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里仁第四 第8章

子曰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!”

(解釋)早上聽聞到道,縱使是晚上死了也可以! (大家可以試著體會夫子特別重視的「道」,他一生的目標和希望即此,這是儒家最高的實踐理想。)
思維題綱:
1. 自己心中可曾有覺得什麼重要,即便死了也無所謂的東西嗎?
2. 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!”「道」究竟是何內涵,竟可生死相許?
3. 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!是何等的胸懷?
4. 我怎樣可以得以”聞道”呢?乃至於擁有如此的胸懷?
引用經文
1. 《大學》大學章句 經一章
大學之道: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2. 《中庸》第一章〈天命之謂性〉: 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獨也。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
聽聞  義理解說    講師: 黃珠釵老師  17’55”
一、 用三個內容一起來跟大家討論“道”到底是什麼?
 1、指一條道路
(1) 也就是說從某個地方到達某個地方這樣的一條道路。譬如說在學習的過程,我們想成為君子,希望不只是當一個士,讀書的人,那我們就有所謂的君子之道。
(2) 《四書》裡面的《大學》,也有所謂的大學之道。“道”是指一條路,而這條路,顯示出到底是我們想走的還是不該走的。很明顯的,這是我們應該走的一條道路,這樣子我們的生命會越來越提升,我們的快樂指數也會越來越高,讓我們生命活得有價值。
2、是指方法
(1) 就是用第五章的不以其道得之的這個“道”,是指方法,而且是正確的方法。
(2) 《里仁篇》的第五章,意思就是說,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或者是要去除你不要的東西,事實上是需要用正確的方法的,我們稱之為“道”。
3、一種本體
(1) 就是人最可貴的人性,我們的天性,我們的本性。
(2) 假設我們能夠顯揚我們的這個本性的時候,生命就充滿了無限的光輝與價值,所以這時候的“道”,你可以解釋成為一種目標,生命的目標,還有人生的理想,或者是一種希望。
(3) 《中庸》裡面提到說,“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”。“天命”就是指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,去遵循著這種自然的法則,所呈現出來的這個,就是一種“道”。率性之謂道,“率”就是遵循,修道之謂教,道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,去實踐它,來修改我的身心狀態,乃至於我所處的環境,這個叫做教化。
(4) 這個“道” 不可須臾離也。
二、 三種解釋一起來思考
1、 就是我面對任何的境界,都要用正確的方法,去獲得或者去舍離一條正確的道路,而且是一條應該走的道路。不斷地用正確的方法去改變自己,就是用道來改變自己的生命,就可以顯揚出你原有的本性(良知良能),呈現出來的就是代表儒家最高的要實踐的一種理想。
2、 道的內涵是需要慢慢地去揣摩,去觀察,去思惟的。
三、 為什麼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?
1、早上聞到道,就可以看到你生命的目標、該走的路,可以看到你的本體跟本性,感受到這個東西。而這個時候的你,即使是死了,你也無懼、無憂。
2、想一想,怎麼樣子讓大家死得沒有憂慮呢?而能夠很篤定他的未來的生命,事實上是一片榮景的呢?這個關鍵就在於——他有沒有聞道。
3、觀察思維面臨死亡內心中,到底有多少的痛苦跟不捨,到底有多少的依戀?但是因為有道的支撐,而變得非常得篤定,可以無憂無慮無懼,什麼都不用害怕,而且很自然。
4、朝聞道,以本體恢復顯揚我們的本性,讓我們的良知良能,能夠無限地發揮到最極致,那一切我們所做的事情,都是有利於所有的人的,那時候沒有什麼恐懼,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遺憾。
四、具足怎樣的條件的人,才會聞到“道”呢?
1、回顧一下我們自己的生命,我全心全意追尋的到底是什麼?
2、“好仁者,無以尚之”, 仁道的追尋“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”,全然的精神都在這個仁道上,那怎麼可能不聞道呢?。
3、跟一群友伴在空中相會,在平臺上相會的時候,你已經走在聞道的路上了。應該歡喜,也應該感恩。那,在未來面臨任何困境的時候,大到死亡的時候,我想每一個人,都會有一種非常自在、非常篤定,深知在這樣的一個歲月中所造的種種的行為都是越來越好、越來越顯揚本性的。
4、“朝”在“朝聞道”,它的意思是在告訴我們:我們有生命的時候,活著的時候,朝氣蓬勃的時候,就要讀聖賢書,抉擇自己的狀況,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命。
5、跟大家作勉勵;聞到了這個“道”,他內心會有一種很豁達、很遼闊的一種生命狀態,灑脫、自在,不會患得患失。希望大家對聞道的這種喜悅,這種珍貴難得,生起珍惜的心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