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述而第七 第24章

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

<白話>
孔子的四種基礎教育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文-典籍、經書;行-實踐、德行;忠-盡心盡力待人處事;信-有信念、講信用。

<文義>
1.「文」:先代之遺文,經典。典籍辭義謂之文。
2.「行」:去聲。德行,孝、悌、恭、睦謂之行。
3.「忠」:盡己、盡心盡力。
4.「信」:信用、信念。
5.程子曰:「教人以學文修行而存忠信也。忠信,本也。」
6.此四者教之所先也。以「文」發其蒙,「行」以積其德,「忠」以立其節,「信」以全其終也。

<思惟提綱>
1.孔夫子的基礎教育有哪四種?
2.「文、行、忠、信」這四種教育,其先後次第關係為何?
3.省思一下,這四個基礎教育「文、行、忠、信」,我的狀態如何?我如何加強?

<義理解釋>
一、引用資料
1.《論語•為政•7》子游問孝。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;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。不敬,何以別乎?」
2.《論語‧為政‧22》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!」
3.《弟子規》:「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。但力行,不學文,任己見,昧理真。」
4.《論語‧公冶長‧28》子曰: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﹙一﹚本章解釋
夫子認為,教育理念最基礎、最先要教的,有四樣東西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
我們用李充的解釋分別來認識這四樣東西。

﹙二﹚文
1.什麼叫「文」?
典籍辭義謂之文。就是經典裡的文辭、義理、思路叫文。也就是我們要學經典。

2.文的功用是什麼?
以文發其蒙。蒙,就是童蒙,還沒有學習的狀態,到不一定指的是對小孩子,只要是還沒有學過,都必須要以文來啟蒙。

3.為什麼要以「文」來啟蒙?
(1)因為要快樂
為什麼是要以文來啟蒙,學經典來啟蒙,而不是學別的呢?當師長父母的,無非希望孩子快樂,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快樂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。
(2)經典是聖人學習經驗的報告
關鍵是和誰學,那就得看誰的生命狀態最圓滿、最快樂。而經典,正是許多聖人他們得到快樂的途徑方法,他們學習經驗的報告,他們生命提升的軌跡。所以凡舉我們一生要面對的任何境界,都可以在這些經典裡面找到方法、觀點、下手處,所以說“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。”
(3)想要的快樂,經典都有
不論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或者說從夫婦之道,到君子之道,到聖人之道,從明明德,到親民,到止於至善,所有想要的快樂,經典都會有系統、有邏輯地跟我們分享。
(4)重點是我們願意親近經典
重點是我們要願意去親近它。這是身為老師父母的我們,希望孩子快樂,送給他們的一份禮物。當然我們自己也必須要喜歡經典,親近經典,學習經典,才能夠如是地傳遞給孩子。

﹙三﹚行
學了許多道理之後,這些經書的道理需要把它做出來的。所以第二「行」。
1.什麼叫“行”?
孝、悌、恭、睦謂之行。行,就是行為,經典裡所說的道理,需要把它落實在行為上,像孝的行為、悌的行為、恭的行為、睦的行為。

2.行有什麼功效?
學了之後通過力行修德,把這些經書的道理,變成我真正擁有的德行。
比如,我們教孩子經典:子游問孝,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(《論語•為政•7》)我們知道孝順,重點不在於我做了多少事,而是我對父母的恭敬心,或者念恩的心,才是真正的重點。

3.如何培養「行」?
怎樣讓孩子能夠把這個敬培養起來呢?
(1)老師的身教
除了言教以外,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身教。所以當老師的,可以先行一步,把這樣的敬,把它帶回家,面對我的父母親,去把它實踐出來。這時候我就知道哪個地方不太容易做,哪個地方孩子可以契進去,我就把這一些失敗或成功的經驗,跟孩子分享。孩子就聽著看著,他就慢慢的可以跨進這個「敬」的實踐裡面。
(2)製造機會,讓孩子練習
甚至,老師可以製造很多機會,讓孩子去認識、練習、實踐,雖然比較麻煩,但是孩子可以真實的學到,可以增長他的德行。

(四)忠
1.何謂忠
「為人臣則忠」,或者我們說「為人謀而不忠乎?」

2. 忠有什麼功效?
(1)「忠以立其節」,“節”指的是一個人的節操,他要靠“忠”這個字,才能夠把節操立得起來。
(2)我的老師說:“我們現在社會最大的毛病,就是我們只管自己,不管別人,但實際上真正要為自己好的話,我們還必須去顧及別人,肯代別人著想,把別人看成像我一樣。”所以“為人謀而不忠乎?”
(3)我們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修養,有節操,不是看他在順境的時候,也不是看他講的滿口道理,而是他在面對人的時候,面對境界,有可能是在逆境中,有可能在利益衝突,有可能是在挑戰他的習慣的時候,是不是還願意多去為別人考慮一點點,多去為別人想一點點。
(4)這樣子練著練著,是不是到最後可以為一切的人去著想,慢慢的練就君子的這種胸懷跟品德。

3.怎樣培養孩子的忠-代人著想?
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怎麼樣培養孩子這個忠,代人著想呢?
比如在家裡,為父母著想;出外的時候,怎麼樣代師長、如何代朋友著想;工作上,如何代顧客著想呢?如何讓他們能夠跟人相處的時候,多一點點溫度,因為有他的存在,而感覺到世界更有希望、更溫暖呢?
這是我們身為教育者必須要思考的。

(五)信
1.什麼叫信?
(1)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信,它有一個功用,就是以全其終。全其終,就是保全所學的。就是我們從前面文、行、忠這一路上下來的,所學所行,通通能夠在我身心裡面,終生不變,貫徹到底,這叫信。
(2)信,對外來講,叫信用;對內來講,叫信念。如果我們做人沒有信用或信念,就像夫子所說的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!」(《論語‧為政‧22》)

2.信如何建立?
在學習的過程我們透過經典、透過聖人的引導或父兄的引導,這是他人的力量,慢慢的建立起我內心裡面的一些正確概念,我們就拿著這些正確的概念,作為我面對境界的一些依憑的信念。

3.信念如何堅固?
這個信念是不是可以建立了之後就堅持到底呢?
(1)我們的學習的過程很容易面對到一些眼前慾望的追求,物質的誘惑,或者利益的衝突,這些信念常常就會退下來。那如何讓他堅持到底呢?
(2)跟自己對話、常常省思
從前面所學這些理想信念,真正在實踐的時候,我們是不是要更多時候,必須要跟自己對話,必須要問問我自己: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?我為什麼要去孝順?我為什麼要當君子?我是做給別人看的?還是做給自己看的?
(3)所以我們不管別人理不理解,如果這件事情是我自己要做的,別人理解也好、不理解也好,別人看到也好、沒看到也好,我在順境也好、或在我的心力跌宕起伏的時刻也好,我都為了自己的生命成長,為了更多人的快樂,我願意把我所學到的這個道理,在我身心裡面把它貫徹到底。
(3)經過這樣的一番淬煉,最後,我從經典裡面學到的這個德行,就會在我身心裡面慢慢慢慢變成我心的本身,我的心續就成為這個德行的本身。

4.如何陪伴孩子建立信念、堅固信念?
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如何陪著他建立這個信念、堅持這個信念呢?
(1)前行,與孩子充分討論
比如,我們常常學校要辦很多的活動,比如拔河、賽跑或者很多很多的比賽等等。我們可不可以在活動進行前,先和孩子來討論: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?他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?對我們自己生命成長有什麼幫助?做了這件事情我又可以培養什麼能力?對別人有什麼好處?
(2)過程中,核對目標做總結
在這個過程裡面,孩子呢有時候心力高高低低,或失敗或成功,在面對任何境界的時候,我們都可以帶著孩子,不斷地把當初所討論的這個目標,往這個方向去總結。從這過程裡面學到了什麼?這樣有價值嗎?所以呢,孩子就不斷不斷的會透過這過程來問自己,當然更多時刻,他是從老師的態度當中,看到信念的力量與堅持,是如何進行到底的。

(六)結攝
最後,這個文、行、忠、信,還可以從兩個角度把它總結一下。

【第一個角度】:文行忠信就是文跟行兩件事。
1.文行忠信,文跟行。就是可以把它總結為文跟行,也就是說要學經典,要努力的修行。而這個忠跟信,它就是「行」分出來的綱領。所以總結起來,其實就兩件事,就是文跟行。
2.文行兩件事情必須要並重,就像《弟子規》所講的“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。”相對的“但力行,不學文,任己見,昧理真”。所以當文跟行都同時並重的時候,才能夠真實的來改善我們的命運。

【第二個角度】:成就人才的根本是忠信
1.我們教育無非是要幫助孩子慢慢的成為人才,最好是成為聖人。這個基礎在哪裡?就是在文行忠信,就是最後這個忠信。
2.夫子曾經講過,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”我們在家鄉鄰里,肯定能夠找到像夫子一樣忠信的人,這個忠信指的就是品德,成就聖人的基礎、根本。
3.但是有這個品德根本還不夠。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,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忠信的品德根本之後,還要加上好學。

所以,文和行,講的就是好學的態度;忠跟信,講的是他品德的根本,這兩樣東西把它合起來,也就是文行忠信。文行忠信,才能夠真正培育出好的人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