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路十三 第4章-2

樊遲出,子曰:「小人哉,樊須也!

<白話>
樊遲走出去了,孔子(對其他學生)說:「真是個凡庸的人,志向不大啊,樊遲!」

<文義>
1.小人:志向不大的庸俗人。只看到眼前,看不到長遠的人。

<思惟提綱>
2.孔夫子說,樊遲是怎樣的人?
3.何謂小人?
4.夫子為何生氣地說樊遲是小人?
5.透過學習,你有從小人變大人嗎?有志於道嗎?

<義理解釋>
一、引用經文及資料
1.《論語.子路.19》樊遲問仁。子曰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」
2.《論語.學而.11》子曰:「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,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3.《華人百科》:「樊遲,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內的重要人物,繼承孔子興辦私學,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。唐贈"樊伯",宋封"益都侯",明稱"先賢樊子"。」
4.《論語.季氏.8》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」
5.《論語.子張.23》:「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、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!」
6. 《張居正講解論語》:「蓋天下有大人之事,有小人之事,修身、齊家以治國平天下,大人之事也;務農、種圃以自食其力,小人之事也。樊遲,遊學於聖人之門,卻不學為大人,而留心於農圃之事,其見識何其淺小,其意志何其卑陋哉!故夫子以小人責之,蓋將勉之以大人之學也。」
7.《論語•八佾.6》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謂冉有曰:「女弗能救與?」對曰:「不能。」子曰:「嗚呼!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?」
8.《論語•季氏.1》季氏將伐顓臾。冉有、季路見於孔子曰:「季氏將有事於顓臾。」夫子曰:「求,無乃爾是過與?」
9.《論語•先進.16》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。子曰:「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!」

二、重點摘記
 (第4章 原文)
樊遲請學稼。子曰:“吾不如老農。”請學為圃。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遲出。子曰:“小人哉,樊須也!上好禮,則民莫敢不敬;上好義,則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則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則四方之民,襁負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”

(一)樊遲是一位德、智、勇兼具的賢者
1.上一周的學習,我們對本章的文義作了初步解釋,大致了解了樊遲的生平,通過樊遲的經歷,我們會發現樊遲也是一位德、智、勇兼具的賢者,雖然在孔子眾弟子中沒有顯得非常的突出,但是他的很多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後人效學。
2.樊遲刻苦努力,勤學好問,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,最終可以脫穎而出,被冉求賞識,在抵禦齊國入侵的戰爭中表現出了突出的軍事才能,不僅有智慧、謀略,而且有勇武精神,輔助冉求取得抗齊戰爭的全勝。
3.冉求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,他識人的標準,應該不會離開孔門以德為本的宗旨太遠,從冉求對於樊遲的欣賞和提拔,乃至推薦他給自己的老師,使之成為自己的同門師弟。也可以驗證樊遲除了能力和他自身努力外,他一定是具備讓冉求認可的德行。
4.本篇的十九章,樊遲問仁。孔子回答: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這三個特點,樊遲雖然未必能做到圓滿,但是這三個特點樊遲身上顯然都有。
5.對於所擔當的事做到敬,不管是對於他的上司冉求,還是對於老師孔子,樊遲都做到了恭和忠。先有跟隨冉求出征沙場,竭盡全力,捨生忘死。後有孔子去世之後,繼承老師志業,興辦私學,對老師一片赤子之心。
6.正如夫子所言: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,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一日為師,終生為父。孔子的很多弟子對於老師都有這樣勝過父子的情意。
7.樊遲的德行也得到了後人的高度肯定,到了明代,儒家弟子將樊遲稱為“先賢樊子”,推崇備至。

(二)切記—對《論語》不妄加批評
1.在經典學習中,常常可以看到後人對於《論語》,對於儒家經典的諸多評價,甚至各種批評,本人實在是誠惶誠恐,戰戰兢兢。常常提醒自己,切切不能犯這樣的過失。
2.即使如樊遲、冉求、子貢這樣優秀的弟子,守在聖人身邊學習,對於老師的教導,也常常是未達其意的狀態。試想千年之後的我們這些後學者,又何來底氣去對聖人妄加評論。
3.《論語.季氏篇》中,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”研習傳統文化經典幾年下來,我個人的體會是,越學越覺得自己的渺小,唯有恭敬信淨,或許能偶得些許散落的遺貝,對於聖人真正的心法要竅,若沒有具德老師的引導,我們得其門而入的機會是微乎其微。
4.恰如子貢所說:“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、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,或寡矣!”(太少了!)

(三)何謂小人
1.今天的學習進度是。樊遲在老師面前問了兩個問題,老師都拒不回答,樊遲覺得無趣,只好出去了。然後,孔子應該是對著留在屋裡的其他弟子,說了一句,“小人哉,樊須也”。
2.這裡的小人,不是貶義詞,它是指心量狹窄,眼光短淺,只看到一點點,只看到眼前,看不到大局,看不到長遠的人。孔子認為種五穀、種蔬菜,這些事情呢,屬於小人之事,所謂小人,就是只關心自己的一身一家,想著自己的衣食溫飽,而不管天下人,就如老農,老圃。
3.一般的種地種菜的農民,他們只是看到自己的衣食住行,看不到天下人的疾苦。當然,如果能看到天下,心懷天下的老農、老圃,那就不是小人,而是大人了。

(四)夫子為何說樊遲是小人
1.學習這一章的時候,我們不免會有疑惑,樊遲只是問了兩個問題,作為學生就算格局小一點,問題沒有問到關鍵之處,也不至於惹老師如此生氣啊!孔子表現出如此生氣,究竟所為何故呢?
2.明朝帝師張居正給出一個解釋,他說,蓋天下有大人之事,有小人之事,修身、齊家以治國平天下,大人之事也;務農、種圃以自食其力,小人之事也。樊遲,遊學於聖人之門,卻不學為大人,而留心於農圃之事,其見識何其淺小,其意志何其卑陋哉!故夫子以小人責之,(其目的是:)蓋將勉之以大人之學也,(夫子是為了教樊遲大人之學)。
3.我們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去理解,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是亂世,諸侯專權,戰事頻發,禮樂不興。孔子憂國憂民,一心想著如何在天下推行禮樂,推行周公之治,這是大人心中所關懷的事情,這也是孔子傳道授業的核心內容。
4.樊遲入師門較晚,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,才拜入孔子門下,可是他當時的身份卻不是普通的學生,而是魯國實際當權者的家臣,與冉求一起輔佐季氏。孔子回魯後,季氏做了幾件事情,旅於泰山、以田賦、伐顓臾,孔子都很不認可。
《論語•八佾篇》記載: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謂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與?”對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“嗚呼!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
《論語•季氏篇》記載:季氏將伐顓臾。冉有、季路見於孔子曰:“季氏將有事於顓臾。”夫子曰:“求,無乃爾是過與?”(冉求啊,這裡沒有你的過失嗎?)冉有擔任季氏家宰,以上發生的幾件違禮斂財之事,孔子認為冉有不僅沒有盡到勸諫之責,而且有參與助長之嫌。對此夫子非常氣憤。
《論語•先進篇》記載:“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。子曰:'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!'”。孔子都不打算認冉有這個弟子了,這樣的話都說了,可見孔子是真的很氣憤了!
5.魯國禮崩樂壞至此,樊遲又是作為冉有的得力助手,季氏的家臣,這樣的身份、這樣的背景下,樊遲卻跑來向孔子請教怎麼樣種菜、種莊稼之學。老師怎麼會高興呢?

(五)樊遲只關注民生問題,不認同要推行周公之治
1.或許樊遲的請教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溫飽,他關心的也是天下人的民生,也是在為天下生民謀出路。
2.不過在樊遲內心並沒有完全認同老師在天下推行周公之治的主張,甚至認為是不切實際的,只是他不敢像子路那麼直接的當面懟老師,而是以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!
3.言下之意,老師啊,咱們是不是考慮來點實在的,不要老是務虛了,咱們是不是考慮從農業入手呢?其實也是在表達他的從政理念,就是要首先關注民生。這樣的想法,顯然是沒有領悟到老師一直以來想要推行的為政理念。
4.學生不能明白老師,但老師自然是知道學生的狀態的。聖人生氣顯然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,一定還是為了教化弟子。所以,在樊遲離開後,夫子還是不厭其煩的繼續闡述了夫子所推崇的根本為政之道?夫子的從政之道是什麼呢,這一次夫子又是怎樣闡述的呢?我們明天繼續討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