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憲問十四 第30章

子曰:「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」   子貢曰:「夫子自道也!」  

<白話>
孔子說:「君子有三種德行,我一種也沒有。有仁德的人沒有憂煩,有智慧的人沒有迷惑,勇敢的人無所恐懼。」子貢說:「這是老師自己這樣說呢!」

<文義> 
1.君子道者三:君子由此三者以成德。
2.自道:自述。(自己謙說。)

<思惟提綱>
1.本章孔子說君子有哪三道?
2.孔子為何說君子的三道他一項都沒有?
3.子貢說這是「夫子自道」,子貢何以如此說?
4.「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」,你的體會為何?

<義理解釋>  
一、引用經文及資料
1. 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自責以勉人也。」
2. 《論語.子罕.6》 大宰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聖者與?何其多能也?」子貢曰:「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」子聞之,曰:「大宰知我乎!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
3. 《論語.為政.4》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;三十而立;四十而不惑;五十而知天命;六十而耳順;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4. 《論語.述而.3》 子曰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:是吾憂也!」
5.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
6.《論語.雍也.21》 子曰:「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;知者動,仁者靜;知者仁者壽。」
7.《論語.衛靈公.32》 子曰:「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雖得之,必失之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莊以蒞之,則民不敬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莊以蒞之,動之不以禮,未善也。」
8.《孟子.公孫丑上.2》:「學不厭,智也;教不倦,仁也。仁且智,夫子既聖矣!」
9.《論語.泰伯.2》子曰: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」
10.《論語.憲問.5》 子曰:「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」
11.《中庸》:「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」 
12.《論語.子罕.28》子曰:「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原文)
子曰:“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”子貢曰:“夫子自道也。”

(一)本章師弟對話的語境
我們學習這一章,第一個會注意到這個對話語境其實蠻有趣的。
1.本章白話
孔子說,自己做不到君子的德行 ——三種德行:智、仁、勇。
子貢卻說,這個是老師在說自己。
2.夫子自謙
我們當然第一個部分可以理解,孔子說自己做不到是孔子自謙。因為我們前面學習過,對於無知,認知到無知,自己是無知的這種狀況,是一種最好的學習狀態,認為自己做不到,這個也是一個生命的真實樣貌;謙德,謙虛的德行其實是最好的德行,也是學習應該有的真實的狀態。
3.夫子自責以勉人
朱熹說孔子在這裡是 “ 自責以勉人 ” ,就是一方面說自己對於學習的戒慎恐懼,沒有辦法讓生命到達最圓滿的狀態;另外一個,也指出這個是一個學習的關鍵。也就是說,孔子這樣說其實是要勉勵弟子,連老師我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,大家更應該謹慎為之,黽勉努力。
4.子貢理解夫子,想跟夫子學
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,子貢反而是理解夫子的。他說夫子自道也,其實就是想跟夫子學,對夫子有信心,也了解夫子希望幫助弟子的那種深刻的一種情懷。
5.夫子的其他自道
《論語》裡面有很多夫子自道的篇章,孔子有時候會從正面去講,比如說, “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 ”(〈子罕.6〉),“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” (〈為政.4〉) 等等,這個正面去說。
6.聖者的自道是其修行的軌跡
其實聖者就是指出真實的修行的軌跡,然後學者能夠有跡可循。另外一個,像這一篇就是反面說,反面說其實也是一個非常用心的一個提醒。
好,這是第一個部分,有關於對話的語境。

(二)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
第二個部分,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探討這一章孔子所說的“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”的內涵。
【仁者不憂】
1.“仁”,我們前面學習非常地多,仁就是愛人,就是克己復禮為仁。
2. 一個仁者專心在自己生命德行的一個涵養跟提升,所以這裡的不憂,不是仁者沒有憂慮。
3. 孔子也有憂慮,“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” (〈述而.3〉)孔子也憂慮自己的生命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,孔子也憂國憂民,所以孔子是有憂的。
4. 這裡的不憂,就是不憂個人的利害得失。所以范仲淹也說 “ 先天下之憂而憂 ”。
5. 聖者、賢者其實是有憂慮的,只是他憂的不是個人的利害得失,所以叫仁者不憂。就是他專注地在關心自己生命的提升,以及如何能夠讓天下更好,所以對個人的利害得失就不放在心上。

【知者不惑】
1.孔子教導學生博文約禮,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夠通達人情事理,對於對境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抉擇,適宜的表現,所以孔子說自己“ 四十而不惑 ”,就是說對於事理人情有一種洞察,對於自己對境的一種行為,有一種確切的認識跟得宜的表現。
2.在《論語》裡面,孔子常常會仁、知一起講,仁、知並舉,有時候會區格它的不同。比如說, “ 仁者樂山,知者樂水;仁者靜,知者動;仁者壽,知者樂。 ” (〈雍也.21〉) 仁是一種凜然不動如山,知是一種靈動如水。
3.另外一個,仁跟知之間的關係,孔子說: “ 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;雖得之,必失之。 ” (〈衛靈公. 32〉)這個及,就是那個趕上那個及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的智慧能夠了解這個道理,可是呢,我不能用仁去持守這樣的一種智慧跟認知,也就是不能克己復禮的一個實踐的話,“雖得之,必失之”。所以這個不是真正的領會這樣的道理,這個道理並沒有入心,並沒有來改善我們的生命。所以有時候會從仁跟知的差別去說。
4.仁作為一個根本的德行,是德行持守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,或者是根基。
5.另外一個,孔子也會從仁跟知相輔相成的角度去說明生命的實踐。這個可以從子貢對於孔子的聖者的形象,用 “ 仁且智,夫子既聖矣 ” ,也就是說在認知上的一種清明、正確以及行持上的到位,這兩個固然有先後順序上的不同,有一個本末的差距,可是,它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。

【勇者不懼】
1.勇,分成兩個層次
(1)血氣之勇
這種勇敢是那種拔劍而鬥、暴虎馮河的一种血氣剛強,及時的反應,隨順著我們憤怒情緒的一種及時反應。儒家並不稱讚這樣的勇。儒家真正稱讚的勇,是一種義禮之勇。
(2)義禮之勇
所以孔子會提醒我們“ 勇而無禮則亂 ”,仁禮的禮,禮貌的禮,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。就沒有禮義的一種引導、行持、規範的話,這個勇就會變成一種暴亂。
2. 儒家講的勇是不怕任何困難、由衷而生的勇氣
所以儒家講的勇,就好像孟子講的 “ 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吾往矣 ” ,這個縮就是正直,就是心安理得,這麼關照自己的言行、內心,如果能夠心安理得,合宜禮義、仁義的話,雖千萬人吾往矣,也就是說不怕任何困難的一種勇氣就由衷而生,這個才是真正儒家強調的勇。
3. 有仁作為勇的根基,才是真勇
至於仁跟勇的關係呢?孔子提到 “ 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 ”就是仁者必有勇,所以跟知、跟仁的關係很接近,也就是仁要作為勇的根基,有仁作為勇的根基,這個勇才是真勇。

(三)總攝 
1. 三達德“知、仁、勇“,以仁為主,以知輔仁,以勇行仁
知、仁、勇,就是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,整個收攝來看的話,就是知、仁、勇,儒家所謂的三達德,那是以仁為主,以知輔仁,以勇行仁,就是仁是根本,可是知跟勇,也在仁的實踐跟事理的洞察上面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2. 三達德跟五倫的實踐,息息相關
《中庸》有提到:“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 ”這個就是所謂的三達德。這個三達德,如果我們仔細去看《中庸》第 20章的話,它其實是順著五倫去說的,也就是說在《中庸》談到知、仁、勇的時候,其實是在五倫的實踐這個角度去說明知、仁、勇的一個內涵。所以好學,跟知很接近;力行,近乎仁,實踐才是一個仁的真正的一個體現;知恥,能夠近乎勇,就是對於自己錯誤能夠清楚的看見,然後想要去改變它,這是一種勇。所以知、仁、勇三達德,跟五倫的實踐,跟個人的修身呢就息息相關,息息相關。這個是《中庸》強調的部分。
3. 成德以仁作為根本,為學從理解開始要透過知的功夫,
在《論語》另外〈子罕篇〉,我們前面有學過,它的順序也是 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 ”,內容跟這一章一樣,可是順序有一些不同。這個部分,在朱熹的《注》裡面有提到,我們這邊是仁者不憂在先,朱熹的註解裡面就引述尹氏的說法就是,這裡其實是談到“ 成德應該以仁作為根本,進學當然也要通過知 ” 。所以這一章,《憲問篇》的這一章強調那個仁作為根本,《子罕篇》的這一章,強調那種為學的先後順序,為學的先後順序是要從事理的理解開始,事理的理解,就要透過知的功夫,所以這裡不同順序,並不是相違的,而是能夠互相的觀待,相互的一個理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