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憲問十四 第47章-2

47-1闕黨童子將命。或問之曰:「益者與?」
47-2子曰:「吾見其居於位也,見其與先生並行也,非求益者也,欲速成者也。」《論語•憲問•45-2》
<白話>
47-1闕裡有個童子,奉命給孔子傳話。有人問孔子:“這是個求上進的孩子嗎?”
47-2孔子說:“我看見他和長者一同坐在成人的位子上,又看見他和長輩並行。他不是個求上進的人,只是個急於求成的人。”
<文義>
1. 居於位:與長者同坐。按禮:應隅坐(坐在一邊),不宜同坐。但童子隅坐無位,成人才有位。
2. 與先生並行:先生,長輩。按禮:應隨行,不宜並行。
3. 速成:急於求成。

4. <思惟提綱>
1.孔子如何判斷童子是非求益者?
2.對比述而篇中的互鄉童子和本章的闕黨童子,有何不同?
3.檢查我們自己的心態,是否犯了原壤或闕黨童子的毛病,又該如何精進改善自己使成為學習的器?
4.附錄中,思考對本章(居於位)(見其與先生並行)的另一種解釋,你有什麼想法呢?
<義理解釋>   11分25秒
一、 引用的經文
1. 《論語・述而・29》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子曰:「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?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」
2. 《張居正・四書直解》:「聖門之教,雖以敏求為先,亦以躐等為戒。」
3. 《陸隴其・松陽講義》:「大抵人之脾氣禀賦雖有不同,然亦差不多。只是從小便習壞了。童蒙之時,根腳既不曾正得,等到得長大時,便如性成一般。既能回頭悔改,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。」「

二、 重點摘記
原文:
【闕黨童子將命。或問之曰:“益者與?”子曰:“吾見其居於位也,見其與先生並行也。非求益者也,欲速成者也。”】

(一) 孔子如何判斷童子是非求益者?
1.“居於位、與先生並行”這是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情,對於這些細節,其他人並不在意,孔子卻據此判斷,認為童子不能在最基本的禮這方面求得進步,必然也很難在尊師重道等方面有所發展,是非求益者。
2. 為什麼孔子可以做出這樣判斷呢?因為孔子知人懂禮,他是最懂禮的人了,不僅對違禮之事的細微外相處處了解,更知道違禮之人的內心行相是什麼。
3. 闕黨童子聰明能幹,也很想快速學成,但他“居於位、與先生並行”就是不知讓,做學生的在學的當下就絲毫無謙讓恭敬之心。不謙遜,不恭敬,就不能學到真實的學問。因為學問必須用誠敬之心來求,並且從細小的規矩處入手。
4. 一個人有心向學應該從每一個細微之處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,做好一個學的器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,是不會有太大出息的,因為學是一生的事。印光大師說:“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”
5. 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觀察學生是否能真正受教,從哪個地方觀察?就是從他的行為舉止細節中看他有沒有誠敬之心,傲慢無禮就不能尊師,不能尊師就不能重道,不重道又怎麼能學道呢?
6.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就是做人,做人得學禮,不學禮就無以立。不同的時代禮的規範雖然不一樣,但核心一樣就是一個“敬”字。

(二) 對比述而篇中的互鄉童子
1. 〈述而篇〉講過一位互鄉的童子,互鄉民風不好,傲慢粗野,不好講話溝通。可是那個地方的童子來拜見孔子,孔子就接見他,弟子們都很困惑,孔子說:“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。”教誨之道是如果學生想學,能夠進,那老師就幫助他鼓勵他求學。如果他退了,老師也無可奈何。孔子接著說:“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人家能夠虛下心來,把自己修治的很整齊、自潔而來,這就是誠心誠意來求學,就該好好教他。
2. 對比一下這一章闕黨童子,他生活在闕黨,有良好的社會環境、詩禮之鄉,而且他能替黨人傳命,也聰慧伶俐,按道理他可以在這替賓主傳話的優越學習條件之中,各方面都能收穫頗多、從中受益。但實際情況卻因為沒有恭敬虔誠之心反倒成為了“非求益者”。
3. 這就是警醒我們:教孩子首先教什麼?作為弟子,如果沒有敬字存心,即便在老師聖者的身邊,也未必能開啟無盡寶藏,讓自己的生命得到綻放。這是十分可惜的呀!

(三) 聰明早發是好事,更要打下好學的基礎,下學而上達
1. 聰明早發本是好事,可因為聰明就不能虛心向學,就成了壞事。《世說新語》有一個故事,有一個年輕人口才很好很聰明,很會談,談老子莊子易經,談完之後大人就很稱讚他“你真是像顏淵一樣啊”,結果這個孩子說:“在座的也沒有孔子,怎麼知道我就是顏淵呢?”他就這樣對別人說話。他口才很好,看上去很優秀,所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。
2. 南懷瑾老先生說:“從歷史上研究,全部的二十五史,其中凡是少年得志的人,到了中年或晚年,都'其末之難矣'。最後成就的的很少很少。” 所以年輕人,一定要打好學的基礎,先學會虛心受教。
3. 張居正說:「聖門之教,雖以敏求為先,亦以躐(ㄌㄧㄝˋ ,踐踏,超越)等為戒。如果為求速度就踐踏規矩,則欲速而不達;循序,則日益而不知,按照修學的次第,一點點不知不覺就在前進,所以夫子也說自己是下學而上達,為此故而耳。學者,宜知所從事焉。應該知道自己也得這麼學,下學上達。」

(四) 現代社會急功近利,再聰明也走不遠
現代社會到處瀰漫著急功近利的心態,年輕人求急進,父母、師長也拔苗助長。讓孩子學多種多樣的才藝,一有機會顯示,大人孩子都洋洋自得。這樣不學才藝還好,學了一點才藝反濟其惡,眼睛長到頭頂上,都以為自己了不起了。一個人不能真正虛下心來,再聰明也走不長遠。

(五) 應以曾參為表率,若無敬畏之心,如闕黨童子,難成大器
1.傳承孔門心法的曾子,孔子說他是參也魯,他不是特別聰慧的人,可是他聽到老師講“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上下無怨,汝知之乎?”他的反應是馬上站起來避開席子,說我不聰慧,老師,怎麼樣才能知道呢?想想看如果我是老師,提個問題,有學生如此表現簡直是個寶貝,自己會什麼都想教給他。這就是孩子心裡有敬,最後曾子傳承孔門心法,被譽為宗聖。

2.闕黨童子看似機靈,但是兩個細節“居於位、與先生並行”都反應出他心無敬畏,這就是沒有做好學習的基本修養,長大後也難成大器。因為一切致知力行的功夫都是靠敬字做成的。
3.少年最急切的願望,自然是早些成為大人,但是往往只在外表上裝模作樣,忽略成人是需要藉由遵守禮儀規範,循序漸進,“居於位、與先生並行”就是太著急了,急就不能腳踏實地,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。
4.我們雖不是童子,但少有所得的時候,躍躍欲試的心態就是童子之心。欲速則不達。

(六) 童蒙之教很重要,期待孩子成聖成賢,打好受教的基礎
1. 《松陽講義》上說:“大抵人之脾氣禀賦雖有不同,然亦差不多。只是從小便習壞了。童蒙之時,根腳既不曾正得,等到得長大時,便如性成一般。既能回頭悔改,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。(小時候不學禮不學敬,長大了就形成了習慣,現在我們看孩子到了十三四就說不得了,這都是小時沒養成講禮講敬的好習慣,也就是受教育的基礎沒培養好)此是人才所以日衰,這就是培養不出人才的原因,皆由童蒙之道失矣!都是童蒙之教沒教好。
2. 後世為父兄者,有弟子而不教,固無論矣。作為父親兄長的,你有孩子弟弟,你不教,這就算了,既有能教者,又都從利祿起見。束髮受書,便以利祿誘之,有能教的人,有都從利祿上來教,不期其為大聖大賢,不期待自己孩子成為聖賢而只是願其享高官厚祿。這個念頭橫於胸中,念頭既差,功夫必不能精實。只求掩飾於外,可以悅人而已。當我們的志向都只變成就是希望高官厚祿,財色名利,念頭就差了,志向就差了,我們做的努力肯定也對不了,就會只求掩飾於外,可以悅人而已。教學如此,人才安得而不壞哉?”這人教育都這樣,怎麼會不把孩子教壞?
3.那麼,年輕人應該怎樣對待前輩?應該如何學習才能成材?家長又如何抵擋社會功利忘本的潮流,教會孩子人倫道德和禮節?這是現在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。現在守禮有敬的小孩不多了,很多小朋友雖然也背《弟子規》《三字經》,好像什麼都會,但心裡真的有內涵行相嗎?不一定,就像許多人空有表面的禮貌形式,卻不懂禮的內涵。
4.所以做人要打好基礎,灑掃應對,這都是基本禮節,長幼有序、敬老尊賢這是人倫傳統,做好了這些就打好了學的基礎。如果這些都做不到,長大又怎麼會有道德修養?

(七) 總結 
1.禮之於人大矣,老者無禮則足以為人害,原壤者是也;上一章講出來的,原壤,賊害了德行,這就是為人害,
2.少者無禮,則足以自害,闕黨童子是也。闕黨童子少不守訓悌之禮,變成了非求益者,不能真正的獲益,這就是自害,夷俟原壤違禮在前,闕黨童子失禮在後。這爺倆,一前一後,共同結束了憲問篇。
3.孔子能夠在初次見到這個童子的短暫的相處過程中,看出這個孩子的性格特徵,可謂明察秋毫,這表現出孔子從細微處識人的獨特眼光和深厚功力。
4.本章夫子告訴我們“如何教孩子、如何認識孩子”。“認識孩子”要放在一個日常的環境下,而這個“日常環境”在中國古代就是用“禮”來觀察,現在家長都不是很清晰了。但孩子是否守禮有敬,這是一個孩子可以受教的基本品性,沒有這個“品性”,就不是器、也難以成才。“因材施教”更沒法談起了。


附錄:
當然,也有註解對本章有不一樣的理解,認為居位,即是欲立,並行,即是欲達。認為欲立欲達是童子之所難能可貴的,所以說童子不是僅求益者,而是欲快速成就的人,這是更難能可貴。張居正說:“使此童子將命,就是以抑而教之。使之使令之役,就是讓他觀少長之序,習揖遜之容,就是為了折其少年英銳之氣,而令其日就於規矩法度之中。”藕益大師也說是夫子是害怕童子離下學而求上達。故令他將命,使之依乎中庸之道,回到當下來,在生活小節處練習操履。
無論是哪一種理解,只要我們心懷恭敬,都會有所收穫。
(注: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,與音頻稍有出入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