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述而第七 第14章-2

曰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 曰:「怨乎?」 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出,曰:「夫子不為也。」

<白話>孔子說:「他們兩位是古代的賢人。」子貢又問:「他們心中有怨悔嗎?」孔子說:「他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,又有什麼怨悔的呢?」子貢出來以後說:「老師是不會幫助衛君的。」

<文義>
1.怨:猶悔也。
2.為:去聲。猶助也

<思惟題綱>
1. 子貢問:「怨乎?」,是指伯夷、叔齊心中怨什麼呢?
2. 伯夷、叔齊「求仁而得仁」,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,為何心中能做到無怨無悔呢?
3. 孔子曾說:「亂邦不居,危邦不入」,衛國父子爭國,孔子為什麼還停留在衛國呢?

<義理解釋> 
一、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
1.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「子貢又問,夷、齊有怨乎?怨者,意指伯夷怨父,叔齊怨兄也。」
2.老子《道德經•81》「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」
3.《論語•里仁•5》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4.《論語•泰伯•1》子曰: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
5.何晏《論語集解》孔曰:「夷齊讓國遠去,終於餓死,故問怨乎。以讓為仁,豈怨乎?」鄭曰「父子爭國,惡行也。孔子以伯夷、叔齊為賢且仁,故知不助衛君明矣。」
6.《論語•子罕•29》子曰:「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;可與適道,未可與立;可與立,未可與權。」
7.《周易-革卦-彖辭》中說:「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。」
8.《孟子梁惠王下》齊宣王問曰:「湯放桀,武王伐紂,有諸?」孟子對曰:「於傳有之。」曰:「臣弒其君可乎?」曰:「賊仁者謂之賊,賊義者謂之殘,殘賊之人謂之一夫。聞誅一夫紂矣,未聞弒君。」
9.《論語•泰伯•13》子曰:「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」
10.《孝經•開宗明義章第一》:「夫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
1.孔子認為伯夷、叔齊是兩位賢者
伯夷、叔齊兩位賢者,孔子非常讚歎這兩個人。孔子對武王也是讚嘆得五體投地。他說文王、武王、周公是聖人,伯夷、叔齊也是賢人,能有這樣的氣節。所以子貢來問孔子說:「伯夷、叔齊是什麼樣的人?」問問孔老夫子的意見,聽聽老師對這兩個人的看法。老師說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這是孔老夫子的回答。
2.「怨乎?」是怨什麼?
子貢又問:「曰:怨乎?」這個「怨」是指伯夷、叔齊他們有沒有什麼好抱怨的?按照《雪公講要》裡說:「怨」者,意指伯夷怨父,叔齊怨兄也。所以子貢就問:「伯夷有沒有怨他的父親?叔齊有沒有怨他的兄長伯夷?」大概這個怨是因為父親指定叔齊做國君,伯夷會不會怨他的父親,伯夷自己不肯做國君就跑掉了;叔齊呢,有沒有怨他的兄長?就是這個意思。

3.伯夷、叔齊「求仁而得仁」
孔子再答,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孔子回答子貢說:「這兩個人,伯夷、叔齊所求的是仁道,已經求仁而得仁,他們已經得到仁的境界了,又有什麼好怨的呢?」求仁得仁者:
(1)伯夷能順父親,孝也,孝悌是人之本。伯夷是兄長,他能夠孝順自己的父親,父親的意思是能夠把王位傳給叔齊,所以他就以父親的志向為自己的志向,力主讓叔齊繼位,這是孝。
(2)叔齊能恭其兄,悌也。叔齊他是長者先,幼者後。讓兄長去繼位,自己不願意繼位,不敢跳到兄長之上做兄長的君,讓兄長稱臣,他不願意這麼做,這是悌道,對於兄長的恭敬。
(3)一個是孝,一個是悌。孝悌乃仁之本也,這兩個人都得到了仁。

4.聖人,為而不爭
(1)伯夷、叔齊兄弟讓國,孔子讚為求仁得仁,可知孔子講求相讓,而非相爭。
(2)《道德經》上講:「聖人,為而不爭。」這是講究上善若水。水,就是善利萬物而不爭。別人不願去的地方,他去,別人需要爭的地方,他讓。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,高處是人之所爭,低處是人之所厭惡。水反其道而行之,它不爭,這是聖德。
(3)老子、孔子都講「讓而不爭」,所以孔子讚歎伯夷、叔齊以國相讓。這個是仁,他能不爭,他就得到了仁。仁不用爭,你能夠讓,就可以得到。

5.從孔子的回答中,體會聖人的境界
(1)從孔子的回答中,我們能夠體會到孔子念念不離仁、不違仁。真正是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隨時弟子來問他,他回答的全部都是仁道。
(2)子貢是代我們發問,這一問,我們就能夠了解聖人的心境是怎麼樣的。子貢也明白,就出來跟冉有說:「夫子不為也。」咱們的老師啊,不會去幫助衛君。為什麼?已經很明顯,夫子講的是讓——以國相讓,現在衛君父子爭國,孔子會幫助他們嗎?誰都不會幫。所以「夫子不為也。」他就不會去幫助輒。
(3)在孔子的心念當中,能讓是君子或賢者的美德,尤其是讓國、讓天下的行為。《泰伯第八》中,子曰: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矣。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就是孔子推崇「讓」的另外一個例子。《論語集解》裡面講,「鄭玄曰:父子爭國,惡行也。孔子以伯夷、叔齊為賢且仁,故知不助衛君,明也。」這也就明白了「父子爭國是惡行」。這也是鄭康成的批註中講到,爭國就是爭利,爭利忘義,這是惡行。
(4)父子之義是天性、是天經地義,不能爭,要爭就是損德,是大惡。孔子講伯夷、叔齊是賢者,求仁而得仁,子貢也就明白孔子絕對不會去幫助衛君,幫助衛君就是幫助惡行。

6.衛國父子爭國,孔子為什麼還停留在衛國
(1)前面我們提到,衛君和他的父親其實不是爭國,都是被外力所挾持,他們是當了傀儡。如果他們倆真的是不仁不義,當父親的不像父親,當兒子的不像兒子,父不父,子不子,這是無道,那孔子肯定就會離開衛國,他絕對不會住在一個無道的國家。
(2)聖人都很有智慧,他所選擇的一定是有道有仁,至少是希望能有機會恢復道、恢復仁,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,聖人就會離開。孔子沒有離開衛國,但又沒有幫助衛軍,這是孔子的仁愛和慈悲。
(3)夫子留在衛國,用心地看局勢發展,希望找機會幫助這個國家恢復道德仁義,還有禮。這是真正想幫助衛國,幫助息爭免禍,平息戰爭,減免禍害。如果國君無道,那人民就會遭殃。

7.「通權達變」---學問的最高的境界
(1)學問有四個境界
孔子說:「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;可以適道,未可與立;可以立,未可與權。」這句話讓我們知道學問有四個境界:第一是學習;第二是要力行、去實踐;第三是在力行過程當中,對原則牢牢把握、如如不動;第四個最高的境界——還要懂得通權達變、開智慧,不能太呆板。
(2)「湯武革命」是通權達變
伯夷、叔齊雖然是孔子所讚許的仁人,他們卻以武王伐紂為不仁不孝,屬於以暴制暴的行為。而孔子對此事,與伯夷、叔齊的觀點相反。夫子在《周易-革卦-彖辭》中說:「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。」孟子更是對武王伐紂大加讚許,認為武王伐紂是「誅一夫紂矣,未聞弒君也。」,是一怒而安天下之民,是大仁、是大義、是為天下人申張正義。紂王當時已經君不君,是一個惡人,他已經沒有資格做君,於是武王領兵伐紂是民心所向,這不是他自己要的,是人民所向,是人民的嚮往,這就是可立可權。
(3)夫子的境界已經超越伯夷、叔齊
我們再看夫子,他的境界已經超越伯夷、叔齊,達到武王的境界。伯夷、叔齊是可立、不可以權。夫子在這裡,你看他沒有離開衛國,是他能夠行權方便,不是為自己的節操而已,真正把我全部放下。如果為自己的名聲、個人安危,看到這樣的國家,他一定是「亂邦不居,危邦不入」,趕緊離開。可是夫子看到他的存在,對衛國息爭免禍帶來幫助。他為的是衛國計,不是為自身名節,毫不為自己考慮,只為人民考慮,那怕是損害自己的名節也勇於承擔,絕不會為矜惜名節不敢去做。

8.「求仁得仁」是大孝,故無怨
孔子回答「求仁得仁」,伯夷、叔齊求的是仁,聖人的境界,那是大孝的境界。《孝經》上講:「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」最高的孝的境界是立身、行道、得仁,這是至孝。這個孝不是對自己一家而言,是對全天下而言,是天下乃至後世立一個榜樣,是大孝。真正的大孝就是這樣,要立身行道成聖成賢,普利天下一切百姓,這叫大孝。《孝經》上講的就是最終極的孝。伯夷、叔齊所求的就是這個境界,所以他心中又有什麼可以懊悔的呢?又有什麼可以怨呢?所以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心境。

9.總結:
今天學習這一章節,從子貢和夫子一唱一答中體悟到言語之妙,把大道理都給我們披露出來。
(1)孔子身在衛國,雖然衛君做得不如法,但是孔子存心厚道,在這裡他是屬於臣子的身份,不評論君王是真正的厚道。
(2)所以子貢非常會問,問得很巧妙,夫子也答得非常巧妙。這師弟之間一唱一和都是在教化我們,同時也是給弟子們不言之教,教化世人不要計較得失,不要計較生死。在這份妙問妙答的默契中,我們仔細品讀,深入了解夫子的存心,逐步去體會聖賢求仁得仁的志向,那種大公無私的境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