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路十三 第10章

子曰:「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」
<白話>
孔子說:「如果有人聘用我去治國,一年可以治理就緒,三年便有成就。」
<文義>
1.期月:古注皆作一周年解釋,「期」音「基」
2.「可」字,是指初步的功效而言。孔子從前治理魯國,孔子世家說,三個月即告大治。此就衛國的情形衡量,預計三年有成,到時候,自然使民眾富足,而又受禮樂教化。
3.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,這是孔子居在衛國時,有感而發。當時衛靈公已老,怠於政事,不能用孔子,孔子喟歎,說了這幾句話。
<思惟提綱>
1.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,這是孔子居衛國時,不能被衛君所聘用,有感而發,揣摩一下孔子當時的心情?
2. 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驗嗎?譬如我們對某個人的毛病看得很清楚,也很想幫他改正,可是對方卻自以為是,不想聽更不想改。
3. 我們自己是否也正陷於同樣的狀態呢?別人勸不得也說不得,或者說了也聽不進,用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護。
<義理解釋> 
一、引用經文
1. 《孔子世家》: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,一年,四方皆則之。由中都宰為司空,由司空為大司寇。(中都宰:中都(在今山東汶上)的地方長官。則:效法。大司寇:管理司法的最高長官。)
2.《論語.里仁.17》: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
3.《道德經·第四章》「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」
(『道』以和為用,所以人也要仿傚『道』的運行方式,鋒芒內斂,勿恃才傲人,勿得意驕縱,要有容納虛受之量,圓融又不合汙的行事於世。所以『挫銳解紛,和光同塵』是種與世沉浮的處世態度,是一種境界,也是一種智慧。)
二ヽ重點摘記
(原文)
子曰:“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(一)本章文義與消文
1. 期月就是滿一年之月,也就是指一年的時間。
2. 孔子說:假如有哪個國家肯將國政委任於我,那麼在一年之內,就能使積弊得以革除,綱紀得以興建,而有可觀之處;在三年之內,就能使民德歸厚、禮樂風行,而大治功成!
(二)孔子有這個治國的能力
1. 孔子有沒有這個能力呢?有的。
2. 史載孔子在五十一歲任魯國的中都宰,治理一年,使民眾安居樂業,路不拾遺,且“四方則之”——四面八方都以中都這個地方為模範;在五十二歲至五十四歲又任大司寇,其間使魯國大治,感得國人作歌頌之。
(三)孔子講這句話時心中的感嘆
1. 孔子講這句話,其實是在他從魯國出來以後在衛國待了很久,對衛靈公不能任用他的一句嘆惋。
2.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:聖人出世,雖然懷揣了治國平天下的法寶,但是不被世人見用,聖人也無可奈何。
3. 就像一位明醫雖然擁有妙方,而且也來到家門口,滿懷熱情地準備給病人看病,可是病人卻拒絕就醫,或者陽奉陰違,這位明醫也無可奈何,而病人則自己耽誤了自己。
(四)本章的反思
1. 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驗:譬如我們對某個人的毛病看得很清楚,也很想幫他改正,可是對方卻自以為是,不想聽更不想改,那我們也沒辦法,只能遺憾和等待。
2. 這是在說別人,其實更重要的是反省我們自己——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我們自己是否也正陷於同樣的狀態:別人勸不得也說不得,或者說了也聽不進,用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護,那自己進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。
3. 也許有人說,他說得也不見得對,幹嘛要聽他的。的確,他人講得也不見得都對,但關鍵是我們的心態,是否處在一種準備學習的狀態。如果是的話,人家講得有理我固然會受益,他講得不在理,我也會受益。因為有則改之、無則加勉,又有什麼不好呢?
4. 事實上,人看自己難、看別人容易。所以,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正好是我的一面鏡子,可以幫助我改過遷善。這樣的資源誰會捨棄呢?何況,我們又焉知身邊沒有和光同塵的聖賢呢?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期月,不是一年,而是一個月。中庸有子曰[擇乎中庸,而不能期月守也],同是子曰,同是期月,不會有二義。而,回歸字的原義,月是月亮,月亮圓缺為期一個月,所以期月是一個月。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