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陽貨十七 第2章

子曰: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」
<白話>
孔子說:「我們天賦的人性內涵其實是接近的,我們共同都有良善的本質,
         同時每個人氣質也都不一樣。可是,因為有沒有學習,
         就會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。」
<文義>
1.性相近:人性,相近的人性;
2.習相遠:透過學習會有絕大的差距。

<思惟提綱>
1.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良善利他,
  而不是抉擇背離仁義的一種自私呢?那這個根據的是什麼?
2.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呢? 
3.您認為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重點為何?

<義理解釋>   10分10秒
一. 引用經文
1.《論語˙學而篇˙1》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……」
2.《論語˙公冶長篇˙13》子貢曰: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
<白話>子貢說:「老師的文章,大家可以聽得到、聽得懂;
至於性和天道,老師有說,只是說了大家聽不懂。」
<文義>
1.「文章,可得而聞」:文章,即是六藝與修齊治平之學,此屬人道,所謂人道敏政,諸弟子所共修,經常講習,故可得而聞也。 /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
2.「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」:性與天道,深微難知,能知之者,顏子、曾子、子貢數人而已。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,故罕言之,是以不可得而聞也。/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
3. 《禮記.中庸.第一章》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「性」,順著本性行事叫做「道」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按照「道」的原則修養叫做「教」。
重點摘記  陽貨篇-第2章   義理解釋  蔡忠道 老師    10分10秒

【子曰:“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”】

(一) 先談〜“習相遠也 ”
1.引言
 在這一章裡面談到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:
 第一個〜是人性,相近的人性;
 第二個〜是透過學習,人生會有絕大的不同。
我們先看後面,我們知道儒家或者《論語》特別重視學習,
所以《學而篇》第一就談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就談學習的快樂。
2.我們要跟一個具德的師長學習一種自利利他〜
  從士、君子到聖者這樣的一種學習進程,希望我們能夠成聖成賢,
  生命日益的精進純化,也能透過自己的學習幫助到更多的人,
  甚至安邦定國,利益天下的所有的人,那這個是學習。
3.我們透過學習,人生會有不一樣的風景跟面貌。
 我們可以想想,如果我們一直都是巧言令色,離仁越來越遠。
4.如果我們能夠克己復禮,在每個對境上呢,能夠依循禮的一種原則,
 實現代人著想,處處為他人設想,能夠利益別人,盡全力地去利益別人,
 那我們的生命就會展現絕大的不同,所以習相遠,這個我們很容易理解。

(二) 再談〜“性相近也 ”
1.那為什麼還要談性相近呢?
  中國思想談“人性論”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〜
  這個前提就是人性都是“生而有”,生而有 就是與生俱來。
  也就是說,當我們這個生命被孕育的時候,
  我們那個內在呢就有一些重要的一些本質,
  那這些本質或者這些特質呢,是不需要透過後天學習的。
2.比如說〜
  我們肚子餓了要吃飯,這個是食;
  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呢,會對愛情或者是異性呢,
  有一種嚮往、有一種戀慕,那這個是色,
  所以告子說“食色性也”,這個就是人性的一個內涵。

3.那當然談人性呢,不只是談食色之性,那還要談到說〜那我們的學習,
 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良善利他,
  而不是抉擇背離仁義的一種自私呢?那這個根據是什麼?
4.我的意思就是說,我們在學習一種德行實踐的時候,
  其實是跟我們的本能那種只關顧自己的生存,
  或者只是非常小範圍地關心我們身邊的人,
  這樣的一種本能是不太一樣的。
5.那我們為什麼會逆著這樣的一種本能、自己感觀慾望的本能,
  而願意去成就德行的良善呢!?
  那這個是“人性論”要討論非常重要的重點。
  也就是說〜
  “人性論”其實是談我們學習,尤其是成德之學的一種根據。

(三) 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? 
1.那孔子的“人性論”並沒有全面的開展〜
  子貢曾經說:“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” 《論語˙公冶長篇˙13》
 那夫子的文章就是他的學問〜
 孔子非常的博學,以知禮聞名,
 那這樣的學問跟對於禮的熟悉,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到,
 可是呢,孔子卻很少談性,就是人性以及天道。
2.孔子並非不理解人性跟天道的深刻內涵,
 而是孔子深切體會到〜
 如果在春秋晚期高談人性跟天道,只是徒增困擾與混淆。
 也就是說聖賢在提出一種看法的時候,
 並不是專注在個人思想的全然發揮, 
 而是就當時的時代以及聽到這些道理的受眾,
 他是不是能夠幫助到他的生命,
 所以孔子不談人性與天道,其實是有深刻的體貼在背後。

(四) 為何人人皆可為堯舜 
1.“人性論”後來在孟子跟荀子,各有“性善”跟“性惡”的主張,
  到了宋明理學 有所謂“義理之性”跟“氣質之性”。
2.義理之性就是純然為善,比較接近孟子的性善論,
  或者《中庸》的“天命之謂性”,因為有這樣純然為善的內在本質。
3.我們剛有提到人性論其實是與生俱來,
  那因為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有這種純然為善的義理之性,
  所以我們就能夠實踐仁義,而且這個仁義的實踐呢是由內而發,
  不是外在的一種強加或者是規範。
4.就道德的內涵來說,是一種自律的道德而不是他律的道德,
  所以孟子才會說人人皆可為堯舜,是因為有這樣純然的良善的本質,
  所以我們可以實踐各種德行,當然德行圓滿就能成為聖者,跟堯舜一樣。

(五) 學習就是要變化氣質 
1.那另外還有一種人性的內涵叫做氣質之性,
  那這個氣質之性,就是駁雜不純,有偏失的。
  比如說,我們剛剛提到的食色之性;
  比如說,孟子、荀子提到的我們會追求名利那樣的一種本能。
  那當然也可以包括,比如說我們個性上、我們氣質上、我們後天的
  那種秉賦上面,比如說善忌(嫉妒),比如說容易發脾氣,
  那這些都可以歸約在氣質之性。
2.所以學習呢〜
  一方面是擴充我們的義理之性〜本來的良善,
 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要變化氣質。

(六) 孔子強調學習跟教育是重點 
好,那我們回到孔子的這一章,
1.孔子說“性相近”,所以孔子這裡的人性的內容〜
  應該包括了義理之性跟氣質之性,
  也就是說有純然良善可以實踐仁義的美好本質,
        也有一些偏失駁雜的氣質之性在裡頭,
  所以孔子會說 相近。

2.那也就是說,我們天賦的人性內涵其實是接近的,
  我們共同都有良善的本質,也每個人氣質也都不一樣。
3.可是重點是在透過學習〜有沒有學習,會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。
  所以這一章,孔子論人性〜
  並不是在談人性的善惡,以及剖析人性的內涵,
  而是 重點是在學習跟教育,是後天的一種教化,
  以及自我的學習,這個才是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。
4.那強調學習而不開展人性的內涵,當然也跟《學而篇》強調學習的開篇,《論語》開篇的第一篇,強調學習的《學而篇》,能夠暗暗地吻合。
  好,這個是第二章的內容。

<重點串習>
1.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 良善 利他,
   而不是抉擇 背離仁義 的一種自私呢?那這個根據的是什麼?
A:人性論 其實是與生俱來,因為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
有這種純然為善的義理之性,所以我們就能夠實踐仁義,
而且這個仁義的實踐 是 由內而發,不是 外在強加規範的。
   正如佛法所說的〜眾生皆有佛性吧 !

2.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呢? 
A:孔子並非不理解人性跟天道的深刻內涵,
   而是孔子深切體會到〜
   如果在春秋晚期高談人性跟天道,只是徒增困擾與混淆。
   也就是說聖賢在提出一種看法的時候,
   並不是專注在個人思想的全然發揮, 
   而是就當時的時代以及聽到這些道理的人,
   是不是能夠幫助到他們的生命,
   所以孔子不談人性與天道,其實是有深刻的體貼在背後。
3.您認為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重點為何?
A:這一章,孔子論人性〜
  並不是在談人性的善惡,以及剖析人性的內涵,
  重點是在 說明 學習跟教育,是後天的一種教化,
  以及自我的學習,這個才是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。

想深入了解 性與天道,可以參閱佛教經典〜
明代的狀元 焦竑 的《筆乘》,有一段話〜
「性與天道,夫子罕言之,老子累言之,釋氏極言之。」
關於性與天道,夫子說的很少,老子說的多一點,
釋迦牟尼佛 就講得 徹底而詳細了。
如果對儒家的這部分內涵,有更深的需求,就好好學習佛教的經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