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述而第七 第8章

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〈白話〉

孔子說:「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地方,不先反覆思維,就不去開啟通達他。不用心思考,想說而說不出來,就不引發他的表達。舉了一個角,卻無法推出三個角,就不再往下教導了。」

〈文義〉

1. 「憤」,滿滿的意思。一直想卻想不通,思緒就充滿整個心中。「啟」,開啟的意思,打開壅塞不通。( 朱注:「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。」啟是啟發、開導。言孔子不見人「憤」,即不去「啟」他。)

2. 「悱」,想說而說不出口。「發」,指點明示。(朱注:「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發,謂達其辭。」按發即引導的意思。)

3.舉一隅不以三隅反:朱注:「物之有四隅者,舉一可知其三。反者,還以相證之義。」按舉言例舉,反言推證,隅言方角。

4.不復:不再教他。復作「再」解。如果往下教導也是壅塞滯礙,效果適得其反。

〈思維題綱〉

1.試想想夫子教學,「不啟」的目的為何?「不發」的作用又是什麼?
2. 從本章內容看,您能發現夫子教學有哪些善巧嗎?
3. 想想自己指導學生或孩子,是否也有像夫子這些策略?
4. 回到自身想,自己的學習會努力做到”憤、悱”和”舉一反三”來回應師長嗎?

〈義理解說〉

一、引用

1.《論語•八佾•8》子夏問曰: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為絢兮。」何謂也?子曰:「繪事後素。」曰:「禮後乎?」子曰:「起予者商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。」

2.《論語•為政•10》子曰:「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」

3.《論語•陽貨•20》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。使之聞之。

4.《岳陽樓記》著者:范仲淹 「……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”乎?噫!微斯人,吾誰與歸?」

5.《禮記•學記》: 「古之教者,家有塾,黨有庠,術有序,國有學。比年入學,中年考校。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;九年知類通達,強立而不反,謂之大成。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,近者說服,而遠者懷之,此大學之道也。」

6. 《論語•公冶長•9》子謂子貢曰:「女與回也孰愈?」對曰:「賜也何敢望回。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」子曰:「弗如也!吾與女弗如也。」

二、重點摘記

(一)本章全文解釋
夫子說:“不到這個人努力用功的學,想懂而又懂不了的時候,我不去開導他;不到他想講也講不出來的時候呢,我就不去引發他;我告訴他一個角是如此,他不能夠以此類推出其他三個角也是如此的話,我就不再和他多講了。”
(二)字義
1. “憤”,就是表現一個人很好學,心求通而又不能通的樣子;“悱”呢,就是講一個人對道理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心得,但沒法表達出來。
2.本章講學生要怎麼配合著老師來學,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呢?那就是要思惟著學。思惟到什麼樣的程度呢?就是要“憤”,要“悱”,要“舉一隅能以三隅反”。
3. 程子說:“ 憤、悱,是誠意見於色辭也。待其誠至而後告之。既告之,又必待其自得,乃復告爾。 ”那夫子為什麼做這樣的等待呢?因為不待憤悱而發,則知不能堅固。

(三)申論
1.等待最恰當的時機來施展教育,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堅固。等待,就是要喚醒學生的學習自覺,讓學習成為以學生為主導的,啟和發就把老師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,舉一反三,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。

2.老師講授學問,學生努力思考,老師一再地等待,等到學生的思考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,在關鍵處啟發點撥學生,在《論語》當中,有很多這樣動人的教學實例。

3.子夏就是對《詩經》中: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為絢兮?”想了很久,然後問老師,這就是子夏的憤和悱。夫子就提示他說,“繪事後素”。( 繪畫時,要先以粉地為質,然後才可施五彩,就像人有美質,然後才可以加文飾一樣。)子夏一聽,就有所領悟了,類推說:“是不是說君子要有良善的本質,再加上學好禮儀,這樣才能盡善盡美呢? ”孔子就非常高興,讚歎子夏可以發明詩中的新意,說願意和子夏一起來談論《詩經》,整個的教學過程,深入,靈動,又充滿禪意。

4.夫子用這樣的等待之心,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弟子,“ 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”。孔子與人言,必待其人心憤憤,口悱悱。這意味著,面對學生的時候,夫子的語言,完全是觀待弟子而發的,說話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要幫助弟子來融匯貫通,這樣做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5.人活在人世間,對到很多的人事,有太多想要抒發的情感,一般人得不到抒發就會很苦悶。但是,孔子在面對弟子的時候,語言可以離開完全表達自己的功用,只為弟子的生命提升而發。

6.給我們做父母的一個提示,什麼時候是教育的最佳時機呢?就是孩子有憤悱之時,孩子努力思考,著急發問的時候,這就是啟發之機。很多家長在孩子急著問的時候不說,等到自己忙完了,想說時,孩子又不想聽了。這就是錯過了教育的時機。

7.學生能否學好,關鍵要看學生思考的如何。如果學生能夠思考到憤和悱的程度,對題目自然會有深刻的了解,對老師的講解,也自然會有深刻的記憶。

8. 老師的等待,就是為了讓學生挺立自有的道德主體,自勉於受教之地。就夫子而言,教者無棄材,但是要求學者不能自棄。不自棄呢就是要主動學,用心思惟,只要心思用到了,聖人的不教那都是在教。

9. 《論語》第十七篇,講了魯哀公有個大臣叫孺悲,他自視權貴,想求教於孔子,但不待人引見,就直接闖入了孔子的門庭。夫子呢,就假裝稱病不見,可是還沒等孺悲離開的時候,就取瑟而歌,故意讓他聽到,自己在唱歌,沒生病。對於孺悲的無理求教,夫子雖然是無言,但也用行為傳達出,他想要教給孺悲的內涵。只要我們用心的觀察,肯思考,去體會,聖人的無言無教都可以成為教。

(四)反觀自身:
10. 反省自己,遇到困難時,我們會主動思考,尋找解決方法,還是被動的等待老師給予答案呢?向老師詢問時,我們是否有思惟到憤悱的程度?老師告訴我們之後,我們又是否練習到舉一反三。如果不能,我們算是合格的弟子嗎?

11.夫子曾經說過,如果有人經過我的家門,沒和我交流,那我都會覺得遺憾。但有一類人我不想交流,就是鄉愿,因為他們是非不分,只想做老好人。

12.有一類學生,夫子不會啟發他們,就是那些還沒有開始思考的學生。因為這樣的學生,任學習了什麼,都沒有辦法真正形成自己生命的真實經驗。想一下,我們會不會是個讓夫子不能啟、又不能發,言又不能復,一直在等待的學生呢?

13.聽聞、思惟、行動,任何人發生任何變化,都是這三步,我們是怎麼樣把聽來的學問,變成自己行為的,就是靠思惟。夫子說,你不憤,我就不啟;你不悱,我就不發。就是因為夫子看到了〝思惟〞這兩個字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,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事,一定要教會人思考。

(五)總結
14.我的老師說:「 轉動命運的輪子靠思惟。」平常我們的心呢,都有一種惰性,懶懶的,什麼都不願意動,改變這個現狀不容易,一定要有一種外力,這種外力在物理上,就叫做拉和推;心理上的力量,就是思惟。思惟,無時無刻地不在影響我們生命的方向,那我們如果不把思惟集中在聖賢指出的正確方向,它就停在錯誤的方向,或者說在惰性當中。

15.一個人,不思惟,或者是思惟錯了方向。比如說,就掃地這樣的小事,如果一直在想,憑什麼讓我掃,別人為什麼不掃,我就是不想掃,那想著想著,掃個地對我來說,可能都變得非常困難,無法承擔。可是如果我們想對了方向,就會有了心力。那麼,一些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樂而樂”的大事,可能我們都不會害怕,都敢於擔當。

16.力量是怎麼出來的呢?就是從思惟中出來的。夫子真的很了不起,他告訴弟子,把思想集中在老師傳授的真理上,用心思惟,在心靈深處,構建出真正對我們的生命有著非凡意義的真知灼見,這樣就能夠引導我們的人生走向真理和光明。

17.再看,“舉一隅能以三隅反”,是一種知類通達的本領,是古代教學生學了九年之後,要考核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指標。《論語》第五篇,夫子曾經問過子貢:“女與回也孰愈?”子貢就認為自己在推理類比這方面的能力是遠遜於顏回的,所以說觸類旁通在儒家,是評價個人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標準。《禮記•學記》把知類通達,強立而不反呢,稱之為大成。

18.聖人的言教就像天上下大雨,我們拿著盆子接,就接一盆;拿小勺呢,就接一小勺;你不接,就和你無關。憤悱的努力和推理類比的能力呢,就是學生學習的誠意和行動,就是我們舉起的承接師長言教的器具,大者大生,小者小生,不沃不毛之地則不能生。夫子認為人人皆可為堯舜,那麼這種樂觀的學生觀,讓他對每一個弟子,都抱有熱切的成材希望。他根據每一個弟子的學習特點,等待時機,施展教育。正是這種對教育全身心的關注和投入,讓他教育出這麼多偉大的弟子。

19.這一章呢,夫子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:學習不能只靠灌輸,必須要學會獨立思考,教育呢要提倡啟發式,反對填鴨式的教育。原來,這一點,在兩千五百年前是夫子最早提出來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