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19章

子曰: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<白話>
孔子說 :「君子憂慮的是終其身,都沒留下一個好名聲讓人稱揚。」 
<注釋> 
1.疾:「病」字相同,是憂慮、擔憂的意思。
2.沒世:沒身、終身。
3.稱:一是指稱揚,稱頌;二是指相稱,相符。
<思惟提綱>
1. 孔子為何說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」?
2. 君子要名嗎?要什麼名?
3. 我想要名嗎?我要的是什麼名?
4. 聖賢期許我這一生當留下什麼名?我要如何努力?

<義理解釋> 
一、引用的經文
1.朱子《四書集注》:「君子學以為己,不求人知。然沒世而名不稱焉,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。」  
2.《孝經》:「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」
3.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令聞廣譽施於身,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。」
4.《論語.里仁.5》:「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5.《周易• 繫辭上》:「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 。」
6.王陽明《傳習錄》:「為學大病在好名。名與實對,務實之心重一分,則務名之心輕一分;全是務實之心,即全無務名之心;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,渴之求飲,安得更有工夫好名?」「疾沒世而名不稱,稱字去聲讀,亦'聲聞過情,君子恥之'之意。」
7.《史記 •孔子世家》: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吾道不行矣,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!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原文) 
子曰: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”
(一) 本章註釋
1. 疾字和上一章的“病”字相同,是憂慮、擔憂的意思。
2. 沒世,就是沒身、終身。
3. 稱,古注有兩種,一是指稱揚,稱頌;二是指相稱,相符。
4. 這句話有兩種解釋 :
第一種以朱熹為主,解為:君子憂慮的是終其身,都沒留下一個好名聲讓人稱揚。第二種以王陽明為主,解為:君子遺恨的是到死的時候,名聲和德行都不相稱。5. 可以說,這兩種解義各有側重,表達的內涵實則一致,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。

(二) 朱子《四書集注》對本章的註解
1.“君子學以為己,不求人知。然沒世而名不稱焉,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。” 
2. 君子都是求諸己,求寡其過,進其德,所求明晰,不在名聞利養,而在為善之實。由於君子下學而上達,到一定程度,內篤實而外光輝,自然顯發出來,必定為人所知,為人所稱道,這就是 “名”。
3. 因此,“ 名 ”雖不是君子所追求的,但當“名”從君子的身上自然顯發出來時,就會有一種隱惡揚善的功效,此時,君子也不反對“名”。
4.比如,《孝經》就明確說“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”,《孟子》也說“令聞廣譽施於身”,這個“令聞廣譽”就是好名聲的意思。一個君子當他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時,最擔心的應該是其生前“無為善之實”,對他人沒有真實的利益,死後也沒有人會記得他。
4.在孔子看來,這個名和善是緊緊連在一起的。
《論語•里仁》就說“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”人只能通過“行仁”來成名;
《周易• 繫辭上》也說: “善不積不足以成名”人是要通過積累“善行”來成名的。
5.因此,君子與其說是在擔心“名”的問題,倒不如說是在擔心“善”的問題。

(三) 陽明先生《傳習錄》對本章的註解
1.“為學大病在好名。名與實對,務實之心重一分,則務名之心輕一分;全是務實之心,即全無務名之心;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,渴之求飲,安得更有工夫好名?”又曰:“'疾沒世而名不稱,稱字去聲讀,亦'聲聞過情,君子恥之'之意。”
2. 陽明先生先指出為學最忌好名,求名與求實敵體相反,名實相符才是真君子。後面所引的 “ 聲聞過情,君子恥之 ”出自《孟子•離婁下》,孟子強調君子一定要務本求實,聲望名譽如果超過了實際才德,君子就會感到羞恥。
3. 如此看來,君子最在乎的是在自己有生之年,汲汲以求進德修道,以此盡名之實,才不虛度此生。正如朱子的學生輔廣所說:“有實斯有名,名不稱則無其實可知,故君子以為恥,非恥無名也,恥無實也。”
4. 由此可見,朱子和陽明先生的解義角度雖不同,內涵確實是一致的,都在強調君子要留名於後世,也就是要留善於後世、留實於後世。

(四) 夫子說這句話的背景及用心
1. 據《史記 •孔子世家》記載,這是夫子在決定著作《春秋》之時: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吾道不行矣,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!” 乃因史記作春秋。
2. 夫子說: “君子最憂心的是死後沒有留下好聲名。我的救世理想已經無法達成了,我要用什麼來貢獻社會留名後世呢?”於是夫子就根據史實而開始著作《春秋》。而“ 春秋之義行,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。 ” 夫子用他的 “春秋筆法”、“微言大義”來寫《春秋》,這讓天下的亂臣賊子都惴惴不安。
3. 由此可見,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”不僅可以策勵君子個人的進德修道,更有其政治教化作用,正如范仲淹《近名論》所言:“ 孔子作《春秋》即名教之書也。善者褒之,不善者貶之。使後世君臣愛令名而勸,畏惡名而慎矣。 ”
4. 夫子這種“以名為教”的思想,就是以議論名聲的方式來製衡統治者和引導社會風氣。這種議論之所以有效,就在於營造了一種寓褒貶於其中的名聲,促使統治者及社會大眾產生恥感,從而對其行為進行約束。君子有其名,行仁者成其名,對整個社會有正向激勵的作用,有助於改進社會風俗。
5. 就像陽明先生說的“為學大病在好名”,名聞利養、五欲八風這些是君子要在內心深處戒慎恐懼,嚴加防範的。但相對於“利”來說,聖人是藉助世人重“名”的心理,讓人們透過愛惜自己的聲名而不敢隨便做有悖於禮義的事,從而對社會人心產生一種導正作用,這也是聖人的一種權變。
6. 一旦舉國上下都更趨利重利,對仁義禮智信這些全不在乎了,那麼,重聲名而引發的恥感約束力也就蕩然無存,人不重名,則無恥而無所不為;世不重名,則人盡趨利,更無顧慮,其結果用范仲淹的話來說就是 “人不愛名,則聖人之權去矣。”
7. 由此,我們也可以體會夫子悲天愍人、積極救世的一片苦心,體會聖賢一直強調的君子不但要獨善其身,更要在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時候,也不忘幫忙他人,而這種明明德,親民,止於至善的心對於我們這個物質為上的時代來說,尤為珍貴,尤為美妙。

(五) 總結
1.省思: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利於建立社會道德、人間正氣?
2.策勵:每個人都要有使命感,世界因我卑微的努力,而變得更加美好。
面對時下人情冷漠,道德滑坡,人們怯於行善的現象,我的老師常常提示我們:“ 花很多時間去評價別人,別人做得如何,那用多少時間在評價自己呢?我現在所做的善,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利於建立社會道德、人間正氣? ”又殷殷叮囑我們說: “ 我覺得每一個活在天地間的人,都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使命,就是要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。因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活過,因為我卑微的努力,所以使世界更美好,使人們更和合、更團結。然後這個世界會多了一分我非常努力修出來的慈悲心。然後這個慈悲心,可以去面對很多的小動物,也可以面對老人、孩子,甚至是面對大地。 ”

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”夫子、聖賢都是這麼說的,我們當如何做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