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憲問十四 第14章-1

14-1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,曰:「信乎?夫子不言ヽ不笑ヽ不取乎?」
14-2 公明賈對曰:「以告者過也!夫子時然後言,人不厭其言;
14-3 樂然後笑,人不厭其笑;義然後取,人不厭其取。」子曰:「其然!豈其然乎?」
<白話>
14-1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,說:「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、不會笑,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,真的是這樣嗎?」
14-2公明賈回答說:「這是傳的人講錯了。我們夫子該說的時候才說,因此人們都不討厭聽他說話。
14-3歡喜時才笑,他的笑發自內心,所以人不厭惡他笑。公叔文子凡有所取,都是光明正大,理所應得的,所以人不厭惡他取。」
孔子聽完之後,不禁感嘆道:「原來是這樣啊!怎麼會被傳成那樣?」 (原來如此啊!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?)
<文義>
1. 公叔文子:衛國大夫公孫拔,衛獻公之孫。諡號“文”。 
2. 公明賈:姓公明字賈。衛國人。 
3. 夫子:文中指公叔文子,因為他是大夫,故可稱夫子。
<思惟提綱>
1. 公叔文子哪一國人?是怎麼樣的一個人?
2. 傳說公叔文子平時不說話、不會笑,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,真的是這樣嗎?

<義理解釋> 
一ヽ重點摘記
(原文)
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,曰:“信乎?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?”公明賈對曰:“以告者過也!夫子時然後言,人不厭其言;樂然後笑,人不厭其笑;義然後取,人不厭其取。”子曰:“其然,豈其然乎? ”
 (一)介紹公叔文子
1. 這裡提到的公叔文子就是衛國的大夫公孫拔,是衛獻公之孫,是衛國著名的賢臣君子。他見到家臣中有一位叫僎的非常賢良,就把他推薦給衛君,與自己同僚。這件事也為孔子所稱道。
2. 另外,他曾在飢荒時施粥給難民,在國家有難時捨命保君,修改尊卑禮節的制度,使得衛國在外交上不受屈辱,故在死後被衛君賜以 “ 貞惠文子”的諡號,故人們稱其為公叔文子。
(二)介紹公明賈
公明賈是衛國人,應該是比較了解衛國的狀況、特別是熟悉公叔文子的人,所以孔子才向他打聽情況。
(三)孔子的提問
孔子問他說:“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、不會笑,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,真的是這樣嗎?”這裡的夫子就是指公叔文子。
 顯然,在傳聞中公叔文子是一個刻板孤僻,難與人交往互動的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