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憲問十四 第38章-2

子曰:「道之將行也與,命也;道之將廢也與,命也。公伯寮其如命何?」
<白話>
孔子說:「我的道能夠推行開展,是天命決定的;我的道不能推行開展,也是天命決定的。公伯寮他能對天命怎麼樣呢?」
<文義> 
1.將行也與:將,如果。與同歟,助詞,無義。

<思惟提綱>
1.子服景伯向孔子報告,公伯寮在季孫氏面前說子路的壞話,並表示他有權勢幹掉公伯寮。面對這樣的場景,孔子怎麼回應呢?
2.孔子為何如此回應?
3.什麼是天命?人可以控制天命嗎? 可以改變天命嗎?
4.我們是不是常想控制不可控的事情?透過本章您得到啟示了嗎?

<義理解釋>  
一、引用經文及資料
1.《中庸.第一章》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者也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」
2.《四書蕅益解.中庸直指補註》:「不生不滅之理,名之為天;虛妄生滅之原,名之為命。」
3. 《論語.堯曰》子曰: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也;不知禮,無以立也;不知言,無以知人也。」
4. 《中庸.第十四章》:「正己而不求於人,則無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徼幸。 子曰:『射有似乎君子。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。』」
5. 劉寶楠《論語正義》:「人道之當然而不可違者,義也;天道之本然而不可爭者,命也。貧富、貴賤、得失、死生之有所制而不可強也,君子與小人一也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 (一) 文譯
上次我們談到,子服景伯向孔子報告,公伯寮在季孫氏面前說子路的壞話,並表示可以藉自身權勢幹掉公伯寮。面對這樣的場景,孔子是怎麼抉擇的呢?
(原文)
子曰:“道之將行也與,命也;道之將廢也與,命也。公伯寮其如命何? ”
(文譯)
孔子說,“道能夠得到推行,是天命決定的;道不能得到推行,也是天命決定的。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?”

(二) 孔子的反應消極嗎?
在這裡,我們可能會認為孔子是聽天由命了,感覺好像很消極。如果是我們,會不會接受子服景伯的幫助,主動出擊,一舉消滅對手?
我們先不要輕下斷言,不妨仔細揣測了解一下夫子所言的天命是什麼。

(三) 什麼是天命?
1.《中庸》上說:“天命之謂性。”
明朝蕅益大師解釋:“不生不滅之理,名之為天;虛妄生滅之原,名之為命。”
所以天命就是人所不能自主決定的基本法則。
2. 人要去學習了解天命
人不能控制,也不能改變天命,但是人可以去學習了解天命。
所以在《論語.堯曰》中,孔子才說: “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也。”不知道
天命,是不能成為君子的。
3.孔子晚年總結自己一生時說自己“五十而知天命”。
4.《中庸》上說, “ 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徼幸。 ” 君子安於平常,接受天命;小人卻心存僥倖、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之利益。

(四) 君子安於命,以義為原則
1.劉寶楠《論語正義》中,在解釋此章時引用了明末大儒張爾岐的解釋:“人道之當然而不可違者,義也;天道之本然而不可爭者,命也。貧富、貴賤、得失、死生之有所制而不可強也,君子與小人一也。” 人可以抉擇自己是否依循 “義”的原則,但不可以決定天命。
比如貧富、貴賤、得失、生死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,無論是君子小人都如此。
2.“ 命不可知,君子當以義知命矣。凡義所不可,即以為命所不有也。故進而不得於命者,退而猶不失吾義也。小人嘗以智力知命矣,力不能爭,則智邀之,智力無可施,而後謂之命也。君子以義安命,故其心常泰;小人以智力爭命,故其心多怨。” 
命是不可知的,君子是以義知命,按照義去做就好,凡是義所不能做的,就是命裡所不該有的。因此君子如果進不得其命,至少退不失其義,不會落到命沒得到、義又失去的地步。小人卻是以智力爭命,絞盡腦汁、不擇手段去爭,最後什麼招都用完了,才肯接受命。
3.所以,君子接受命運和小人接受命運是不一樣的,君子以義安命,所以心中泰然;小人以智爭命,所以心中多怨天尤人。君子安於命,並不是以命為原則,是以義為原則,絕不行不義之事。

(五) 我們往往想控制不可控的事情?!
1.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,但是我們往往將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事情上,千方百計想按自己的意願控制,卻忽略了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。
2.比如堵車時很多人都會煩躁不安,按喇叭、搶道、抱怨乃至咒罵。可是堵車是自己可控的嗎?顯然不是,可自己卻不願接納現狀,總想搶道往前擠。這樣會讓自己的境況變好嗎?顯然不會。其實此時自己真正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想法、情緒和言行。
3.如果將注意力從不可控的堵車拉回可控的自己的言行,其實可以有更多的選擇,至少讓自己的內心不會這麼多煩躁和抱怨。
4.在生活中,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妨問問自己,“此時我可以控制的是什麼?”外在的很多人事物都是不可控的,但我們總是可以控制自己面對這些人事物的想法和言行,選擇依循仁義的原則對待人事物。

(六) 孔子為何如此回應?
1.了解了天命,再回到孔子的回答,所謂 “將行”、“將廢”,是說子路墮三都,是孔子安排的,現在子路因此被公伯寮愬,季孫氏又聽信,預示著道之將廢,自己也不能安然在魯國繼續推行王道。
2.事實上王道是否能在魯國推行,成功與否並非完全是孔子所能控制的,是天命,如果天不廢道,雖然公伯寮有愬,季孫氏也不會聽信。如果天未欲行道,有沒有公伯寮愬子路,季孫氏都會阻止孔子的做法。
3.所以,即使子服景伯殺了公伯寮,也於事無補,更何況,僅僅因為公伯寮打小報告,就殺掉他,顯然也不符合仁義,還可能會引發更多不可預料、不可控制的後果,對孔子推行的王道不但無益,反而有害。以不仁義的方式,是不可能得到仁義的結果的。
4.設想一下,如果孔子同意子服景伯殺了公伯寮,會有什麼後果?當時的後果可能是:季孫氏還是不會支持孔子,事實上從後面的很多事情看,季孫氏大概率還是會阻礙孔子的做法的,並且朝野上下,各國諸侯民眾對孔子肯定就有很多負面看法了;未來的後果幾乎可以肯定:儒家就不是現在的儒家了,包含了暴力、詭詐的儒學,是不可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的,孔子也不可能成為“萬世師表”。

(七) 結攝:符合仁義的抉擇就是最好的選擇
很多時候,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事情的結果,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當下的抉擇是否符合仁義。雖然眼前的事情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,但從更長遠、更廣闊的時空看,當下符合仁義的抉擇其實就是最好的選擇。這就是這段對話帶給我們的思考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