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陽貨十七 第4章-1

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,夫子莞爾而笑曰:「割雞焉用牛刀?」
 
白話:
 
孔子到了武城,聽到有人一邊彈琴,一邊唱著詩歌。孔子微笑著說:「殺雞何需用到宰牛的刀呢?」
 
文義:
 
①武城:魯國的一個小城,當時子游擔任武城的行政長官。
②弦歌:弦,指琴瑟。以琴瑟伴奏歌唱。
③莞爾:微笑的樣子。
 
思惟提綱:
 
① 「割雞焉用牛刀」傳達了孔子什麼樣的心境?
② 在孔子與子游的對答當中,從哪裡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學生的教育態度、以及「為人師表」的高度?
③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應該要具備的態度是什麼?
 
 
義理解說: 09’12”
 
一、引用經文及補充
 
◎《論語•為政•02》
子曰:「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」
孔子說:「《詩經》總共有三百篇,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攝它,就是讓人們的思想能夠純正。」
 
◎《論語•子罕•11》
顏淵喟然嘆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!夫子循循然善誘人: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。欲罷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!」
顏淵感歎地說:「我的老師啊,他的學問道德,抬頭仰望,越望越覺得高;努力鑽研,越鑽研越覺得深。看著好像在前面,忽然又像在後面了。老師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我們,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們的知識,用禮來約束我們的行為,我們想要停止學習都不可能。我已經用盡自己的才力,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,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,卻找不到可循的路徑。」
 
◎《論語•季氏•08》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」
孔子說:「君子有三種敬畏:敬畏天命,敬畏德行高的人,敬畏聖人的言論。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,輕佻地對待德行高的人,侮慢聖人的言論。」
 
二、重點摘記
 
朋友們好!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《論語》陽貨篇,第4章。一起恭誦原文:
 
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,夫子莞爾而笑曰:「割雞焉用牛刀?」子游對曰:「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:『君子學道則愛人,小人學道則易使也。』」子曰:「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戲之耳!」
 
這又是《論語》裡非常生動精彩的一章。這一章裡,孔子和他的學生子游開了一個玩笑,開玩笑也是教育。
 
(一) 人物、背景、情境:
 
1、子游,姓言,名偃,字子游,出生於吳地,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人,少孔子四十五歲,勤學好問,深得孔子嘉許,孔子曾說:“吾門有偃,吾道其南。”意思是我門下有了子游,我想要弘的道才得以在南方傳播。
 
2、武城,當時魯國的一個小城邑。孔子帶著學生們,來到了武城,《朱熹集注》裡說:“時,子游作武城宰”,當時子游擔任武城的地方長官。
 
3、孔子既然來到這裡,自然是要和弟子見見面,順便也要考察一下弟子的學業情況。
 
4、孔子聽到有人一邊彈琴,一邊唱著詩歌。詩歌是《詩經》裡的篇章,都是美好純淨的音樂,《為政篇》有學“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。”這樣一個情境代表什麼呢?說明子游在武城,實踐了孔子的理念,用詩歌禮樂教化百姓,以禮治身,以樂調心,而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。
 
5、按理說,老師應該表揚弟子,孔子卻沒有直接表態,說了一句讓學生們摸不著頭腦的話,“割雞焉用牛刀?”
 
6、從子游的對答來看,子游大概是被老師說懵了,心裡大大的疑惑,不懂就問啊,子游很恭敬向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:“老師您不是說過,' 君子學道,便會增長仁愛之心;小人學道,則易 被使喚嗎?' 弟子用禮樂教化百姓,有什麼不妥嗎?”
 
7、見學生如此認真恭謹,孔子馬上話音一轉,鄭重其事地對其他弟子說:是的,子游的話是對的!前面只是和子游開玩笑。
 
(二) 「割雞焉用牛刀」傳達了孔子什麼樣的心境?
 
“割雞焉用牛刀?”千百年來,已經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。首先我們來體會,“割雞焉用牛刀?”傳達了夫子怎樣的心境呢?
 
1、通常使用這句話的語境,就是大材小用的意思。從這個層面理解,夫子顯然是有讚歎子游之意,我這個學生真是太出色了,年輕輕的就能行禮樂之教了,這件事情了不得,在武城這樣的小地方做長官,大材小用了!見學生如此勤勉實踐禮樂之道,老師怎能不歡喜?孔子一方面有深深的惋惜,更多的是對弟子大大的嘉許。
 
2、從另一個層面理解是:治理這樣的小城邑,何必用到禮樂大道呢?從子游的應對來看,這應該是子游所理解的意思。可能是老師來了,學生太緊張了,並沒有聽出老師的言外之意。治理小城邑就不需要禮樂之治嗎?當然需要。夫子為何要正話反講呢?其實正是因為夫子心情大好,太高興了,才有如此輕鬆又特別的表達。試想,孔子一生所求是什麼?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,四處遊說諸侯,又是為什麼?不就是希望禮樂之治施行於天下嗎?一生所求的事業,沒有著落,現在這樣一位後進弟子在武城實踐出來了效果,作為老師,怎能不歡喜?怎能不欣慰?

3、既然是歡喜,為什麼不直接嘉許弟子,而要使用這樣一種反問的方式呢?這就要去體會夫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了!看到學生在武城呈現出來的社會和諧、民風淳樸的狀態,夫子在高興和欣慰的同時,內心一定有大大遺憾,這麼好的禮樂教化之道,諸侯列國竟然無人接受,不能施行於天下,求索多年只是在武城這樣一個小小的城邑落地,豈不惋惜哉?就好像一個人扛著牛刀很多年,卻無牛可宰,只能拿一隻雞試試鋒芒,雖是一種安慰,卻始終抹不去內心的遺憾。
 
4、總之,孔子是歡喜中帶有惋惜,惋惜中帶有欣慰,悲欣交集啊!那孔子到底是歡喜多一點,還是惋惜多一點呢?我們注意一個細節,夫子說話的神情,“莞爾而笑曰”,莞爾是一種微笑,從內心流露出的,很不經意的微笑。錢穆先生說:從夫子的莞爾而笑,可以看出夫子的歡喜終是大於惋惜的,雖心有“道不能行”的惋惜,聖人的心境始終還是灑脫自在!
 
(三) 孔子對於學生的教育態度、以及「為人師表」的高度
 
1、從子游應答的狀態來看,應該是沒有聽出孔子對自己的嘉許之意,更無法體會老師悲欣交集的心境。
 
2、老師看弟子的狀態則是一目了然的。因材施教是孔子一貫的風格,孔子馬上收起笑容,順應弟子的對答,鄭重其事的告訴弟子們,“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”,子游說的很對,明確地給予子游肯定,正明道理,以免引起弟子們對於禮樂之道的誤解。
 
3、真正具德的老師,是不願意弟子走一點點冤枉路的!老師喜、笑、怒、罵都是教育,任運灑脫,弟子勤勉恭謹,賢者與聖人之間,終是境界差異分明的。
 
4、孔子的境界,連孔門最得心法的弟子--- 顏淵,都會喟然歎曰:“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。”聖人的境界,高不可攀,深不可測,可望而不可及。
 
(四) 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應該要有的態度
 
我們要警策自己,學習傳統文化千萬生不得生半點輕慢之心,更不能得少為足,要敬畏經典,敬畏聖人之言,否則,一不小心就會犯下“狎大人、侮聖人之言”的過失!想要避免這些過失,唯有老老實實,跟隨具德的師長學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