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憲問十四 第22章-2

孔子曰:「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!君曰:『告夫三子』者!」
〈白話〉
孔子退朝出來,自言道:「並不是我愛多事,因為我是一位曾經當大夫的人,像這樣的國家大事,不敢不報告君王知道,想不到君上竟不能自己作主,還叫我去告訴那三家大夫!」
〈文義〉
1. 孔子曰:孔子退出後感慨而自言。
2. 以吾從…不告:孔子為大夫而無職,故言從大夫後。弒君之賊,法所必討,大夫諸國,義所當告,故言不敢不告。按末復以此語應之者,朱子說:「其所以警之者深矣。」
〈思維提綱〉
1.夫子既然當時已非任職大夫,何以還要去請君上討之? 
2.「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!君曰:『告夫三子』者!」夫子這整句話,您品出何深意?
〈義理解說〉
一、 補充資料
1. 《論語•衛靈公•2》子曰:「賜也,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?」對曰:「然,非與?」子曰:「非也,予一以貫之!」
2. 《論語•里仁•15》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,門人問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。」
3. 《論語•泰伯•7》曾子曰: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!死而後已,不亦遠乎!」
4. 《宋史》記載,文天祥就義後留下衣帶贊:「孔曰成仁、孟曰取義;惟其義盡、所以仁至;讀聖賢書,所謂何事?從今而後、庶幾無愧!」
二、重點摘記
(一)恭誦今天進度並消文
1. 孔子曰:「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!君曰 『告夫三子』者。」
2. 被哀公婉拒退朝之後,夫子慨嘆說: 「 因為我還追隨在大夫之後,這等大事,不敢不告訴國君,國君卻說去告訴三子! 」
(二)夫子「不敢不告也」的緣起和用心
1. “從大夫之後”是夫子的謙辭。夫子周遊列國重返魯國後,年事已高,不再任職,但逢大事還是會入朝與大夫們一起討論國事。所以夫子自謙說自己“從大夫之後”,追隨在大夫之後。
2. 此處夫子用‟不敢”,說明心有所畏懼。夫子怕什麼呢?是怕哀公嗎?顯然不是。夫子是“威武不能屈,貧賤不能移”的大丈夫,豈能懼怕權貴。
3. “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”這句話道出了夫子所怕。這句話蘊含的意思是:因為我還追隨在大夫之後,仍有為國家諫言之責,責任所在,所以不敢不來面君報告。可見夫子所怕的是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。
4. 人生在世扮演著多重的角色,承擔著多種的責任,對父母要孝、對子女要慈、對兄弟要悌、對朋友要信、對君主要忠等等。對於儒者來說,在這種種具體的責任背後,有一個「一以貫之」的終極責任,就是“以仁為己任”。
5. 仁者愛人,以仁為己任,就是把關愛、幫助天下蒼生作為自己的終極責任。所以,夫子向哀公提建議,既是對君主的忠,希望哀公發奮圖強,成為振興王道的賢明君主;也是對天下蒼生的愛,希望王道復興,世界大同,把百姓從權臣作亂、戰爭不斷的苦難中拯救出來。“不敢不告”四個字寄託了夫子多麼深厚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呀!

(三)夫子提供我們學習的內涵(發心遠大)
1. 儒者修道的過程就是一個德行累積的過程,德集聚的越厚重,越趨向於道的圓滿。這裡夫子給我們垂範了一個迅速積德的要竅。
2. 同樣是提建議,如果只著眼具體的責任,只想到利益國君一人,因對象有限,所以德亦有限。如果同時能夠提策起終極責任,想到利益天下的蒼生,因對象無限,所以德亦無限。提建議如此,其他事亦然。就因為這一念的轉換,事還是那件事,但所積之德卻在一轉念之間有了天壤之別。
3. 例如,同樣是讀書,普通人只是為了養家糊口、光宗耀祖而讀書,所以最終還是個普通人;而文天祥、范仲淹卻是為國家民族、天下蒼生,所以在歷史上留下動人燦爛的紀錄。
(四)小結
1. 我們有沒有這種“以仁為己任”的責任感呢?我們能否在做事時提起這種責任感呢?這需要我們常常的反觀內省,善加提策。
2. 對於 “君曰:告夫三子者”這後半句話,錢穆先生解釋說:(夫子)深憾魯君不能自命三家,而使己告之,曰 “告夫三子者”,增一者字,無限憤慨,盡在此一字見矣。
3. 錢穆先生認為,哀公的一句“告夫三子”,引發了夫子“無限憤慨”。這是一位聖者的憤慨、仁者的憤慨。論語中說:“唯仁者能愛人,能惡人”。仁者仁智兼具,愛人不會溺愛縱容,惡人不會仇視棄捨。所以夫子的無限憤慨,充滿了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爭”的悲憫,無論是對哀公還是三子,一定還會擇機教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