能不斷增進。從正面說要增進德行,從反面說,還要除惡改過。樊遲所問的修慝,就是關於除惡改過的。
2.什麼是 “修慝”呢?
《四書集注》說:“慝,惡之匿於心。修,治而去之。”隱藏在心中的惡叫做慝。對治它,去除它,叫做修。所以修慝就是對治去除心中的惡。

(五)“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”非修慝與?
那麼如何“修慝”呢?
1.夫子的回答是:“ 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,非修慝與? ” 攻擊自己的過失,莫去攻擊別人的過失,不就是修慝嗎?
2.這裡特別強調要攻擊自己的過失,然而人一般往往是疏於對自己的過失的修治,而熱衷於攻擊別人的過失,還美其名曰這是“為他好”,這是幫人改過,這是在新民。
3.幫人改過當然是需要的,儒家一向倡導的是不但要自明明德,還要明明德於天下,幫助天下人明明德,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本末次第不可搞錯。
4.自己的錯誤不去修治,卻還要要求別人去改過,在儒家看來這是很顛倒的事。
5.《大學》裡講:“ 君子有諸己,而後求諸人;無諸己,而後非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諸人者,未之有也。 ”所以對於己過不除卻急於想要幫人改過的人,應該有這樣一個概念:“正因為我要幫人改過,所以我要首先按次第把自己改好”。


 (六) 認得“慝”必須“辨惑”,期待下回的講解。
藏於心的惡叫做慝,這慝就好比是心靈的雜草。要拔除它,首先得認得它。若不認得,可能草沒拔掉,反倒把麥苗給拔了。那麼怎樣才能認得心靈的雜草呢?這就必須要有辨惑的功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