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爲政第二 第八章

子夏問孝。
子曰:「色難。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,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」


一、思惟題綱:
1.在家中對父母交代的事我有恭敬歡喜的去處理嗎(有注意自己的臉色?)?還是不耐煩的草草了事?
2.對於父母不斷重複的言教,我是〝歡喜〞接受心內感恩,還是有諸多的OS應付聽聽?
3.子夏問孝這章,夫子揭櫫了「孝子」什麼樣的標準?
4. 對於〝父母在兒女的眼裏那就是一台永不熄滅的愛的發動機。〞您有何想法?
5.為什麼論語談為政時,夫子卻提到那麼多孝的概念?
6.「大學之道」和孝、天下國家有什麼關聯?

三、引用經文:
1.《朱子集注》: 色難謂事親之際,惟色為難也。蓋孝子有深愛者必有和氣。有和氣者,必有愉色。有愉色者,必有婉容。故事親之際,惟色為難耳。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。
2.《孝經.紀孝行章第十》:子曰:「孝子之事親也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,五者備矣,然後能事親。」
3. 《論語•子罕第九》10
 顏淵喟然歎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;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。欲罷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。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。」

4. 《大學•經一章》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
5. 《禮記•禮運大同篇》
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,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;男有分,女有歸,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,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,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

四、義理講解: 
五、重點摘記:
1.“色難”,有人認為,是孝順父母,讓父母和顏悅色最為難。也有人認為,兒女承事父母時,臉上能夠始終保持和顏悅色,這個是最難的。今天從子女的角度上來談。
2.子女對待父母,不可以只停留在恭敬的言行上,內心還要有深愛之情,行之於外,就是和顏悅色。所以,是至誠孝心的外在顯現。臉上能夠保持和顏悅色,那是因為心中常存歡喜,所以說,孝養父母,心中常存歡喜,最為難能可貴。
3. 弟子,就指子女晚輩;先生,是指父母和長輩;饌,就是承設飲食,受用吃喝。長輩有事情,晚輩要來承擔,有美妙的飲食,則要先請長輩受用——這樣做不算孝。
4. 弟子、先生楷定了是師弟關係,弟子對老師是以恭敬為主的;對比親子關係,兒女跟父母相處,那是天倫,是有著深重的情義在裏面的,所以一見到父母就應該歡喜,就應該表現在臉上和顏悅色,這就強調了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來對待父母那是不夠的,孝子除了有事服其勞,有酒食先生饌之外,還特別要加上和顏悅色。
5. 我們對父母除了能養,處處恭敬,而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深切的愛,那這樣,才能從心底裏喜歡他,才能夠和顏悅色。
6. 色,不只是和顏悅色,還要察顏觀色。要經常觀察、提醒自己。我們自己都覺得有時候自己是滿心歡喜的,可是別人看上去你就是不高興,所以,一定要調整,對著鏡子照一照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心裏表現的那樣高興在臉上。
7.為什麼要注意臉色呢?因為父母就是愛看子女的臉色,一看到兒女歡喜、面色和樂就心安了。父母年紀大了要看你的臉色,你做是做了,但是不歡喜的做,父母看著了就會非常難過。
8.佛經上面講,身語意業,後後重於前前。你心裏想的東西是最重的,也最容易被別人先感覺先捕捉到,既然做了,就要調整好心態,要想好,要心意至誠地去做,歡歡喜喜地去做,這樣,你為誰做,誰都高興,對待父母就更是要心意至誠地去做。
9.有人說,有點難,平時在外面工作很辛苦,回到家還要歡天喜地,再說父母對我們這麼好,也免不了給我們臉色看。這一點,我們是沒法和父母相比的,父母的心是唯其疾之憂啊,父母給你臉色看,可他的心裏是一直為你好,是想讓你完善的;而你給父母臉色看,那只是出於自己自私或者比較放縱的一種心態,這兩種心意是千差萬別的。
10. 之所以色難,是因為色是心的外顯,是心上的功夫,涉及到心,需要我們經常觀察並且自我反省,常念父母的恩德,心中感恩,就會有回報之心。能養還要有敬,心中再多一份深切的愛,那麼自然而然見到父母就會和顏悅色了
11.心中對父母常有深切的愛,這是一個孝子內心的修為。首先要瞭解父母的深恩,然後誠於中、形於外的表現出恭敬,向父母學習,與父母朝夕相對,更是有著深深的喜愛。
12.所以學孝,對父母只是一個開始,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這也是我們華人最特別的教育,我們必須由父母身上去練習去實踐愛敬之心。
13.父母身上都學不來愛敬之心,那麼家國天下的人就更不用提了,所以孔子在《為政篇》裏談到了孝。
14.為政者只要抓住這個根本,慢慢去推展,小孩就從小學習孝悌,感受到了愛,對人對社會有了責任,大家有了愛,慢慢擴大,那人們就會“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”,天下就保有太平了。這就是大學之道是我們華夏文明的高明深遠之處。
15.總結: 夫子告訴孟懿子,最基本的對父母是要做到無違。對於武伯,因為他多有可憂之事,所以告訴他你不要讓父母擔憂;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這一點,孔子告訴他說能養更要有恭敬;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,所以告訴子夏色難。夫子各因弟子才能的高下,就其所失而告之,就每個人的偏失進行教育。透過不同的人來問孝,也層層深入地闡示了孝道。
16.感謝諸位問孝的孔門弟子,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聽聞到這麼深邃的孝道,更加由衷地讚歎夫子之道高深,不愧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