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-3

1、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問曰:「子見夫子乎?」
2、丈人曰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孰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
3、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
4、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子曰:「隱者也。」使子路反見之,至,則行矣。
5、子路曰:「不士無義。長幼之節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
6、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!」

一、白話
1、子路跟隨夫子出行,卻遠遠落在了後面,他遇到一個丈人,用拐杖擔著除草的工具。子路問道:「您老人家看見我的老師了麼?」
2、那老人家責備子路說:「你四肢不勤於勞動,連五穀都不能分辨其類,誰是你的老師,我怎麼知道?」說完,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,除草去了。
3、子路拱著手,很有禮貌地站在一旁。老人家便留子路到他家中住宿,並且殺雞做飯招待子路,老人家還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。
二、讀誦進度
今日段落 - 慢讀10遍、緊讀10遍、背讀10遍
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
段落複習 - 每章讀誦5遍、串讀5遍
第六章(6-2~6-5)
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是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。」
問於桀溺,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 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
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第七章(7-1~7-3)
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問曰:「子見夫子乎?」丈人曰: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孰為夫子?」植其杖而芸。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
三、思惟提綱
① 丈人前面教訓子路,後來又「止子路宿、殺雞為黍、見其二子」,丈人對子路的態度前後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別?此舉的用意又是為何?
②隱士對孔子、孔子對隱士、孔子對自己,分別是什麼樣的態度?
③反觀我們自己,現實生活中,當我們看到與自己意見相左,行不同路的人,我們是否能夠在「不改變自己初心、嚴於律己」的同時,又保有對他人的欣賞呢?
四、義理解說
1、引用經文及補充:
◎《論語集解義疏 • 卷九》
子路拱而立者,拱沓手也。子路未和所以荅,故沓手倚立,以觀丈人之芸也云。
◎《陶淵明 • 桃花源記》
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,皆歎惋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數日,辭去。
◎《孟浩然 • 過故人莊》
故人具雞黍,邀我至田家。
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。
開軒面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
待到重陽日,還來就菊花。
◎《周易 • 坤卦 • 第二》
天地變化,草木蕃;天地閉,賢人隱。《易》曰:「括囊,无咎无譽。」蓋言謹也。
◎《論語 • 衛靈公 • 08》
子曰:「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」
◎《論語 • 衛靈公 • 06》
子曰:「直哉史魚!邦有道,如矢;邦無道,如矢。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則仕;邦無道,則可卷而懷之。」
◎《論語 • 微子 • 08》
逸民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齊與?」謂柳下惠、少連:「降志辱身矣,言中倫,行中慮,其斯而已矣!」謂虞仲、夷逸:「隱居放言,身中清,廢中權。」「我則異於是,無可無不可。」
◎《論語 • 季氏 • 12》
齊景公有馬千駟,死之日,民無德而稱焉。伯夷、叔齊餓于首陽之下,民到于今稱之。其斯之謂與?
◎《論語 • 衛靈公 • 39》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
◎《論語 • 泰伯 • 13》
子曰:「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人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」
◎《論語 • 季氏 • 11》
孔子曰:「『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而探湯。』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!『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』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!」
◎《司馬遷 • 史記 • 伯夷列傳》
伯夷、叔齊雖賢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顏淵雖篤學,附驥尾而行益顯。閭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雲之士,惡能施於後世哉!
◎《論語 • 鄉黨 • 13》
君賜食,必正席先嘗之。君賜腥,必熟而薦之。君賜生,必畜之。侍食於君,君祭,先飯。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拖紳,君命召,不俟駕行矣。
2、重點摘記:
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第724天,請打開書111頁。一起恭誦原文:
【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】
(一)子路的「拱而立」既顯示出了孔門氣象,也贏得了丈人的敬重:
①聽了丈人的教訓,子路既沒有反唇相譏,也沒有轉身離去,而是「拱而立」,古人以拱手為敬,君臣間都是行拱手之禮,子路「拱而立」就表現出他十分恭敬丈人。
②《集解》上說是「子路未知所以答,故沓手而倚立,以觀丈人之芸也。」子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,就拱著手,恭恭敬敬站著,看丈人耕地。那子路為什麼不去問問別人呢?有注解上說因為子路體會到丈人的回答話裏有話,猜測他知道孔子的去向、故意不說,所以就恭恭敬敬的再再行禮求教。
③看到子路這樣的態度,丈人就改變了態度,天氣晚些,丈人就請子路去家裏「止子路宿」、「殺雞為黍」,「黍」就是現在北方的黃米,它的產量比當時的主要糧食小米、稻穀都要少,算是比較珍貴的。「殺雞為黍」這是很盛情的招待了,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記》裏面「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」的村民就是這樣招待漁人的。孟浩然在他的詩中《過故人莊》描寫老朋友請他做客,就是「故人具雞黍,邀我至田家。」所以,要麼是招待至交好友,要麼是重要的貴賓,一般人是不會「殺雞為黍」以為食用。
④子路和丈人是第一次見面,而且一開始,丈人還語含譏諷,後來卻改為盛情款待,可見一個人平時的應對禮儀是多麼的重要,子路的「拱而立」既顯示出了孔門氣象,也贏得了丈人的敬重。「見其二子焉」丈人還把兩個兒子叫出來與子路以禮相見。這就更表現出了丈人對子路的欣賞了,也能看出丈人對「長幼有序」這一禮節的看重。他對子路是如此的親密、友好和真誠。故事發展到這真是溫馨融洽極了。丈人全家幸福美滿的生活情景一定會給長期追隨師長、一路上顛沛流離、風餐露宿的子路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(二)「止子路宿、殺雞為黍、見其二子」丈人此種做法的另一層深意:
①但有學者指出,丈人的此種做法是有深意的:一開始丈人語含譏諷、因為丈人眼裏,孔子帶領一群弟子周遊列國,是不對的,可是看到子路面對自己的批評與不理睬反而恭恭敬敬的樣子,丈人為之所動,改變了:「止子路宿、殺雞為黍、見其二子」就是丈人有意向子路展示田園生活的寧靜、安閒,和隱居生活的逍遙自在;就是向子路表明自己的主張:隱居避安才是清淨美好的生活。所以「止子路宿、殺雞為黍、見其二子」是現身說法,要改變子路周遊入世的觀點,是「不言之教」。
②如果說上一章長沮、桀溺刻意區分子路和孔子,勸子路「與其追隨避人之士、不如追隨避世之士」,只是對子路的一個好心規勸,那麼這一章荷蓧丈人是真的為子路的「拱而立」的氣象所動,於是,更加努力的給子路展現了隱居生活的輕鬆和愜意。有意讓子路看隱者的田園生活、全家團圓的溫馨場景,因為這種平靜的恬美的桃花源式的生活,本身就是對充滿了危險、令人惶惑無奈的「政治流亡生活」最有力的批判。
③如果是這樣,我們就理解了,為什麼當子路再次回看丈人時,慷慨陳詞說「不仕無義!」因為子路也是感動於丈人的不言之教,但他也要強調說明「君子不可以對人世間的苦樂無動於衷。」
(三)儒家的歸隱思想:「無道則隱」也不忘「隱居以求其志」。
①這位丈人是一位隱士。儒家、道家都包含歸隱思想,但道家遊方之外,雖活在人間,但不把塵世看作是心靈上可以安頓的家園,追求「羽化登仙」。儒家是遊方之內,「與天地萬物同流」的情懷就決定,他們會用自己的道德力量來擁抱苦難的人間。因此,「儒家的隱士」首先是「士」,志於道,「處聖人出之治世,則仕,居聖人沒之亂世,則隱」,或者「邊隱邊入世」,或者「先入世後隱」,「隱」的目的可能是避人、避政,避禍,不想和當權者同流,但他有「用世之心」,非常關注現實的政治社會。
②《周易》上說:「天地閉,賢人隱。」儒家仁人志士隱逸的根源是在於「政治渾濁」和「強權統治」。在「得君行道」的君主時代,只有得到君主的賞識,才有機會「行道」,那麼「內聖外王」落在「得君行道」的格局之內,失敗就是大概率事件。比如慈禧掌權,天下大勢盡在其手,千軍萬馬都奈何不了,又何況一個士人呢?
③因此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、不知退卻」的人格固然高潔,但是一旦遭遇失敗就缺少應對了。比如屈原,在他面對政治失敗,當他所依持的個人道德被證明不足以照破人間的政治黑暗的時候,「殺身成仁」便成了唯一的出路。包括屈原死後四百年,儒家士人又經歷了東漢的黨錮之禍,當時一大批士人直言上諫外戚和宦官的干政,引發了他們的瘋狂報復,致使一大批忠臣義士遭受殺身乃至誅九族的禍事。孔子的「邦無道則該卷而懷之」被以最不幸的方式驗證 。「自比芳草卻遭犁鋤的儒生」在屠刀的引導下開啟了隱居江湖的時代,一批批名士「卷而懷之」做了隱士。可這樣的「隱」如一線風箏,精神和思想再超然物外,飄搖於外空,心卻一直紮根在深刻的社會現實中,埋藏著深深的苦悶。
④所以我們看,不忍臣二姓的伯夷、叔齊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」,毅然隱居,可在武王伐紂的關鍵時刻,他們二人又出來扣馬諫阻,可見他們對政治、對社會的盡心,最後兩人不食周粟,餓死於首陽山上,也表現出「隱」也要有「士」的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的決心。所以,後代士大夫即便身在江湖,卻心存魏闕,總難忘情於國家大事,這成了中國知識份子的心理特徵。「無道則隱」也不忘「隱居以求其志」。從先秦諸聖、到魯迅,莫不如是。
(四)隱士對孔子、孔子對隱士、孔子對自己,三種態度的差別:
①從《論語》的記述來看,當時的隱士遇到孔子時,或相知、相惜,或同情、嘲諷,或冷眼相對,或避而不見。但孔子對他們非常尊敬,想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,但由於各種原因,他們相遇即散去,終未能成為朋友。
②那麼,孔子對隱士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?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司馬遷說:「伯夷、叔齊雖賢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」伯夷、叔齊雖有賢德,但是因為得到孔子的稱讚而益發的流芳千古。孔子稱讚伯夷、叔齊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」;稱讚「微子去之」的歸隱行為是「殷有三仁」;稱讚蘧伯玉「邦有道則仕,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」是君子。面對隱士的歸隱,孔子一直讚歎他們的高潔和仁愛。
②但是孔子對待自己的態度卻不一樣,他說:「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換句話說,正是因為天下無道,孔子才要去改變。他要求自己「邦無道」時,更要挺身而出,「邦無道則仕」,這是孔子最動人之處。這是儒家典型的「入世」思想,即後來孟子所說的使命感。
(五)儒家的善,是要止於至善:
①《論語》中說孔子「君命召,不俟駕而行」。聽到國君召喚,沒等車備好,就急沖沖地趕著上路了。這就是儒家道援天下熱烈情懷。儒家的善,是要止於至善,所以,只要還有人活在苦難中,孔子就停不下來,這才是最讓人震撼的。
②反觀我們自己,現實生活中,當我們看到與自己意見相左,行不同路的人,我們是否能夠在「不改變自己初心、嚴於律己」的同時,又保有對他人的欣賞呢?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