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陽貨十七 第7章-2

7-1.佛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「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』。
7-2.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如之何?」 子曰:「然,有是言也。
7-3. 不曰『堅』乎?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?
  涅而不緇。吾豈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!」
<白話>
7-1. 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想去。子路說:「以前我聽您說過:
    『親自做了壞事的人那裏,君子是不去的。』
7-2. 佛肸占據中牟反叛,你卻要去,怎麽解釋?」孔子說:「對,我說過。
7-3. 沒聽說過堅硬的東西嗎?磨也磨不壞;沒聽說過潔白的東西嗎?
染也染不黑。我豈能像個瓠瓜?光掛在那裏而不被採食呢?」

<文義>
 1.佛肸:二字音閉夕,人名。春秋晉大夫趙簡子家臣,為中牟宰。
 2.以中牟畔:中牟,趙氏食邑,在晉境,非河南的中牟;
             當在今河南省湯陰縣西的牟山附近。
             佛肸據其邑以背叛趙氏。 (畔通叛)
<思惟提綱>
1.孔子面對“佛肸召”,“欲往”背後的那一線希望是什麼呢?
2.為何子路反對孔子去佛肸那?在孔子看來,子路的推導過程有何偏失?
3.您認為〜在《論語˙子張篇˙3》的對話〜 子夏、子張 錯了嗎? 
  那麼孔子的 交友之道 到底是什麼呢? 
4. 面對陽貨召請,孔子選擇拒絕,可面對佛肸的召請,孔子選擇觀察準備, 
   對於夫子的取捨,給了您什麼啟發呢?

<義理解釋>  8 分 45 秒
一. 引用經文
1.《論語˙子張篇˙3》
 子夏之門人問 交 於子張。
 子張曰:“子夏云何?”對曰:“子夏曰:可者與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”
 子張曰:“異乎吾所聞: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。
           我之大賢與,於人何所不容?
           我之不賢與,人將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”
   2. 《論語.學而篇.8 》 
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」
   3. 《論語.季氏篇.4 》 
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。
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。」
   4. 《論語.述而篇.21 》 
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  
 5. 《論語.學而篇.6 》 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   6. 《論語.衛靈公篇.38 》 「子曰:「有教無類。」
   7. 《論語.里仁篇.17 》 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
   8. 朱熹《論語集注》中引 張敬夫的評論:
    “子路昔者之所聞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
      夫子今日之所言,聖人體道之大權也。”
   9.《論語˙子罕篇》 子曰:“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可與適道,未可與立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可與立,未可與權。”
10. 林則徐:“苟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。”

二. 義理解說             8 分 45 秒
(一) 前言
前面我們說,孔子一生以復興周禮為己任,
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,他也不想輕易放棄。那麼孔子面對“佛肸召”,
“欲往”背後的那一線希望是什麼呢?
(二) 子路的思維路徑 
1.在子路看來,佛肸是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”,是個犯上作亂的壞人,
理由就是他“以中牟畔”,結論就是“君子不入也”,君子不應該去幫助他。
2.可見子路的思維路徑是:
因為佛肸“以中牟叛”,所以他是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”;
因為他是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”,所以“君子不入也”;
因為孔子是君子,所以孔子不應該去佛肸那。
這個推導過程看似無懈可擊,可在孔子看來,其中還是有一些偏失。
 
(三) 反叛者就一定是不善者嗎?
首先,反叛者就一定是不善者嗎?
如此認定,商湯、周武也是不善者了。
所以孔子是不會輕易做出這樣的判斷的。
看一個人善不善〜
不是從他是否做了反叛的行為辨別,
而是應該從他反叛行為的原因來辨別。
 
(四) 孔子的觀察與抉擇   
1.如果他是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,損害了百姓的利益,那就是不善者;
 反之,如果他是為了百姓的利益,損害那些危害百姓利益的小團體,那就是善者。
前者的反叛者如陽貨,後者的反叛者如商湯、周武。
2.所以,面對陽貨召請,孔子選擇拒絕,
因為孔子非常了解陽貨的品行人格,陽貨絕不可能復興周禮。
3.可面對佛肸的召請,孔子選擇觀察準備,
因為孔子此時還不十分了解佛肸的品行人格,其中或許有復興周禮的可能性,
  雖然這可能性或許非常小。
4.其次,面對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”,君子就一定不入嗎?
  或許有人會說:“孔子親口說君子不入的啊。”子路就是這樣認為的。
5.有沒有感覺這像剛上學的小朋友〜
  回家就說“老師說的”、“老師說的”,
  你不能說小朋友全錯了,可你也知道小朋友的理解往往偏頗了。

(五) 君子尊賢而容眾 
《論語˙子張篇˙3》中有一段對話:【子夏之門人問 交 於子張。
 子張曰:“子夏云何?”對曰:“子夏曰:可者與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”
 子張曰:“異乎吾所聞: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。
 我之大賢與,於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賢與,人將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”】
 【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。
   子張就問:“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?”子夏的弟子就回答:
 “子夏說: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,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。”
   子張就說:“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。
   我聽到的是:君子尊重賢人,同時又接納普通人,稱讚好人,
   同時,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。
   我如果是賢人,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?
   我如果不是賢人,人家就先拒絕我了,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?”】

(六)  子夏、子張 錯了嗎?
1.子夏錯了嗎?沒有啊 ! 孔子就經常說:“無友不如己者”,
 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,還特別說益者三友、損者三友,
  可見孔子非常看重交友的選擇。
2.那麼子張錯了嗎?好像也沒有,孔子說“三人行必有我師”,
  說“汎愛眾”,乃至“有教無類”,不會輕易放棄或排斥他人。
3.那麼孔子的交友之道到底是什麼呢?關鍵在於 誰 在交友。
(1)對於志未立、學不固的人來說,容易受到環境影響,當然要 〜
   “無友不如己者”,“可者與之,不可者拒之”;
  (2)但對於志向堅定、所學有進無退的人來說,
    不但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,還可以“見賢思齊,見不賢內自省”, 
    自然會 〜“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”,
    不會再“可者與之,不可者拒之”。
 
(七) 總結
1. 一個人成長會經歷不同的階段,
  隨著自身能力不同,當然會有不同的方式,
  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,這就是義,
  不顧具體情況,固守刻板的規則,
  這是不合時宜的,也就是不義。
2.由此再回頭來看本章〜
  為什麼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”?
 ▲試想君子到不善者那裡會發生什麼?
(1)或者君子與不善者“道不同不相為謀”,決裂鬥爭,既如此,又何必去!
(2)或者君子被威逼利誘,與不善者同流合污,若如此,又何必去!
(3)或者君子以德行感化,以智慧教化不善者,令不善者痛改前非、棄惡向善,
若如此,豈非善莫大焉?
       但顯然,面對一個親自做壞事的人,讓他棄惡向善,是非常困難的,
       絕非一般君子可為,所以“親於其身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”。
 
 3.但是 一般君子做不到的,孔子就不可以嗎?
  (1)朱熹《論語集注》中引 張敬夫的評論:
   “子路昔者之所聞,君子守身之常法。
    夫子今日之所言,聖人體道之大權也。”
    子路講的是君子日常的立身原則,
    孔子講的,卻是聖人體會大道後的通權達變。
  (2)《論語˙子罕篇》中〜
      子曰:“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;
              可與適道,未可與立;
              可與立,未可與權。”
   人在不同的層面,自然有不同的立身行道的做法,
   能夠通權達變,從心所慾不踰矩,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。
 
4.孔子說:有磨而不磷的堅、涅而不緇的白,
  就是說這樣的君子不但不會被不善的環境所改變,還會改變環境。
 孔子欲往,是堅信自己不會被佛肸影響,還可能有機會影響佛肸,
一起復興周禮。哪怕會因此被他人不理解、被非議,
正如後世林則徐的一句詩“苟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。
 所以孔子欲往,是孔子的自信,也是孔子的情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