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微子十八 第6章-2

6-1 長沮桀溺耦而耕。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
6-2 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!」
〈白話〉
6-1 長沮跟桀溺兩位隱士一起耕田,孔子路過,讓子路去詢問他們渡口在哪裡?
6-2 長沮問:「駕車的人是誰?」子路說:「是我的老師孔丘。」長沮再問:「是魯國的孔丘嗎?」子路回答說:「是。」長沮接著說:「他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。」

〈字詞解釋〉
1.執輿:就是執轡,轡是御馬的韁繩,御者在車上執轡,故說執輿。子路原在車上執轡,下車問津,孔子代執。
2.津:渡口。
3.是知津矣:此意是說,魯國孔丘周遊列國,應知渡口,不必問人。
〈思維提綱〉
1.「問津」,就是問路或問渡口,他背後隱藏的道理是什麼?
2.隱者長沮為什麼回答子路說:「孔子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。」?
3.您覺得隱者跟孔子的出處進退原則有什麼不同?您會選擇哪一個?為什麼?
〈義理解說〉
一、引用經文
1.《史記·孔子世家·36》:去葉,反於蔡。長沮桀溺耦而耕。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!」
2.子路問津台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的新蔡縣,是春秋時楚昭王為紀念孔子自楚(國)過蔡(國)返衛(國)使子路問津於此而築。原台早已湮沒,明萬曆四十四年(1616年)知縣王廷俊重築,「高數尺,周圍砌以磚石,四面方而三丈」,並建祠於台上,在祠內立闊0.5米、高2.0米餘的「子路問津之處」青石碑一方。明末,紀念祠毀於戰亂。清乾隆五年(1740年)知縣王大呂欲重建,未果而離任。今僅存明知縣王廷俊題寫、清知縣王大呂重鐫的一方殘碑修復後立原處。
3.問津書院,坐落於武漢市新洲區舊街孔子河畔,民間俗稱"孔廟",因《論語》中孔子周遊列國至楚國孔子使"子路問津"於長沮、桀溺典故而得名。其始建於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22年間,由西漢淮南王劉安修建,南宋以前稱為孔子廟,南宋末年龍仁夫在此首創書院,傳播儒學文化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。問津書院是孕育元、明、清三朝鄂東文人的搖籃。至民國四年(1915)最后一次大修,后問津書院漸漸湮沒於紛飛戰火之中。2012年湖北省實施問津書院百年大修工程。歷時3年,大修完成。重新面世的問津書院,成為一座占地6000多平米的宮殿式建築群。
二、重點摘要
(昨天)以上我們就把這一段,孔子遇到兩個隱者的白話翻譯跟註解簡單的說明,接下來我們就來闡釋這一章的義理重點。
那這一章的義理重點,我們分三點來說明:
(一)問津,就是問路或問渡口,背後隱藏的道理
1.我們知道過去湖北有個問津書院,是明代萬曆年間成立的,它曾經消失了,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恢復了問津書院,而過去一些大儒像王陽明都曾經在這裡講學過。
2.我們從小常問路,有時候問對人,路就好走;有時候問道於盲,越問就越糟。其實問對人就等於是問到有經驗的人,問對人就能跟對人,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地;那問錯人,就等於是跟錯人,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。
3.所以問對人,就是能跟著一個有德行兼備的師長,向他學習、請益、受他薰陶,走一條不後悔而正確幸福的道路。
4.所以這一章子路問第一位隱者長沮,長沮回答說:“你是孔子的弟子,所以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。”那這個回答是一種“道不同不相為謀”的回答,表達各自有各自的道,走的是不同的路,互相尊重的意思。
5.那第二位隱者桀溺的回答,則是要子路與其跟著孔子在亂世時代到處碰壁,倒不如跟著像他們一樣當個隱者,是有勸誡子路。他意思就是說:“你跟錯人了,不要再繼續跟了,不要再繼續跟著像孔子這樣的人。”這是有比較的意思,他有一種“你不要再當傻子了,我的道比他的道還好”。
(二)小結---人生走哪一條路都是抉擇
1.《微子篇》專記孔子、記一些聖賢的出處進退原則。這一章用一個向隱者問路比喻,來體現隱者跟孔子不同的出處進退的原則,表達出在黑暗的亂世當中,你要麼就是做一個潔身自愛的隱者,可以生活於安全無虞的終老一生;要麼就做一個不忍眾生苦難,希望解決眾生苦難的人。
2.但像孔子這樣做,一定會很累,並且會遇到許多磨難,甚至常被人生命受威脅或犧牲生命,但是偉大的仁者胸懷,就是有這樣偉大的情操,他雖然很累,但內心很踏實,也非常的快樂。中華文化主流的文化為何是儒家而不是道家,它的道理就在這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