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季氏十六 第6章-2

6-1 孔子曰:「侍於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,謂之『躁』;
6-2 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『隱』;未見顏色而言,謂之『瞽』。」

〈白話〉
6-1 孔子說:「侍奉君子時,容易犯三種過失: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
就說話,這是急躁; 
6-2 已經輪到該你說話的時候,你卻又不說,這叫做隱匿;沒有察言
觀色就貿然說話,如同瞎子一樣。」
〈文義〉
1.瞽:無目,不能察言觀色。
2.話當說而不說,謂之隱。孔安國注:「隱,不盡情實也。」如君子已問,就應當把話明白的說出來,如果不說,這就犯了隱匿之過。
3.沒有觀察君子的顏色就說話,謂之瞽。集解周先烈注:「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,而便逆先意語者,猶瞽者也。」顏色表示意向,不看君子顏色而言,猶如盲者說話而不看對方,大為失禮,所以也是過失。
〈思維提綱〉
1.請分析「言及之而不言」和「未見顏色而言」有什麼過患? 
2.本章所提到的三種說話的過失有什麼共通點呢?分別和什麼煩惱相應?要如何改善呢?
3.如何比較容易覺察到我們說話時所犯的錯誤呢?
〈義理解說〉   
一、引用經文
1.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 話未到當說時而說,謂之躁。鄭康成注:「躁,不安靜也。」例如君子未問,自己就先說,這就犯了心浮氣躁之過。鄭注從古論語作躁,釋文說,魯論讀躁為傲。
二、重點摘要
(原文)
【孔子曰:“侍於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,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。”】
(一) 分析三種過失
第二個: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
1.那麼就會出現有自欺欺人的問題,這是另外一種情境。也就是說,已經輪到該你說話了的時候你卻又不說,這個叫隱匿。
2.這種隱匿有兩種情形:一個是師長直接問到你,可是你因為考慮太多,沒說出該說的話,這是第一種。
3.第二種比較嚴重的情形是,長輩談論有些事情的時候而提到你有關的事情,或你知道真相的事情的時候,跟你的認知有所出入,而你還悶著嘴不說話、澄清或是表達意見,這個叫隱匿。
4.舉幾個例子,也許大家就比較能夠掌握這個情境。比如說,長輩們或者是公司的主管們,討論某人做了哪些不好的事,要進行懲處的時候,而你明明知道那件事情不是他做的,或者是他做這件事情是有隱情的,你卻又不澄清,這當然是隱匿。
5.那你之所以隱匿,背後的心態到底是什麼?也許可以揀擇一下,可能你是嫉妒那個人,聽到他要被懲處了,那你就很高興;那可能也是怕長輩們不喜歡聽你為他說理由的緣故等等,這個都存有內心自我欺騙的情況。
6.那其實一旦內心會自欺,面對外面就會欺騙別人,所以,這種自欺欺人的習慣一旦養成了,那也是很麻煩,最後只能成為小人。
7.那通常《論語》這裡談的應該都是處理國家政治上的事情,你面對長官們在討論政治決策的時候,有一些不周圓的地方,你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面看的比較敏銳,認為這樣的決策有一些問題,這時候你就可以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,以供長官們參考,也許因為你這個意見會嘉惠很多的百姓也說不定。好,這是第二個說話的一個弊病。
第三個:未見顏色而言,謂之瞽
1.這個是比較沒有同理心,這是第三種說話的過失,也就是沒有正面看對方的臉色,或先察言觀色就貿然說話,就如同瞎子一樣。也是要舉例子可能大家會比較清楚一點。
2.例如,你沒有觀察到長官或長輩有倦容、疲憊的樣子還侃侃而談,跟他報告繼續你的事情,不懂得節制自己的發言,應該要盡量簡短,這個會由於沒有同理心。
3.再如,你看到長輩或者長官們悶悶不樂,本來要跟他報告一件事情——棘手的事情,寧可這個時候呢不要再火上澆油,等他理智清醒的時候,再向長輩報告這件棘手的事情。
4.再如,在開會的時候,看到兩個長官各堅持己見,都是你非常尊敬的人,他們互不相讓。這個時候,你幫誰都不是,這個時候你不應該貿然發言,一定要先察言觀色,思索如何化解或緩和這種氣氛,多思維、多觀察一下,那有可能會讓自己的發言會更有智慧,有助於解消兩者的爭執。
5.所以,以上所犯的未察言觀色所犯的過失,主要是來自師長或長官的心,對他們的心不熟悉,就是會類似愚鈍、接近愚癡的行相。
6.但是在這裡有人可能會質疑,動不動就察言觀色會不會流於巧言令色?我想這是一個好問題,但這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察言觀色的動機或初衷,是以他人為中心的代人著想;而巧言令色的動機與初衷,是以自我為中心,所以表現出逢迎別人、且說別人喜歡聽的話,那這是兩種不同、對立的態度,不可混為一談。
(二)三種說話的過失有個共通的特色,就是以自我為中心
1.以上三種說話的過失——急躁、隱匿、未察言觀色就說話,有個共通的特色,就是以自我為中心,沒有以他人為中心。
2.急躁,就是想說就說,不顧慮對方,反映出的就可能是驕慢的態度,類似蕅益大師註解的這個瞋的行相。
3.隱匿就是只想到對自己有好處,所以沒有將實情說出來,反映出的就是自欺欺人的態度,類似貪的行相。
4.未察言觀色說話,就是沒有一顆觀察別人的心,一說話可能就傷人,反映出的是沒有同理心的態度,類似痴的行相。
5.以上的行相,也可以說是小人的行相。君子因為處處代人著想,以他人為中心,所以會做到不急躁、不隱匿、不瞽,也就是不會沒有察言觀色就說話的言行態度。
(三)結語
1.《論語》有很多有關說話的章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,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。《論語》這一章告訴我們,如何覺察我們說話時所犯的錯誤,其實關鍵的秘訣,就在於多接近善知識或有德的君子,因為在他們身邊,我們比較會提策或警策我們多注意自己的言行。
2.大家只要想像一下,我們在一般的朋友之間,往往會比較難覺察自己言語上的過失,因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。
3.但是我們在有德行的修行者身邊,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所以“侍於君子有三愆”的侍於君子,也就是常常陪侍在善知識的旁邊,可以多讓我們增進覺察過失的力量。以上跟大家互相共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