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佛會通-8

一、讀誦進度:

複習《論語》雍也第六

二、儒佛會通:


常師父說 :

「道」不是輕易得到的,一定要接受父兄傳遞下來的經驗,經過深遠努力的學和習。所有的尊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非常好,而真正要改善必須經過教育,做子弟的人如果不能以孝順的心承事,就不能深切體會父兄對我們的期盼而學好。

因此要善學,必要的條件就是「孝弟」,這在佛法裡叫「信順」,「信」是淨信,「順」是對尊長父兄處處溫順承事,照著他們的教導去做,這樣才能學好前人所留下來的跟我們生活有直接關係的好東西。人類最可貴的就是能夠傳遞積累的經驗。

( 日常法師《論語摸象記(上)》P13~14)

三、黃俊傑教授 :

當孔子遇見佛陀(十) 世界大不同

https://youtu.be/ngeVqhkTNds

①三界四洲

佛教的世界觀對傳統中華文化造成了重大的衝擊
地理想像的世界觀:

四洲:東勝神洲,西牛貨洲,南瞻部洲,北俱盧洲。

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

②百界千如

心靈建構的這個世界觀:

十如:性、相、體、力、作、因、緣、果、報、本末究竟。

十界: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

十界的每一界,都通往其他的九界,於是每一界就有十如,而且十界互通,於是就形成了百界千如的一個心靈建構的世界觀。

③一念三千

所謂一念,就是指人的自我在任何境界裡面都可以通往其他任何境界,升降進退完全決定於你的一念。

主體絕對自由 - 要做怎麼樣的人、餓鬼、還是菩薩,是由你自己決定的,所以主體絕對自由。

要為行為負責 - 三千大千世界,萬法交互融攝之義,就好像因陀羅網境界一樣,不但可以上升、下沉,而且左右可以互相移動,從自由衍生了責任,這一個涵義。

④六相圓融

華嚴宗所提出做為心靈建構的這個世界 ➠「六相圓融」 

總、別、同、異、成、壞,六種事相的表現方式互相融攝 。

⑤萬法唯心

佛教是一種「唯心主義」的觀點,三千大千世界,是由心造作而成的。

心是世界圖像的造作者,能畫諸世間,五蘊是隨著心而生出來的,沒有一個法,不是因為心而造作的。

華嚴經:「菩薩摩訶薩,知三界唯心,三世唯心。」都呈現出以心為本位的一種世界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