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張十九 第12章-3

1、子游曰:「子夏之門人小子,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,抑末也;本之則無,如
  之何?」

2、子夏聞之曰:「噫!言游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倦焉?譬諸草木,
  區以別矣。
3、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」
 
 
一、白話翻譯:
 
1、子游說:「子夏的學生,教他們做些洒水掃地,應對賓客,趨走進退這些事是
  可以的,但這些只是細枝末節,根本的還沒學到,這怎麼行呢?」
2、子夏聽到後說:「唉!子游說錯了!君子之道,哪些是先傳授給人的?哪些是
  放在後面倦怠不教的?這就像草木一樣,是有分類區別的。
3、君子之道怎麼可以不量其深淺,不問其生熟,就一概而論,誣罔施教了呢?至
  於有淺有深,依次而教,貫穿始終的,大概只有聖人了吧!」
 
 
二、讀誦進度:
 
華敘彬老師 領讀 12’21”
 
今日段落 - 慢讀10遍、緊讀10遍、背讀10遍
 
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
 
段落複習 - 每章讀誦5遍、串讀5遍
 
08 子夏曰:「小人之過也必文。」

09 子夏曰:「君子有三變:望之儼然;即之也溫;聽其言也厲。」
10 子夏曰:「君子信而後勞其民;未信,則以為厲己也。信而後諫;未信,則
  以為謗己也。」
11 子夏曰:「大德不踰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」
12 子游曰:「子夏之門人小子,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,抑末也;本之則無,
如之何?」子夏聞之曰:「噫!言游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倦焉?譬諸草木,區以別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
 
 
三、思惟提綱:
 
① 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,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犯了「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」的錯呢?
 
② 我們在跟著師長學習聖賢之道時,最重要的是什麼?
 
 
四、義理解說:
 
講師:潘竑 老師 08’05”
 
1、引用經文及補充:
 
◎ 朱熹《四書集注》
程子曰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傳以小者近者,而後教以大者遠者。非先傳以近小,而後不教以遠大也。」又曰:「灑掃應對,便是形而上者,理無大小故也。故君子只在慎獨。」又曰:「聖人之道,更無精粗。從灑掃應對,與精義入神貫通只一理。雖灑掃應對,只看所以然如何。」又曰:「凡物有本末,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。灑掃應對是其然,必有所以然。」又曰:「自灑掃應對上,便可到聖人事。」愚按:程子第一條,說此章文意,最為詳盡。其後四條,皆以明精粗本末。其分雖殊,而理則一。學者當循序而漸進,不可厭末而求本。蓋與第一條之意,實相表裡。非謂末即是本,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。
 
◎ 朱熹《大學章句序》
人生八歲,則自王公以下,至於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學,而教之以灑掃、應對、進退之節,禮樂、射禦、書數之文;及其十有五年,則自天子之元子、眾子,以至公、卿、大夫、元士之適子,與凡民之俊秀,皆入大學,而教之以窮理、正心、修己、治人之道。
 
◎ 王陽明《訓蒙大義示教讀劉伯頌等》
古之教者,教以人倫。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,而先王之教亡。今教童子,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。其栽培涵養之方,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,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,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。今人往往以歌詩、習禮為不切時務,此皆末俗庸鄙之見,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!
 
大抵童子之情,樂嬉遊而憚拘檢,如草木之始萌芽,舒暢之則條達,摧撓之則衰痿。今教童子,必使其趨向鼓舞,中心喜悅,則其進自不能已。譬之時雨春風,沾被卉木,莫不萌動發越,自然日長月化;若冰霜剝落,則生意蕭索,日就枯槁矣。故凡誘之歌詩者,非但發其志意而已,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,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。導之習禮者,非但肅其威儀而已,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,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。諷之讀書者,非但開其知覺而已,亦所以沉潛反復而存其心,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。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,調理其性情,潛消其鄙吝,默化其粗頑,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,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。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。
若近世之訓蒙稚者,日惟督以句讀課仿,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,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,鞭撻繩縛,若待拘囚。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,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,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,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。偷薄庸劣,日趨下流。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,何可得乎?
 
凡吾所以教,其意實在於此。恐時俗不察,視以為迂,且吾亦將去,故特叮嚀以告。爾諸教讀,其務體吾意,永以為訓,毋輒因時俗之言,改廢其繩墨,庶成「蒙以養正」之功矣。念之念之!
 
 
2、重點摘記:
 
昨天我們談了灑掃應對進退上的本末問題,今天再來探討一下教學的先後次第問題。
 
(一)引諸先賢對教學次第的語錄來證成:
 
①程頤(北宋)
 
《四書集注》對本章的注解引程子的話:「君子教人有序,先傳以小者近者,而後教以大者遠者。非先傳以近小,而後不教以遠大也。」
 
②朱熹(南宋)
 
朱熹也說:「聖門教不躐等」。
 
因為人的天資、根性高下不等,所以孔子教人既因材施教,應機而教,又教有次第,循序漸進。
 
朱熹在《大學章句序》中說:「人生八歲,則自王公以下,至於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學,而教之以灑掃、應對、進退之節,禮樂、射禦、書數之文;及其十有五年,則自天子之元子、眾子,以至公、卿、大夫、元士之適子,與凡民之俊秀,皆入大學,而教之以窮理、正心、修己、治人之道。」
 
這就是說,無論什麼人,都是八歲(相當於當今的六歲)進入小學,接受小學教育;十五歲起進入大學,受「大人之學」的教育。小學與大學的教學重點不同:「小學是直理會那事,大學是窮究那理。……小學是事,如事君、事父、事兄、處友等事,只是教他依此規矩做去。大學是發明此事之理。」通過「事」與「理」的溝通,建立了小學「灑掃應對」和大學「格物致知」的進階關係。
 
③范祖禹(北宋)
 
宋代大儒范祖禹很重視教學次第,他說:「先王之教,學不躐等,幼者有為幼之事,長者有為長之道。童子而欲為成人,是學未至而謂之至,行未成而謂之成,……豈不夭其天性哉!」
 
④王陽明(明)
 
對此,王陽明也寫過一篇《訓蒙大義示教讀劉伯頌等》,特別強調要針對兒童的性情來實施教育,不能逾越次第。
 
大意是說:
 
古代教育是以人倫道德為主教導學生,後來興起了記誦詞章的風氣,先王的教育大義就消失了。
 
一般來說,兒童的性情是喜歡嬉戲玩耍而害怕約束,就像草木剛開始發芽時,如果讓它舒展暢快地生長,就能迅速發育繁茂,如果摧殘它就會很快枯萎。如今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們順著自己的興趣,多加鼓勵,使他們內心喜悅,那麼他們自然就能不斷進步。有如春天的和風細雨,滋潤了花草樹木,花木沒有不萌芽發育的,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壯生長。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襲,它們就會蕭條破敗,一天天地枯萎。
 
所以通過吟唱詩歌來引導孩子,不只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志趣,也用來在吟唱詩歌中消耗他們蹦跳呼喊的精力,在音律中宣洩他們心中的鬱結和不快。
 
引導他們學習禮儀,不僅是為了嚴肅他們的儀容,也是借此讓他們在揖讓叩拜中活動血脈,在起跪屈伸中強健筋骨。
 
教導他們讀書,不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,也是借此使他們在反復思索中存養他們的本心,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弘揚他們的志向。
 
所有這些都是用來順應他們的天性,引導他們的志向,調理他們的性情,使他們逐漸接近禮儀而不感到艱難,性情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中正平和。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。
 
而現在的人教育兒童,每天只是用標點斷句、課業練習督促他們,要求他們嚴格約束自己,卻不知道用禮儀來引導他們,只知道要求他們聰明,卻不知道培養他們的善良之心,只知道鞭撻束縛他們,像對待囚犯一樣。於是,孩子就把學校看成是監獄而不想上學,把老師看成冦仇而不願見面,伺機逃避、掩飾遮蓋來達到他們嬉戲玩耍的目的,作假撒謊來放縱他們的頑劣習性,於是就日漸庸劣,日趨下流。這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,這怎麼可能呢?
 
王陽明的這段文現在讀來仍很生動鮮活,很有針對性,對現代兒童教育觀念的轉變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。
 
⑤師長教誡
 
我的老師也很重視教學的次第,他說:「次第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,大家不要忽略它!如果沒有前面的次第,那麼將沒有後面的次第;如果前面的次第沒好好努力的話,腳下的一步沒有,怎麼可能有以後的路呢?」
 
老師提示我們在跟著師長學習聖賢之道時,很重要的就是要瞭解:「最初的次第是什麼?步步的次第又是什麼?要知道聖賢引導我們的這個次第,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揭示出一重比一重的美好、一重比一重的欣喜。這個次第可能是經典裡面的次第,同時也是我們認識自心之後,在自心中所看到的次第。那麼這個次第一定是步步離苦、步步得樂,是從眼下的迷惘、眼下的沉悶,慢慢地變清晰,看清腳下踩的是什麼?當下一步是什麼?」
 
有了這樣清晰明確的教學次第,真的是「聖與賢,可馴致」,我們都可以期待成為本章中子夏所說的「有始有卒者,其唯聖人乎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