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里仁第四 第7章

子曰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

解釋
【一般的解釋】孔子說:「人的過失,各有不同的種類,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,就可以知道內心仁或不仁。」
【另一種解釋】孔子說:「要觀察人的過錯,只要看看他結的伴、看他周圍的那堆人,就曉得他在仁上面下的功夫如何了。」(註:「黨」解釋為同黨、同好。)/摘自《日常師父.論語摸象記》

思惟題綱
1.里仁篇談仁,到這裡,為何要談「人之過」、「人之黨」呢?
2.「觀過,斯知仁矣」,為什麼我要去做這件事?
3.檢查我自己,我犯的錯與面對過錯的心態,有受到我結交的友伴或旁邊的這堆人的影響嗎?
4.前面第3章「唯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,以仁為己任的仁者,才能夠真正的好人和惡人。請以第3章來解釋第7章的文義內涵。或,說說這兩章的相關性。

引用經文
1.《論語・衛靈公・8》:「志士仁人」
2.《論語・子張・21》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
3.《論語・學而・6》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。」

重點摘記 
1.孔老夫子說“人的過失,各有不同的種類。”“黨”意指類別、種類,也可以解釋成:同黨或者是同好,常常在一起的友伴。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,就可以知道他內心修學仁道的狀況。

2.各位要去瞭解一個人有沒有仁道,就他修學仁道的狀況,去幫助他。會從這個角度—「觀察他的過失,他結交的友伴」去看的,應該很少。孔老夫子教我們這樣做,理由是什麼呢?

3.第六章提到“仁”是內心實踐仁的功夫。我的內心離得開外在的境界嗎?我要瞭解內心有沒有好仁,有沒有惡不仁,離得開外境來觀察嗎?我們的內心跟外境看起來是兩件事,實質上分不開,內心的狀態是接受外境,我產生出來的,所以我們是絕對離不開人群的。

4.所以,只要我們去看一個人相應的人群,他結交的友伴,大概就曉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。他可以在什麼地方再繼續努力。
5.當你在面對境界的時候,馬上就能夠成為一個志士仁人,還是照原來的習性,想到的都是為自己?我想大半的時間都是為自己,而且角度也大半都非常的狹隘。這時候我所作的行為,通常也都是自私自利的,所以就會犯下很多的錯誤。

6.我通常都是怎樣面對我的過失:
(1)害怕人家知道。(2)會用種種方式把它掩蓋起來。(3)找理由抱怨。
可是,孔老夫子教我們要當個“志士仁人”要志於仁,不是這樣。

7.志士仁人,他第一個想到的是:我是一個學習仁道的人。他會想辦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跟衝動,他會克己復禮,這就是“仁”的內涵。這種人他會怎樣的看待他的過錯呢?他會很樂意別人告訴他-你犯了什麼錯。他會只看自己的過失,而且不怕人家告訴他,就像子路一樣,他聞過則喜,並且會努力的去修正它。這是我們跟志士仁人,內心心理狀態的最大的不同。

8.為什麼講仁要從他的過跟他的黨去看呢?還不只是從他的過失,他犯了過失以後,他的態度,他的行為都要去看。有的人是有了過失,馬上能改。《論語・子張・21》“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君子就是好仁的人,惡不仁的人。他會克制自己,約束自己,讓自己真實的走上好仁的路。

9.前面幾章學習下來,這裡怎麼講到過啊,黨啊?因為,內心離不開外境,外境也離不開內心,兩者必須去互相輾轉的影響,然後不斷的進步。

10.當我們在做學問的時候,我們內心有一個最大的渴望,就是怎麼樣子透過這個學問,來提升我自己的心靈。整個教育的方向是以心靈為主,知識技能為輔。“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才去學文。”所以要以文來會友,會友的目的要輔仁。所以我做學問的目的,就是希望這些知識技能能夠成為我內心內化的東西,來提升我的心靈。

11.在做學問的過程,這些學問在對外境的過程,我內心的心理狀態,自己是不瞭解的,這時候要靠師長的引導,靠友伴的切磋。
12.“黨”就是你怎麼去選擇,能夠讓你淬煉心靈,提升心靈的友伴,你怎麼去選擇老師,選擇朋友。這很重要的。一般會有兩條不同的路:
(1)第一條路選擇對的人:能夠幫助你走上心靈提升之路,一直往上跨越。
能夠引發我善良的本性,然後讓我一直不斷的淬煉,一直不斷的跨越我的瓶頸、我的難點.
(2)第二條路選擇錯的人:讓你停滯在某個階段,最後一定會往下沉淪一直掉落。

13.為什麼孟母要三遷?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,我們選擇的黨、友伴,我們選擇的師友、環境,是否能夠引發我善良的本性,然後讓我一直不斷的淬煉,一直不斷的跨越我的瓶頸、我的難點?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要往上走,很不容易;要往下滑,很容易,嗖!就下去了,九條牛都拉不回。

14.讀完里仁篇前面「好仁,惡不仁」,還有怎麼去對仁道生起很渴求的心,到這一章,子曰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特別提到“黨”字,因為我們要不斷讓自己的生命能夠跨越,其實師友是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,我們所選擇的環境也是一樣。所以觀你的黨、觀你的過,就知道你仁德修學上的障礙。

15.“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對自他來講,都是一種學習。
就是說:你觀察他的過失,你就會知道他內心仁德的狀況。比如說:你觀某甲的過失,知道他很喜歡頂嘴,你就會知道說,他頂嘴的這個習性,對他的孝順、敬師仁道的實踐,就會比較有障礙。那你就會很想幫助他,這就是你自己借由這個外境,生起了仁德之心。如果你看到他的過失,就開始抱怨,說這個人怎麼那樣、怎麼這樣,甚至到處去跟人家講,那也知道你的仁是怎樣了!所以,“觀過”對自他來講,都是一種學習。

16.觀察他的過失的目的是什麼?是想要透過瞭解他的難點在哪裡,他的缺點在哪裡,然後想要幫助他,找機會幫助他,走向仁德的道路;而不是去抱怨他、埋怨他、討厭他。而我們在觀察別人的過失的時候,事實上也要順便內省自己的狀態。

17.第6章「好仁者,惡不仁者」,要我們不斷的去想:
(1)我腦筋到底在想些什麼?我跟好仁者、惡不仁者的心理狀態,有沒有一樣?他們全心全意都放在仁上面,而我到底都在想什麼?
(2)我瞭解了自己的所好跟所惡,發現又都不是在仁道上面,而是在追求我們要的名利,我們喜歡的東西。
(3)我怕不仁者加在我的身上嗎?成為我修學仁道的障礙嗎?
18.所以千萬不要再想那些癡癡呆呆的事情,也不要去想那些芝麻綠豆、雞毛蒜皮的小事,也不要自認為自己很有偉大的目標,偉大的志向,也許那些都只是空談。凡是聖賢所講的話,都是拿來腳踏實地的實踐,實踐了以後,效法曾子的三省吾身,這樣子我們的生命,才真實的能夠活出希望來。

19.我們在看我們周圍的人的時候,我們也一樣要看看,我到底喜歡他哪一點,我到底在生他的什麼氣,在討厭什麼?那我是看到我喜歡的人,我就跟他聊得起勁呢?還是看見一個人,他在仁道上積極努力的進取,我生起仰望的心,然後要跟他討教,然後跟他切磋,是這樣嗎?還是只是憑自己的好惡,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觀察自己、觀察別人的過程中,所應該注意的。

20.觀察他人的過失,別忘了內心自己的過失。每一個人的過失都會各於其黨,都會因為他的氣質,個性的不同,所犯的過失也不同。所以君子,走在君子之路上的,有他的過失,小人也有他的過失。我們觀察自己也觀察別人,把自己的狀況看的清清楚楚,這樣子就能夠非常敏銳的來改善自己的過失,然後長養仁德的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