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路十三 第24章-1

子貢問曰:「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」
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
「鄉人皆惡之,何如?」
子曰:「未可也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好之。」

<白話>
子貢問孔子說:「一鄉人都喜歡他,這個人怎麼樣?」
孔子說:「未必馬上相信他是好人。」
子貢又問:「一鄉人都厭惡、憎恨他,這個人怎麼樣?」

孔子說:「未必馬上相信他就是壞人。
不如鄉裡的善人都喜歡他,鄉裡的壞人都厭惡他。」
<文義>
1.鄉人:指一鄉人、全鄉人。
2.好之:(好 ㄏㄠ‵) 喜歡他。

<思惟提綱>
1.試想如果我們跟在自己的老師身邊〜
 (1).我們能提出像子貢這樣的問題嗎?
 (2).我們敢問這樣的問題嗎?
 (3).或者會不會覺得這個問題不值得去請問老師呢?
2.什麼是鄉愿呢?為什麼孔子認為到處都表現得像個老好人,
  是偷道德的賊呢?
3.為什麼“眾惡”或“眾好”是一件需要考察的事情?
4.具有一雙識別鄉愿和善人的眼睛特別重要。那麼孔子是怎樣看人?
5.鄉愿和我們平常說的中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?
一. 引用經文
1.《論語稽》“子貢之病,在一皆字”。(顯現子貢善問的功夫)
2.《論語˙子路篇˙21》子曰:「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不為也。」
3.《論語˙陽貨篇˙13》子曰:「 鄉原(ㄩㄢˋ),德之賊也! 」
4.《孟子•盡心下》萬子曰:「一鄉皆稱原人焉,無所往而不為原人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孔子以為德之賊,何哉?」
曰:“非之無舉也,刺之無刺也,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,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潔,眾皆悅之,自以為是,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,故曰‘德之賊’也。孔子曰:‘惡似而非者:惡莠,恐其亂 苗也;惡佞,恐其亂義也;惡利口,恐其亂信也;惡鄭聲,恐其 亂樂也;惡紫,恐其亂朱也;惡鄉原,恐其亂德也。’君子反經而已矣。經正,則庶民興;庶民興,斯無邪慝矣。”
5.清王宜山《圍爐夜話》第四章“孔子何以惡鄉愿,只為他似忠似廉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無非假面孔。”
6.《論語˙陽貨篇˙18》子曰:「惡紫之奪朱也,惡鄭聲之亂雅樂也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惡利口之覆邦家者。」

7.錢穆《論語新解》鄉愿不過是“委曲世故,以博取人之稱譽者 ”
8.《論語˙衛靈公篇˙27》:子曰:「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」
9.《章句》楊氏:眾好惡而不察,則或蔽於私矣。
10.《正義》引王曰:“或眾阿黨比周”
11.《管子•明法解》:“亂主不察臣之功勞,譽眾者則賞之,不審其罪過,毀眾者則罰之,如此者,則邪臣無功而得賞,忠臣無罪而有罰。”
12.《正義》:必察彼己之所為,而度之以義。
13.康有為《論語注》:“聖人之論人,不採諸眾譽,而並察諸眾毀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蓋不為惡人之所毀,亦必無可信者也。”
14. 漢徐幹《中論考偽》說:“鄉愿亦無殺人之罪,而仲尼惡之,何也?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以其亂德也。”
<義理解釋>   劉暢 老師            10分
  重點摘記
大家好,很高興我們又能一起共學《論語》
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子路第十三 -24 章,先恭誦原文。
子貢問曰:」「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」
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
「鄉人皆惡之,何如?」
子曰:「未可也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惡之。」
(一) 消文
子貢問孔子說:「一鄉人都喜歡他,這個人怎麼樣?」
孔子說:「未必馬上相信他是好人。」
子貢又問:「一鄉人都厭惡、憎恨他,這個人怎麼樣?」
孔子說:「未必馬上相信他就是壞人。不如鄉裡的善人都喜歡他,
鄉裡的壞人都厭惡他。」
(二) 顯現子貢善問的功夫
1.這句話,是子貢請問夫子的一段話〜
 在清朝宦懋庸《論語稽》中說“子貢之病,在一皆字”,
 其實仔細想想〜
 在這個地方,正顯現了子貢善問的功夫〜在平常習見處發問。
2.試想如果我們跟在夫子的身邊,或者自己的老師身邊,
 我們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?
 我們敢問這樣的問題嗎?
 會不會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?
 或者覺得這個問題不值得去請問老師。

(三) 什麼是鄉愿呢?
好,那接下來,我們深入理解這一章的義理。
首先我們看鄉人皆好之,一個人被一個鄉裡所有的人都稱道,一個人在鄰里鄉黨中的口碑很好,人品應該很不錯了,但孔老夫子說這樣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個好人,也可能是鄉愿。
前面菊映老師講21章的時候也談到了,孔子把人分為四類,
行中道之人,狂者,狷者,第四類就是本章所講的這類人——鄉愿。
什麼是鄉愿呢?
論語陽貨13章說,子曰:“鄉原(ㄩㄢˋ),德之賊也。”
《孟子•盡心下》中孟子的學生萬章問孟子說:
“一鄉的人都說他是老好人,他也到處都表現得像個老好人,
  孔子卻認為他是偷道德的賊,這是為什麼呢?”
孟子說:“是啊,這種人,你要說他有什麼不對,又舉不出例證來;
你要指責他卻又好像無可指責。
他只是同流合污,表面上看上去為人好像忠厚老實,行為好像清正廉潔,大家都很喜歡他,他自己也以為很不錯,但實際上〜
他的所作所為卻並不合於堯舜之道,所以說他是'偷道德的賊'。”
(四) 鄉愿為什麼這麼不招夫子的待見呢?
1.漢徐幹《中論考偽》說:“鄉愿亦無殺人之罪,而仲尼惡之,何也?
 以其亂德也。”就是因為他們會攪亂了社會風氣。
2.清王宜山《圍爐夜話》第四章,“孔子何以惡鄉愿,只為他似忠似廉,
 無非假面孔。”鄉愿虛偽矯飾,表面上忠厚廉潔,實際上沒有一點
 道德原則,只是偽裝了一副假面孔給人看。
3.孟子更清楚地說明這種人乃是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的人。
4.鄉愿最重要的特點是虛偽、偽善,表面上很有道德,很有修養,
 但不問是非,模棱兩可, 就是孔子說的“惡紫之奪朱也。”
5.錢穆《論語新解》也說〜表面看來,鄉愿不過是“委曲世故,
以博取人之稱譽者 ”。
可是實際上卻會引領社會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。
6.因為“鄉原”的作風和君子的道德行為,在外表上差不多,很相像。
 因此,孔子衛靈公27章告誡他的弟子說:“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
 必察焉。”孔子說:“大家厭惡他,一定要去考察;大家喜愛他,
 也一定要去考察。”強調的都是不能盲從眾人的喜好或厭惡。

(五) 為什麼“眾惡”或“眾好”是一件需要考察的事情?
1.《章句》楊氏:眾好惡而不察,則或蔽於私矣。
  眾人的好惡如果不考察,恐怕會被私心所蒙蔽。
2.錢穆先生認為:有的人特立獨行,可能為大義冒天下之不韙,
  為此而遭眾人厭惡;也有的人違背道義而沽名釣譽,獲得眾人的喜好。3.但是對“眾好之”還有一種不同解釋〜
《正義》引王曰:“或眾阿黨比周”
是說這個人與阿諛奉承的小人親近,
“眾”指的是他周圍的阿諛奉承之小人;所以眾人的話不可全信。
4.那學習到這裡,我們看一個人的好和不好,怎麼看?
  不能泛泛的看,就是不能夠泛泛的看大家對他的這個意見如何,
  還要去觀察。
5.眾惡或者眾好,這兩種極端現象,什麼情況下會出現?
  (1).眾好之的,有可能是同流合污阿黨比周而取悅於流俗的人。
   遇到人人說好的,一定要具體審察,分辨性質。
  (2).眾惡之的,有可能屬於特立獨行以至於不合於流俗的人。
   遇到異口同聲厭惡的情況,也是要審察具體情況了。
   6.不審察行不行?
   “大家說好,才是好”,這樣是不是公開民主呢?
     以眾人的言論為公論,有何危害?

(六) 具有一雙識別鄉愿和善人的眼睛特別重要
《管子•明法解》:“亂主不察臣之功勞,譽眾者則賞之,不審其罪過,毀眾者則罰之,如此者,則邪臣無功而得賞,忠臣無罪而有罰。”
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昏君不明察臣下的實際功勞,只看讚揚的人多,
就進行獎勵;也不詳察臣下的實際罪過,只看攻擊的人多,就進行處罰。
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奸邪之臣無功而受賞,忠直之臣無罪而受罰。
功多而無賞,臣下就不再致力於為國盡忠效力;行為忠正而受罰,
聖賢就無法竭盡全部才能報效國家。

(七) 那麼孔子怎樣看人?
1.《正義》:必察彼己之所為,而度之以義。
  聖明的人對人才的取捨,不一定聽任大眾之言,也不一定非由自己
  獨自裁斷,而是一定要全面考慮自己和別人的看法,並以道德規範
  來衡量。
2.對此康有為《論語注》:“聖人之論人,不採諸眾譽,而並察諸眾毀,
  蓋不為惡人之所毀,亦必無可信者也。”
就是說考察一個人不僅要看眾人的肯定,也要看惡人是不是詆毀他,
如果惡人不詆毀他,那麼這個人就不可信。

3.總的來說,如果一個人,大家都喜好或大家都厭惡,
那麼對這件事情或這個人一定要詳加考察。這樣才可以兼聽則明。
那麼,鄉愿和我們平常說的中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?
因為在生活中,我們做事情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初發心,
做著做著,自己變成了一個鄉愿還以為自己走的是中庸之道,
這個問題我們明天繼續探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