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5章

子曰:「當仁,不讓於師。」

<白話>
孔子說:「遇到仁義的事,就要趕快去做,即使面對自己的老師,也不必謙讓。」

<注釋> 
1.當仁:以仁為己任。(朱熹的註解)
2.本則子曰的原義是「以仁為己任,無所謙讓於師」,演變到後來,成為「當仁不讓」的成語,指遇到應該做的事,主動承擔起來,而不推讓。有著義不容辭、責無旁貸的義涵。

<思惟提綱>
1.何謂“當仁不讓於師”?
2.對老師應當恭敬,為何“當仁”不讓於師?有背離“師道尊嚴”嗎?
3.何謂“師道尊嚴”?
4.舉例證成“當仁不讓於師”!

<義理解釋> 
一、引用經文及資料
1.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》:「當仁,以仁為己任也;雖師亦無所遜。言當勇往而必為也。」
2.錢穆《論語新解》:「遇眾所當行之事,在己尤當率先不復讓。」
3.《孟子.離婁章句上.3》:「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。」
4.《周易》:「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」
5.北宋張載: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」
6.《禮記•學記》:「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,然後道尊。道尊,然後民知敬學。」
7.《鳴沙石室佚書-太公家教》: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。」
8.何永鰵《瀚海潮》一卷六章:「天地為大,親師為尊。」
9.清代郑燮《新竹》:「新竹高於舊竹枝,全憑老幹為扶持。」
10.白居易《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》:「綠野堂開占物華,路人指道令公家。令公桃李滿天下,何用堂前更種花。」
11.《禮記.學記》:「夫然,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」
12.《孝經》:「故當不義,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,臣不可以不爭於君,故當不義則爭之。」
13.韓愈《師說》: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」
14.韓愈《師說》: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!欲人之無惑也難矣!」
15.《老子.第六四章》:「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(原文) 
子曰:“當仁,不讓於師。”
(一) 注釋
 1、“當”的意義
(1)簡體的“當”字,是由草書簡化而來的。金文中,當的下半部分原本是土,後來都變成了田,用來表示兩塊田地相當、相等,這是當的本義。
(2)引申到後來,當又有任的意思,既可以用來表示擔任之義,又可以用來表示擔當、承擔之義。

(二) 儒者註解
1.朱熹注曰:“當仁,以仁為己任也;雖師亦無所遜。言當勇往而必為也。”可以理解為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,對老師也不必謙讓。
2.錢穆先生註解“遇眾所當行之事,在己尤當率先不復讓”。他又說:“仁行善舉,眾皆當任,人各相讓,則誰歟任此。”意思是遇行仁之事,應當率先向前、有責任意識,不必謙讓,勇做表率,仁義才能得以宣揚與申張。

(三) 當仁不讓、勇悍行仁的精神 貫穿中華歷史
1.儒家特別重視踐行仁,關鍵時候甚至要求當仁不讓於師。
2.孟子有句名言:“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。”上至高居廟堂的天子諸侯,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,當仁不讓成為中國各個社會階層所提倡的道德傳統。這種主動擔當、勇於行仁的精神,貫穿了中國歷史和人文。
3.《周易》中說“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”落腳點在於化成天下,這就是中國傳統對於人文的認知,是以天下為己任的。

(四) 儒者擁有強烈的責任感、使命感,擔當的精神和濟世情懷。
1.就儒家思想而言,孔子就一直倡導“仁者愛人”的思想,並推己及人,推而廣之到天下。
2.儒家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經天緯地、利濟蒼生,有著深切的歷史使命感,弘揚道德、傳承文化。
3.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”承接先聖的理想,而引領後世的學子,正是儒者的擔當精神和濟世情懷。

(五) 師道尊嚴是華人最重要的美德
1. 師嚴而後道尊,道尊而後敬學
《禮記•學記》曰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,然後道尊。道尊,然後民知敬學。”這是說“道尊”的前提乃是“師嚴”,而“敬學”又依賴於“道尊”。俗話說“嚴師出高徒”,不無道理。只有嚴正方能生出尊嚴,而有了尊嚴才能使人產生由衷的敬畏。這便是“師道尊嚴”的由來。
2. 師道尊嚴的美德,文明薪火得以延續
“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”“天地為大,親師為尊”,從古至今,尊師重教已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。“新竹高於舊竹枝,全憑老乾為扶持。”對學生來說,老師的悉心教育、關懷備至,可能改變一生的命運。“令公桃李滿天下,何用堂前更種花。”對教師而言,承擔“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”的光榮使命,享受著“得天下英才盡育之”的快樂。教師哺育學生以知識和良知,用仁愛精神奉獻教育事業;社會回饋教師以尊重和敬仰,用“親其師而信其道”的態度報答師恩。正是在這種相互珍重和付出中,文明薪火得以延續,價值理念得以發揚。

(六)“當仁不讓於師”有背離“師道尊嚴”嗎?
1.有人會問“師道尊嚴”,學生應該聽老師的,為什麼還有不讓於師的現象出現呢,這是不是矛盾呢?
2.“當仁,不讓於師”還含有一層含義:“以仁為己任”,不可限於獨善其身。明知別人的所作所為有違仁德正義,而不從旁提醒、加以阻止,也是“不仁”、“不義”。
3.《孝經》中也有過類似的表述:“故當不義,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,臣不可以不爭於君,故當不義則爭之。”仁義當先、正義在前,遇不平之事不僅要爭於師,還要爭於君、爭於父,否則眼觀他人一步步陷於不仁不義的境地,又豈是君子所為?
3.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提出“吾愛吾師,但吾更愛真理”,在仁與不仁的選擇上,沒有絲毫妥協的餘地。哪怕是與老師的意見相左,亦須堅持仁義而不屈從老師。

(七)“當仁不讓於師”是對老師真正的恭敬
1.唐代大文豪韓愈在其《師說》一文中有言:“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”在韓愈看來,教師的作用和意義是有不同層次的,他首先擔當著傳承道統的使命,其次是傳授某種技能,最後是解惑釋疑。最重要最根本的當然是道統的傳遞。
2.亦即如宋儒張載所謂的“為往聖繼絕學”。老師是傳道者,最大的期望是弟子能將道統承傳,能勇於行仁。
3.當弟子的不讓,不是不恭敬,是真正在仁的問題上,不能落後於老師,沒有一絲一毫對老師不敬的意思。如果對老師不恭敬,是不尊師,這個人不可能當仁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當仁不讓於師,就是對老師真正的恭敬。
4.“師道尊嚴”與“當仁不讓於師”表面似乎有點矛盾的,內涵卻是和諧統一的,形成一種相互支持、相互促進的關係,既實現了文化傳統通過尊師重教而延續和傳承,亦維繫了仁德原則藉助“不讓於師”的信念而獲得了至上地位。華夏民族的仁愛精神,才得以生生不息地發揚。

(八)“當仁不讓於師”的公案:陳蔡絕糧
1.前面我們都聽過陳蔡絕糧的故事,大家當時餓得不行了。子路、子貢覺得委屈、內心不滿,質問老師“君子亦有窮乎?”並希望老師降低標準,迎合世人。
2.這時顏回站起來,說世人不接受夫子之道,正說明夫子之道的高深,世人的淺顯,正是不被接受,更顯示出君子本色。
3.孔子聽了,說“知我者回也”,顏回的見地與老師平齊了,達到了“當仁不讓於師”的境界,但顏回對老師卻非常恭敬。
4.而子路、子貢懷疑老師,是不讓於師,但狀態不是當仁。

(九) 時下師道尊嚴受挑戰,推廣儒家教育更顯重要!當仁不讓、舍我其誰!
古人曾感嘆:“師道之不傳也久矣!欲人之無惑也難矣!”“師道”的光輝,源自教師和學生的堅守,也離不開社會的關懷和支持。今天,師道尊嚴遇到了嚴重挑戰,普遍感覺“家長不會管、老師不敢管、學生不服管”,甚至出現學生打老師,沒有恭敬,這個仁就沒有了。

馬克思曾慨嘆,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氣的人。不缺少有智慧的人,但缺少有信仰的人。也正因此,儒家仁愛教育,就顯得非常稀缺,還要做到當仁不讓,更是格外珍貴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,千里之行始於足下。今天我們研討論語,更要有當仁不讓的氣魄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自覺,付出更為艱鉅、更為艱苦的努力。

每讀論語的這一章,就會想起2015年珠釵老師給我們講課時說的話,至今回憶起來依然令人蕩氣迴腸、激情澎湃,這裡與大家分享並共勉:
學習傳統文化,當仁不讓,舍我其誰!
實踐傳統文化,當仁不讓,舍我其誰!
推廣傳統文化,當仁不讓,舍我其誰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