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雍也第六 第6章-1

季康子問:「仲由可使從政也與?」子曰:「由也果,於從政乎何有?曰:「賜也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賜也達,於從政乎何有?」曰:「求也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求也藝,於從政乎何有?」

<白話>

季康子問:「可以叫子路處理政事嗎? 」孔子說:「子路果敢決斷,從政,你看如何,有可以使得嗎? 」季康子接著問:「子貢呢?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? 」孔子說:「子貢通情達理,從政,你看如何,有可以使得嗎? 」又問:「冉求呢?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?」 孔子說:「冉求多才多藝,從政,你看如何,有可以使得嗎?」

<文義>

1.從政 : 謂為大夫。

2.果 : 有決斷。

3.達 : 通事理。

4.藝 : 多才能 。

5.何有 : 說有什麼問題嗎 ? 反問語氣 。

<思惟題綱>

1. 孔子說:由也果 ,求也藝。在公冶長篇第八章,孔子又怎麼說他們?有相關嗎?

2. 孔子說:賜也達。在公冶長篇第四章,孔子怎麼評論他?,其相關性如何?

3. 孔子不正面回答季康子,而是用反問的方式--「於從政乎何有?」,為什麼?

4. 當有人求教於你時,你都如何處理的 ? 你會像此處孔子的做法-「不正面回答,而只提供觀察的角度,把決定權留給當事人。」嗎? 這樣做有什麼好?

<義理解釋>

一、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

1.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:「季康子為魯三家之一,目無國君,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詞,但說三弟子各有所長,聽其自決而已。」

2.《中庸•6》:子曰:「舜其大知也與!舜好問而好察邇言;隱惡而揚善,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,其斯以為舜乎!」

3.《中庸•4》:子曰:「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:知者過之;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賢者過之;不肖 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。鮮能知味也。」

4.《中庸•10》:子路問強。子曰:「南方之強與?北方之強與?抑而強與?寬柔以教,不報無道,南方之強也,君子居之。衽ㄖㄣˋ金革,死而不厭,北方之強也,而強者居之。故君子和而不流,強哉矯!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!國有道,不變塞焉,強哉矯!國無道,至死不變,強哉矯!」

5.《朱子•論語集注》:程子曰:「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?夫子答以各有所長。非惟三子,人各有所
長。能取其長,皆可用也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
季康子問:「仲由可使從政也與?子曰:由也果,於從政乎何有?曰:賜也可使從政也與?曰:賜也達,於從政乎何有?曰:求也可使從政也與?曰:求也藝,於從政乎何有?」

1.原文消文:

朱熹註解,“從政”就是為大夫。當時權臣季康子正好為魯國執政,他要推薦人才出來擔任大夫,他當然知
道孔子的弟子當中有很多人才,有會打仗的,有口才很好的,也有善於治理政事的,所以很想請幾個,來幫他治理政事。所以他請問孔子:“孔子啊,你的弟子:子路、子貢、冉求,他們怎麼樣啊?可不可以出來從政,擔任大夫?”孔子在回答時,分別給這三個弟子一個評價,他給子路的評價叫“果”,朱熹說,果就是有決斷。
子貢呢,得到的評價叫“達”,也就是通事理。冉求的評價叫“藝”,也就是多才能。

2.本章的解讀不同,關鍵在“何有”的解釋

歷來對於這一章的解釋,會因為對於“於從政乎何有”的“何有”解釋不同,而有不同的認識。

(1)“何有”解釋為“有餘力,有何難?”,簡單地來說,就是沒有困難的,一定可以做到的。

(2)李炳南老居士說:“何有”不能夠把它作為有何難,或者是有餘力的講法。應該怎麼講呢?“於從政乎何有”的“何有”,我們可以看作,孔子他不正面來回答季康子可以或不可以,而是用一種反問的方式,來反問季康子,“我的弟子啊,他的特色是這樣這樣,那您看看如何?有沒有可以用得上他的地方?”

(3)依李炳南居士的看法,夫子的回答,我們可以理解為:“子路啊,他勇敢果決,您看看如何,能夠可使得上他的嗎?子貢,他通達事理,那您覺得呢,能夠用得上他嗎?冉求,他多才多藝,那您覺得呢?”,孔子提供他觀察到這些弟子的所長、特色,至於能不能用得上,就交給季康子。

3.為何孔子不肯定回答?孔子擇乎中庸

(1)為什麼說孔子不給一個肯定的回答呢?

我們在這看到孔子“擇乎中庸,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。”(《中庸》)的智慧。孔子很清楚,季康子違禮,凌駕魯君之上,對於違禮的事情,夫子當然不去做,也不會主動推薦弟子給他。然而他問了,孔子於禮,一定會回答的。

(2)換成問我,我會如何回答?

我可能會有兩種反應。第一,我要不就回答:子路啊,他勇敢得很啊,你可以派他去領軍打仗,一定百戰百勝。子貢,通達事理,口才也好,善於斡旋,你可以派他去當外交官,一定使命必達。至於冉求,多才能,很靈活,你用他沒錯,他可以幫你處理好很多事情。

(3)夫子提供自己的觀察, 決定權交給季康子

我們發現孔子並不是直接下指導棋,難道孔子他不知道這些弟子安排在哪裡,是最適合的嗎?孔子是完全知道的,正因為他對季康子有所了解,季康子這個人,自大、又目無尊長,所以,孔子是不會幫他決定的。即使直接給他建議,季康子也未必能接受,所以夫子僅僅提供自己的觀察,至於用不用,決定權就交給季康子。

4.“提供我的觀察,決定權留給你。”是智慧、更是對人的尊重。

(1)想想,我們平日與人相處,如果有人來詢問我們意見,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就下指導棋,代人判斷,甚至代人決定?

(2)舉例說明

工作啊,“當然是這個工作比較適合你,那一個,不行啊,太累了。”挑媳婦嘛,“哎,那個女孩的談吐,跟你比較匹配,不用考慮,就是她了。”“這所學校出路比較好,聽我的,沒錯,就這一所學校。”人家或許只是想聽聽看我們的看法,但是我們好為人師的習慣,很容易就跑出來了。

(3)往好處想,我們是熱心,想幫助別人;但是往另外一方面去看,是不是我們內心也覺得對方經驗不足,不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呢?其實我們對別人的需要,別人的緣起,是不是都有深入的觀察與了解呢?如果沒有,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標準,來幫他決定呢?是不是還是用我們自己原有、舊有的所謂成功經驗,幫他判斷!

(4)孔子在這邊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--提供我的觀察角度,但是決定權留給你。這不但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對人的尊重。

5.如果回答不知道,走偏鋒,世道將被紅塵淹沒。

如果人家來問我,我的第二種反應會是什麼呢?我可能會走入另外一種偏鋒,我根本不想為季康子你服務,如果你來問我,我一定會說:不知道。即使我的學生再厲害,也不想為你這一個權臣,你這一個亂臣服務。就這樣,一翻兩瞪眼。那結局會是怎麼樣呢?一定會讓季康子下不了台,“好啊,你竟然敢這樣批評我!好吧,你的學生,我一個都不用。”那這樣在亂世當中,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不出世,那真的應驗 “道之不行也”(《中庸•4》)。學了這麼多,學了這麼久,卻一點都不能拿來改善社會、改善世道、改善人心!真是無比的難過,無比的諷刺。只因為我們選擇走偏鋒,眼看世道只能漸漸地被滾滾紅塵所淹沒。

6.「於從政乎何有」,掌握中庸之道,孔子是真正的強者。

「於從政乎何有?」這個回答,我們看到了孔子的智慧,《中庸•10》:「君子和而不流,強哉矯!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!」品德高尚的君子,他和順而不隨波逐流,這才是真正的強啊!君子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,這才是真正的強啊。在面對境界的時候,我們往往不是過,就是不及,真的要像孔子一樣,能夠掌握到中庸之道,真的是很難,需要長久地學習。

7.孔門弟子各有所長,適才適用,集合他們長處,就能發揮最大效益

程頤針對孔子給弟子的評價,說道:“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?夫子答以各有所長。
”季康子問這三個弟子可以來從政嗎?夫子回答,這些弟子各有所長。言下之意,與李炳南老居士所講的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這些弟子各有所長,相對的,也各有所不足,因為都還正在學習;但是只要你知人善任,適才適用,發揮他們的長處,把這些長處都合在一起,就會發揮最大的效益。

8.人人都是人才,知人善用就可以發揮最大力量

為政,成辦一件事情,需要很多人才一起來努力,我們會不會常常感嘆:我也很想做一番事業,但是我就是沒有人啊,就是缺人才。”在孔子的眼中,人人都是人才,重點是我會不會用人,如果我可以知人,也能夠善任,自然就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