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子張十九 第17章
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『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』」
(白話)
曾子說:「我聽老師說過,人不會自動地充分表露感情,如果有,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時候吧! 」
(字詞解釋)
1. 致,盡其極也。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尹氏曰:「親喪固所自盡也,於此不用其誠,惡乎用其誠。」
(致,達到極點。這是人的真情抒發無法自我克制的情形。尹氏說: 「父母的去世本來就是自己盡情的時候,在這裡不用自己的真誠,真誠還用到哪裡去呢?」)
(思惟提綱)
1.本章說,人的生命中哪一件事情是自發地真情流露?
2.何謂「自致」?你有過真情流露的體驗嗎?
3.現代人為何對於真性情的流露越來越陌生?有什麼過患?
4.如何找回「真性情」?找到了自己的真心實意,人就變得踏實。

(義理解說) 15’27”
一、引用經文
1. 朱熹《四家集注.論語》:「致,盡其極也。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
2. 《禮記•檀弓上》:「始死,充充如有窮;既殯,瞿瞿如有求而弗得;既葬,皇皇如有望而弗至。練而慨然,祥而廓然。」
3.《詩經.周南•關雎》:「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」
4.《論語•學而•9》: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
5. 朱熹《四家集注.論語》:「親喪固所自盡也,於此不用其誠,惡乎用其誠。」
6. 錢穆《論語新解》:「若遇父母喪而仍不能自盡其極,則人生乃無盡情之所,而人心之仁亦將澌滅無存矣。」
7. 張居正《四書直解》:「常人之情于凡應事接物之際,真切懇到處少,苟且忽略處多,未有能自盡其心,推之以至其極者也。」
8. 宋胡伯量:「聖人指以示人,使之自識其良心,非專為喪禮發也。」
9. 《論語•先進•17》:柴也愚,參也魯,師也辟,由也喭。
10. 《中庸》: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【原文】
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:『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』」
(一)消文、解釋
曾子說:「我聽老師說過:『一般人很少有真情盡情流露的,只有在遭遇父母之喪時!』」
1.《集注》:「致,盡其極也。蓋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」
2.自致,就是一個人的真情流露達到極處,而且這種流露是自動自發,不由自主,自然而然,是一種極其真實的情感。
3.照理說這是人之常情,但曾子聽夫子說,這種真情流露,只有在親喪時才會有體現,平常的時候很難有。
4.南懷瑾先生:「嚴格的說,一定要講,哪一件事情是比較自發的呢?
5.曾子便引用孔子的話『必也親喪乎!』一定說起來,只有父母死了的時候,內心真覺得悲哀,那種悲哀是自然的,可以勉強說純粹是自發的悲哀。」

(二)自致 —喪親的真情流露
1.喪親的真情流露,《禮記•檀弓上》有記載:「始死,充充如有窮;既殯,瞿瞿如有求而弗得;既葬,皇皇如有望而弗至。練而慨然,祥而廓然。」雙親剛死,孝子滿腔悲痛,好像日子沒法子再過下去;殯殮以後,孝子眼神不定,好像在尋找什麼而又找不到;下葬以後,孝子彷徨無依,好像在盼望親人歸來而又盼望不到。周年以後,就感慨時間過得太快;除服以後,還覺得內心相當空虛。
2.所以,古禮三年之喪,正是為了讓孝子緬懷父母的真情有一個既盡情又合理的流露。
3.「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」,就是真情恰到好處的盡情流露。如果哀不起來、樂不起來,或者哀、樂過度了,那都不是這裡所指的自致。
4.換句話說,一個人能做到自致,他的情感是完整的,他有真性情;反之,不能自致,就是情感已經殘缺,沒有了真性情,只能虛偽造作。

(三)至真至誠的情感是從老師父母得到的傳承
1. 曾子曰:「吾聞諸夫子」,就是說,在他那個時代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」,人心質樸純厚,能夠從老師、從父母那裡得到那種至真至誠的情感的傳承。
2.曾子本身就是一個大孝子,《二十四孝》中有「齧指痛心」的故事。
「周曾參,字子輿,事母至孝。參嘗采薪山中,家有客至。母無措,望參不還,乃齧其指。參忽心痛,負薪以歸,跪問其故。
母曰:『有急客至,吾齧指以悟汝爾。』」
母子連心,母親想兒子,咬一下手指,就像發射電波,兒子馬上收到了,看起來像神話,但正是孝子才有的至誠感通,
3.換個人,母親在那裡把手指都咬遍了,甚至咬出血來,兒子都不一定有感覺。
4.古人師弟相承、父子相傳,一代傳一代,還能承接得到這種真誠美好的情感。

(四)現代人親喪未能自致
1. 但隔了幾千年,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,現代人對於真性情的流露越來越陌生,即使親喪都不一定有了,甚至到了自欺欺人的程度。
2.不但喪期越來越短,從三年到一年,再到七七四十九天,再到三天。
而且子女也沒有那份哀意,哭不出來,就請人哭;
3.人不行,就通過排場來彌補,甚至比拼喪禮的奢華。
租借大廳,透明棺材,鮮花圍繞,花圈花籃擺滿門口和四周,拉起醒目的橫幅,配以莊嚴肅穆的哀樂,倒也營造出一個喪禮的氛圍。
4.而且排場越大,越顯出子女有能耐、有面子,在這上面也捨得花錢,不計較,但父母在世時,不見得有這麼大方,完全弄錯了。

(五)親喪未能自致,將導致虛情假意、內心麻木
1. 《集注》尹氏曰:「親喪固所自盡也,於此不用其誠,惡乎用其誠。」親喪是最能真情流露的時候,如果連父母過世,都沒有真情實意的話,那麼對待他人、在其他場合更不可能有真心誠意了。
2.錢穆先生也認為:「若遇父母喪而仍不能自盡其極,則人生乃無盡情之所,而人心之仁亦將澌滅無存矣。」父母之喪都不能啟發為人子女的真情,那一生中不太可能再有真情了,仁心嚴重缺失,甚至蕩然無存了。
3.明朝帝師張居正說:「常人之情于凡應事接物之際,真切懇到處少,苟且忽略處多,未有能自盡其心,推之以至其極者也。」
4.真切懇到處少,是因為有些事情不是想做的,而是生活所迫,或者人在屋簷下,不得不低頭,情感是壓抑的;或者有所求而諂媚,情感是扭曲的。
5.所以發不出真心,笑也不真誠,哭也不悲切,很多時候在演戲、應付,虛情假意,苟且偷安,當然沒法極致。
6.時間久了,內心麻木,情感表達越來越沒有溫度,程式化,演變成情感的荒漠。

(六)真性情怎麼才能覺醒復甦呢?
1. 那要靠什麼因緣才能覺醒復甦呢?唯有喪親之時。
2.一個癱瘓在床、四肢失去知覺之人,小小的針刺一下,對他不起作用,必須有一個高強度的刺激才能見效。
3.同樣,因為平時的對境不強烈,麻木的心不會有感覺,唯有面對自己最最有恩的父母之喪時,才會有刻骨銘心的切膚之痛,才能促使我們的良心發現,才有機會談得到從錯誤的現行中徹底反轉,找回真性情,改變自己的生命。
4. 所以,曾子引出夫子這句話的用意,是希望我們能在父母之喪時,找到自己的真心真情。
5.宋儒胡伯量曰:「聖人指以示人,使之自識其良心,非專為喪禮發也。」
聖人觀察到這種情形,憐憫世人,活在假情假意當中而不自知,所以必要啟發真情實意,因為假情假意是痛苦的,唯有真情實意才是快樂的。
6.父母是一個殊勝的對境。
佛門中言:「父母是堂上兩尊佛。」面對大恩的父母,子女才可以練出真心實意。
7.小孩子比較純粹,眼裡只有父母,渴望母愛,發自真心,不加掩飾,不雜其餘,可以盡情地流露,只要能夠依偎在父母的懷抱,就非常的幸福。
8.世上,唯有慈母幼子相依的畫面是最動人、最神聖的,母親慈愛地抱著孩子,孩子全身心地依靠母親,母慈子孝,相親相愛,人生如果能夠永遠停留在那一瞬間該多麼美好。
9.小時候,父母開玩笑說:「不要你」,孩子會傷心得大哭不止。而長大以後,有了能力,變得功利,看待父母的感覺變了,覺得父母沒那麼重要了;即使依賴父母的啃老族,也只是看在錢財份上,而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養育照顧之恩,則是視若無睹。
10.那個時候,我們的赤子之心蒙上塵垢,真性情開始淪喪,人生之路就走得飄浮,日積月累,逐漸迷失在虛情假意中而不能自拔。

(七)良師、益友、好環境 很重要
1. 真性情,不是我愛執,一味地索取;而是仁者愛人,代人著想,體諒他人。
2.真情的缺失,是從對待父母開始的;真情的恢復,也要先從父母開始。只不過以前是忘恩,現在反過來要念恩。
3.但因為我們的心靈有障礙,父母顯而易見的深恩擺在眼前也看不到,背後的那份心意更難體會,所以先要淨化我們的心眼。
4.這就必須學習聖賢經典,用正確的認識替換過去錯誤的知見。而經典的學習,靠個人的摸索是學不出名堂的,必須依靠良師益友,有過來之人引導和陪伴。
5.所以,改變生命、找回真性情的轉捩點,關鍵就在於,要找到並融入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群體,在那樣的環境中,才能潛移默化改變錯誤的思想,進而落實到言行的改善,重做新人。
6.在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,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忤逆父母的過錯,那個時候還覺得自己很有道理,我也是這樣。
7.學了傳統文化以後,才真正懂得了孝順的內涵。曾經不止一次地當著父親作懺悔,現在老父親和我住在一起,晨省昏定,照顧他老人家的生活起居,滿了我的一個心願。
8.我的一個好朋友是一位大孝子,他親身侍奉照顧並送走了雙親,他說一個人如果年輕時沒有養育過孩子,年長時沒有親自照顧父母的經歷,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,情感是有缺失的。
9.我對此深有同感,我的母親過世早,那時自己還不懂事,體會不到母親的心情,後來學了傳統文化,有了覺悟,想要好好地報答母親,卻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成為內心深處一個永遠無法釋懷、無法彌補的遺憾。

(八)總攝
1. 人生不能重來,夢秋老師分享過分量極重的兩個字——「錯過」,就是你明白了,但是你錯過了。無論你事業有多大、官位有多高、學問有多好,這個錯過,就是錯過了,拿什麼都彌補不上。
2.這個遺憾、錯過,不能再在下一代身上重犯,這一輩子一定要把那份為人的真情,不管說是找回來也好,練出來也好,反正就要有這樣的一份真情,再把這樣的一份真情傳承下去。
3.人生,千萬不要遭遇這種「錯過」——就是你明白了,但是你錯過了。
4.找到了自己的真心實意,一個人就變得非常的踏實。
5.曾子是孝子,「參也魯」,沒有機心,待人接物處事都至誠懇切,拜入夫子門下,他的修學就顯現出這樣的一個特徵,在孔門三千弟子中脫穎而出,以自己的一顆至誠之心傳承了夫子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。曾子的孝道也做到極致,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所以一生不敢毀傷,到七十歲那年,有病臥床不起,把弟子們叫到跟前說:你們掀開被子,看看我的腳和手,都保全得很好吧!
6.祈願我們蘭若平臺所有的朋友們,大家一起效學聖賢,把孝道在自己的生命中真實地實踐出來,並把這件事做到極致。
7.國學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說過: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,把它做到極致,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。」
8.最後以《中庸》上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: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」
謝謝大家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