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張十九 第11章
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<白話>
子夏曰:「一個人在大節上守得住,在尋常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。」
<文義>
1.大德就是大節,大節多指倫常禮義之道,如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等。
2.小德就是小節,小節多指平常的言行舉止、禮貌細節。
3.閑就是門闌,不踰閑就是防守不失的意思。 

<思惟提綱>
1. 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?
 怎樣理解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呢?
2. 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?
(1) 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?
(2) 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?  
(3) 大德不踰閑的話,小德會有出入嗎?
3. 聖賢大德只要為了仁義,為了眾生〜哪怕顯現為不守信譽,
 哪怕會損失名節也在所不惜。對此〜您有何想法?

<讀誦> 
第11章 慢讀10遍、緊讀10遍、背讀10遍
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第5章〜第11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
5. 子夏曰: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!」
6. 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;仁在其中矣。」
7. 子夏曰: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;君子學以致其道。」
8. 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。」
9. 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變:望之儼然;即之也溫;聽其言也厲。」
10. 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後勞其民;未信,則以為厲己也。
信而後諫;未信,則以為謗己也。」
11. 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

<義理解釋> 
一. 引用經文
1. 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此章之言,不能無弊。學者詳之。」
2.《中庸》: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。
3. 朱熹:「大節是當,小節無不可者。若大節未是,小節何緣都是!」
4.《四書反身錄》解釋:「論人與自處不同。觀人當觀其大節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節苟可取,小差在所略;自處則大德固不可踰閑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小德亦豈可出入?一有出入,便是心放,細行不謹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終累大德,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,是自棄也。」
5.宋·陳亮《謝曾察院啓》:“嚴於律己,出而見之事功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心乎愛民,動必關夫治道。”
6. 《朱子語類》:「小德出入可也,此自是可與權之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謂之出入,則似有不得已之意,非德盛者不能。」
7.《詩經》:「野有蔓草,零露漙(ㄊㄨㄢˊ )兮。
            有美一人,清揚婉兮。邂逅相遇,適我願兮。」
二. 重點摘記 10分22秒 潘竑老師
原文【 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 】

(一) 解釋與內涵 
大德、小德,就是大節、小節〜
大節多指倫常禮義之道,如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等等。
小節多指平常的言行舉止、禮貌細節。
閑就是門闌,不踰閑就是防守不失的意思。
子夏這句話大意是:
一個人在大節上守得住,在尋常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。
朱熹《四書集注》對本章的注解,最後有這麼一句:
「此章之言,不能無弊。學者詳之。」
特別提示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理解本章,
一定要詳加思擇,慎思明辨,否則就會有流弊。
那麼,弊在何處呢?
我們可能乍一看,會覺得這是在說〜
只要大節守得住,小節可以不用太在意。
那麼,這就很有可能會為自己不守規矩、不拘小節找到合理的藉口,
對仁義的培植、德行的長養造成傷害。
那麼,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?
怎樣理解會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?
我們一起來試著做些探討。

(二) 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?  
先來討論一個問題: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?
也就是說,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?
《中庸》說: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,大德是從小德的累積而來,
大節是從小節的持守而來,有大德必有小德;
那麼,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?
這倒不一定,因為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、生命宗旨,
只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上轉,就算是禮貌儀容、言談舉止都表現的非常得體,也只有小德,也只是小人而已。
所以,是否可以這樣說:大德守得住,小德就一定守得住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德守不住,大德也一定守不住。
用朱子的話來說就是:
「大節是當,小節無不可者。若大節未是,小節何緣都是!」

(三) 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」的義涵  
1.如此看來,一個有大德、守大節的人,他的小節也一定持守的很好,
  那麼這裡為什麼說「小德出入可也」呢?
  換句話說,大德不踰閑的話,小德會有出入嗎?
2.《四書反身錄》這麼解釋:「論人與自處不同。觀人當觀其大節,大節
   苟可取,小差在所略;自處則大德固不可踰閑,小德亦豈可出入?
   一有出入,便是心放,細行不謹,終累大德,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,
   是自棄也。」
3. 這是說觀人與觀己是不同的〜
(1) 觀人標準要寬,可以「無求備於一人」;
(2) 但觀己之時,任何「細行」或「小節」都要嚴格認真對待,
不能絲毫馬虎。
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。
4. 這麼解釋的話,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」
的義涵,尤其是「可也」這個詞,我們就知道這是對他人說的,
對自己可不能隨便說「可也」。
5. 若想不斷長養道德品性,還是要戰戰兢兢、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地
持守這些大節和小節。
6. 另一方面,我們也確實看到,那些能夠持守大節的大德,
他們在小節上有時也的確會示現有超越常態的「出入」。
這個我們又當如何看待呢?

(四) 夫子的行誼 是本章最好、最生動的注解   
1.《韓詩外傳》中有這麼一個記載:
  孔子周遊列國時,在郯(ㄊㄢˊ )國郊外碰到了一個叫程本子的賢士。
  夫子特別高興,把車子停下來,和程本子談了很久。
  談完之後,夫子對子路說:「去 拿十匹帛送給程先生!」
  聽了夫子的話,子路卻沒動。
  過了一會兒,見子路沒回應,夫子又說:「去 拿十匹帛贈給程先生!」
  子路這個時候就忍不住了,冒然對孔子說:
 「過去聽夫子說過『士不中道相見,女無媒而嫁者,君子不行也。』」
  言外之意,夫子您這麼做合適嗎?
  夫子怎麼回答他呢?
  夫子說:「夫《詩》不雲乎:『野有蔓草,零露漙(ㄊㄨㄢˊ )兮。
           有美一人,清揚婉兮。邂逅相遇,適我願兮。』
 且夫齊程木子,天下之賢士也,吾於是而不贈,終身不知見也。
 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2.大意是說,《詩經》上不是說過嗎?有一個美人,眉清目秀,非常美麗。
  邂逅相遇,正適合我的心願啊。今天我能在路上碰到程本子這樣的賢士,
  此時不贈送他禮物,有可能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相見了。
 「這就是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  這是後人對這句話的一個詮釋理解。
3.且不說此件事是不是真的〜
  在《論語》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《孔子家語》中都記載了
  夫子在一些特殊情境下,為推行禮樂之道、濟度天下蒼生,
  行通權達變之事的具體事例,比如,子見南子、子過蒲地等等。
4.夫子曾說他是「無可,無不可」 「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」,
  只要為了仁義,為了眾生〜
  哪怕顯現為不守信譽,哪怕會損失名節也在所不惜。
5.由此可見,小德之所以有出入,完全是為了自行化他,
  是為了成就不踰閑的大德。
  所以,夫子說他是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」,
  這或許也是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」〜
  〜這句話最好、最生動的一個注解吧!

(五) 結語  
略作小結,「小德出入可也」是聖賢大德利益眾生的一種權變,
雖然顯現的好像在小節上有所虧損,
但實際上他們對仁義大道持守的相當森嚴,絲毫不會放鬆。
因此,對於這樣的大德,他的本地風光我們看不清,千萬不能隨意評點,更不可錯解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」這句話的義涵,
把它當成放任自己隨波逐流,忽略德性修養的藉口。
古注對此有特別的提醒:「君子行權不離道義,小人行權則無所不至。」
《朱子語類》也說:「小德出入可也,此自是可與權之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謂之出入,則似有不得已之意,非德盛者不能。」
對此,我們確實是不可不慎啊。

<思惟提綱>
1. 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?要注意什麼?
2.怎樣理解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呢?
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?
(1)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?
   (2)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?  
 (3)大德不踰閑的話,小德會有出入嗎?
【今天全廣(2) 328講】
  很多年前很多人把聽法也不當作是修行,學經典也不當作是修行,都當作是好像了解一些事情啊、多了解一點知識,沒有意識到實際上在聽法就是在研究到底怎麼修,修的次第、質量,然後怎麼樣才是一個非常清淨的修法,而且最重要的是怎麼樣持戒。 [02′17″]
  所以要認真地檢查、要如法地檢查,不能心情低落的時候,就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;心情一好了,就說:「哇,這個修行滿好的!」
根據自己的心情好壞去判定自己的,顯然這個判定是不準確的。
應該依著《道次第》法鏡來照,看看自己在什麼地方。最重要的是,堅持了很多年學習《廣論》,一直在聽法、如理抉擇,在一遍一遍學 這樣的同學,千萬不要對自己聞思從《般若經》傳出來的《廣論》起追悔心啊!千萬不要這樣辛辛苦苦堅持了這麼多年還起追悔心。 [05′27″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