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章

子曰:「由,知德者鮮矣!」
<白話>
孔子說:「仲由,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少的!」
<文義>
1.由:子路,字仲由。此處是孔子喚子路之名而告之也。
2.鮮:就是「少」的意思,也就是說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。
3.德,謂義理之得於己者。非己有之,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。自第一章至此,疑皆一時之言。此章蓋為慍見發也。(朱熹《四書集注》)
4.德的本字是悳,悳從直心。心的本體寂然不動,名之為道。動則必變,雖動尚未變化,其心仍直,而不枉曲,這叫做德。不是修道的人不能知德,所以知德者少。(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)
<思惟提綱>
1. 夫子為什麼說:「知德者鮮矣!」,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少呢?為什麼是對子路說的呢?
2.本章有兩個關鍵字,一個是「德」,一個是「知」,請問「德」有什麼內涵?「知」又有哪些內涵呢?
3.衛靈公篇前四章給您什麼啟發?如何一以貫之?

<義理解釋>
一ヽ引用經文 
1.《中庸·1》: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者也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
2.《中庸·20-9》: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
3.五里霧中:語本《後漢書.卷三六.張霸傳》:「性好道術,能作五里霧。」後比喻模模糊糊或看不清事情的真相。如:「你們倆這樣一吵,把我搞得如墮五里霧中,摸不著頭緒。」
二ヽ重點摘記
(一)本章消文
(原文)子曰:「由,知德者鮮矣!」
這一章是孔子對子路的一個教導跟提點。
這個「鮮」就是少的意思,也就是說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。
(二)第一個關鍵字--「德」,有兩個內涵
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,一個是「德」。「德」有兩個內涵:
1.德者得也,從實踐的角度講有得於己
這個「德」,道德的德,就是得到的「得」,就是有得於己,就是德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攬現出來,透過學習實踐你就是變成德性本身,你就是經典本身。這個是實踐的角度講有得於己。
2.「德」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好的本質
另外一個,如果我們從《中庸》的角度就是「天命之謂性」,這個「德」,這個「明德」,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好的本質,對於這種美好本質的充分體認它的存在,以及擴充顯發它的美好,在個人生命的抉擇,以及對待他人的體貼良善上面,去顯發那個本有的、與生俱來的明德、美德,這個也是「德」的意思。
3. 總結「德」的內涵
所以「德」有兩個內涵:一個是有得於己,就是實踐之後,一種德性的光輝在自己身上自然的顯發;另外一個是美好的德性本身就在我生命當中,我生命孕育的時候,這個美好的德性其實天道就賦予我們了,所以我們就要去發現它,然後彰顯它、擴充它。
(三)第二個關鍵字—「知」
這個「發現、彰顯、擴充」,其實就是這一篇的第二個關鍵字—「知」。
1.「知」,一般我們理解就是「知道」,可是如果從知道、了解的角度去理解「知」的話,可能會停留在知識上的了解。
2.我們學習《論語》有一段時間,我們知道《論語》是重視內化實踐的,內化實踐當然要從正確的看法、正確的見解開始建立起。
3.所以我們前一章引到《中庸》的博學,審問,慎思,明辨,篤行,這個篤行是最終究的階段,可是前面還是要有一個聽聞跟思維的過程,就是聽到聖人的道理,以及思惟聖人的道理,跟我生命發生連接,確定這樣的看法,才能用這種看法來對照自己生命原來狀態的不足,進而改善它。
4.所以這個「知」其實不只是知識的理解,而是包含實踐在裡頭。王陽明所謂的「知行合一」,「知」是「行」的開始,「行」是「知」的完成,所以「知」跟「行」其實是一件事。所以我們在看儒學的經典的時候,這個「知」可能要扣合著「行」來理解,才能夠比較了解這個「知」的意思。
5.簡單的講,「知」就是透徹的了解,形成一種確定的見解,因為形成確定的見解,所以可以對照到自己生命跟經典的差距,進而用經典的智慧來調整、涵養自己的生命,調整自己的錯誤,涵養自己的美德、良善的本質,這個才是「知」的內涵。
(四)儒家德性的實踐,是一種自律的德性
所以「知德」,我們剛剛講「德」有兩個內涵:
1.第一個就是德性的實踐,比如說為人子的孝,為人父的慈,君主以禮事臣,臣以禮事君,朋友之間以誠信相結交,那這些都是德,「知德」就是理解這個德行,也實踐這個德行,讓這個德行在自己身上展現這個光輝。
2.另外一個「知德」,就是體認到自己美好本質與生俱來,具有這個美好本質的基礎或者內在加以擴充,就是一個德性實踐的一個過程。
3.所以儒家的一個德性的實踐,就孔子、孟子的系統應該是一種自律的德性,自律的道德,也是這個善是與生俱來,所有的德性的實踐只是在美好良善內在本質的充分外顯、顯發而已,而不是一個他律的道德,不是別人外在的一種強加的規範。
(五)扣到第二章子路慍見的那一段來理解本章
1.孔子對於子路說:「知德者鮮矣!」,或許我們可以扣合到第二章子路慍見的那一段,也就是說,對於德性的實踐以及對於自己美好本質的一種確認,平常我們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疑惑或挑戰,畢竟外境不是那麼樣的困難。
2.可是在這種極端的處境,比如說陳蔡絕糧這樣極端困難的處境,子路顯然在這個地方是有一些猶疑的,所以孔子在這裡再一次的提醒子路,「知德」就是肯定自己美好的本質,以及堅持這種美好的本質,這個也就是孔子所謂的「固窮」的那個「固」,固守自己的美好,固守自己,讓自己生命更好,也希望讓別人生命更好的這種信仰跟宗旨,這個可以跟「知德」、「固窮」可以一起加以理解。
(六)複習前四章
1.《衛靈公篇》的第一章是衛靈公問陳,孔子就離開了,因為他覺得衛靈公沒有把握到治國的一個根本,而是在治國比較其次的事項上—富國強兵這件事情上太過琢磨,對禮樂道德--衛國的國家問題,沒有充分的認識。
2.第二章是回應子路,「君子亦有窮乎」這樣的一個提問。
3.第三章是提點子貢在學習的時候不要耽著在知識學問的豐富飽滿,而是應該是德性內化之後的一種光輝自然的展現。
4.第四章也是如此,就是對於自己美好的本質,應該充分地體認,那人生就應該讓這個美好的本質充分的發光、發亮,向外開顯。
(七)前四章給我們的啟發
所以整個四章來看,我覺得至少有幾個特色:
1.第一個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,孔子老師總是希望我們能夠穿越繁華複雜的表象,能夠在這個表象或者豐富知識學問的基礎上,能夠把握到生命提升的核心要竅。
2.有了這個核心的要竅,面對困境的時候,我們能夠持守我們美好的本質,以及自利利他的生命宗旨目標;有了這樣的要竅,我們在學習的時候,會在豐富的知識學問上把握到其中的一貫之道;有了這樣的要竅,我們在治理國家,或者有機會承擔責任的時候,會在繁雜的事項裡面把握到根本,以及如何安排所有事物的本末次第。
3.簡單地講,這四章或許我們可以從一貫之道去加以通貫。孔子的一貫之道對我們來說就有更深刻的啟發,就好像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常常會被所有的事項拖入五里霧中,如墜五里霧中,茫然不知去向。
4.我們如果透過孔子這幾章的教導,能夠把握到事物的最根本,從最根本的目標把它矗立起來,所有事項的安排那個本末次第或許就能夠非常明白跟清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