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2章-1

子曰: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;雖得之,必失之。 

<白話>
孔子說:
聰明才識足以得到它,若德行不能守住它;雖然已經得到了,必定會失去它。

<注釋> 
1.知:音智,聰明智慧。
2.及:達到。
3.之:指道,或指官位。
4.守:一心而行之。
5.仁:意同德。

<思惟提綱>
1. 本章呈現修道的次第為何?
2. 如果「知及之」但是「仁不能守之」,結果會怎樣?
3. 為什麼「仁不能守之」?
4. 如何對治私慾、守住仁?你有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嗎?

<義理解釋>趙軍 老師
 重點摘記
(原文) 
子曰:“ 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雖得之,必失之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莊以涖之,則民不敬。知及之,仁能守之,莊以涖之,動之不以禮,未善也。”
 
(一)本章章旨 : 說明己立而立人、己達而達人的次第
孔子的這段話,講了由己立而立人、己達而達人的次第。
第一句主要講立己,後兩句講立人,先能立己,才能立人。

(二)“知及之”是修道第一步
我們先看第一句:“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雖得之,必失之。”這個知字,讀智,是指我們的認知;“之”字指道。“知及之”就是指對道在理論上的已經明了,這是我們修道的第一步。

(三)“仁不能守之”為什麼? 有私慾。
然而,行仁的道理雖然明白了,但是卻不能時時堅守那一分仁心——也就是愛人、利人之心,又被仁的反面——也就是私慾佔據了上風,雖然對道也偶有心得,但必定還會失去,退回到原來的小人之態。
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私慾就是對一己離苦得樂的慾求,包括要維護自己的名利和觀點。有些人在意利,不在意別的;有些人不在意利,但在意名;有些人不在意名,但在意自己的觀點。這些都屬於私慾。

(四) 如何對治私慾? 守仁,咬緊牙關、屢敗屢戰、持之以恆。
對大部分人而言,私慾通常是深而強烈的,已成為處理事情非常習慣的出發點。如果不刻意加以改變的話,是很難不被它擺佈的。而對治私慾恰如逆水行舟,稍一鬆懈,就會進一退九。

例如:給自己定了學習計劃,可沒多久,就放棄了。再如,某一天突然感悟到家人的恩德,覺得從此以後,應該對他們態度好一點兒,多忍耐一點兒,可是沒過幾天又吵嘴了……

所以,明理之後,需要“守仁”。這個“守”字,代表著察覺私慾,代表著咬緊牙關、屢敗屢戰的精神。果能持之以恆,再堅固的習氣也可以被撼動,而且最終一定會被革除。

補充資料,提供參考 :
蕅益大師《論語點睛》
「知及,仁守,是明明德。莊以蒞之,是親民。動之以禮,是止至善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