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 述而第七 第9章

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

<白話>
孔子在家裡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的時候,從來沒有吃飽過。孔子哪一天參加了弔喪哭過了,就不會再歌唱了。
<文義>
1.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」,「側」,旁邊的意思。參加喪禮時,坐在服喪者的旁邊;或是鄰居家中有喪事,都屬於「有喪者之側」。
2.「未嘗飽也」,因為同情喪家,心中哀痛,自然不想暢飲飽食。
3.「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」,「哭」,是哀聲。
4.「歌」,是把聲音拉長唱出來,這裡是指快樂的歌唱。
弔喪或是遇到不幸的事,心中哀痛而哭泣,當日總是餘哀未盡,就不想歌唱了,這是聖人情感真誠的流露。

<思惟題綱>
1. 聖人的道德光輝是怎樣顯現的呢?
2. 夫子以何心思主持喪禮?
3. 他的學生給別人辦喪事遭到墨家的批評…您想到甚麼?
4. 從夫子的身教中,我們是否更了解學習的核心?
5. 在老師的身邊,我們是否能如同孔門弟子般精心地學習觀察呢?

<義理解釋>

一、引用經文
1.《論語•子罕•15》子曰:「出則事公卿,入則事父兄,喪事不敢不勉,不為酒困,何有於我哉?」
2.錢穆《論語新解》:「喪者哀戚,於其旁不能飽食,此所謂惻隱之心。」
3.《論語•陽貨•21》宰我問:「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!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」曰:「安。」「女安,則為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!」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?」
4.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「矢人惟恐不傷人,函人惟恐傷人。」
5.《禮記》:「鄰有喪,舂不相。里有殯,不巷歌。」
6.《論語•八佾•26》:「臨喪不哀,吾何以觀之哉?」
7.《論語•述而•4》「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」
8.《論語•述而•31》「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」
9. 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日之內,餘哀未忘,自不能歌也。」
10. 錢穆《論語新解》:「此非禮制,乃人心之仁道。」



二、重點摘記
(一)本章消文
這一章意思:孔子在家裡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的時候,從來沒有吃飽過。孔子哪一天參加了弔喪哭過了,就不會再歌唱了。
這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下來的夫子的人格氣象。

(二)聖人的道德光輝,有賴弟子的觀察記錄
1.禮敬孔門弟子
每讀到這樣的章節,我就會深深地禮敬孔門弟子。正因為他們善於學習、精於觀察,才給我們記錄下夫子在生命的過程中,生活的各個細節和方方面面。
2.聖人的道德光輝顯現在日常生活中
聖人的道德光輝是怎樣顯現的呢?並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想像的那樣——他會端坐在聖壇,放著大光明。聖人的神聖,就是顯現在這種日常生活中,樸素的容顏、儀態,和說話做事當中。
3.弟子對老師的善觀察,才讓我們體認到聖人之心
只能靠做弟子的細心觀察,才能夠學習體認。也正是因為孔子的弟子們對老師的觀察如此仔細,才讓今天的我們,有機會體認到聖人之心、聖人之仁。

(三)孔子面對喪事,不敢不勉、未嘗飽也
1.古人非常重視喪禮,人死為大。一個人過世到進入墳墓,要經過幾十道的禮的程序,需要請專家來幫忙。孔子了解禮儀,所以就經常幫人主持喪禮。用他自己的話說:“ 喪事不敢不勉。”
2.夫子的身高有九尺多,飯量應該是很大的,但他主持喪禮的時候,就吃不下飯。“未嘗”就表示不是偶然的事,而是從來沒吃飽過。為什麼呢? 因為看到有人辭世,看到很多的孝子賢孫哭得傷心,自己也就跟著難過。
3.錢穆先生說:“ 喪者哀戚,於其旁不能飽食,此是夫子的惻隱之心。”
4.我們看聖人:別人難過,他也難過,別人遭遇的不幸,他都能夠感同身受。為何到了無法吃飽飯的這樣的程度呢?
5.《論語•陽貨•21》孔子和宰我在談論三年之喪,他問過宰我:“ 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 ”說你吃得好、穿得好,心能安嗎?然後又說:“ 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 ”由此,我們對夫子的真心就應該有所了解。

(四)夫子的仁愛之心--臨喪而哀、未嘗飽也
1.“臨喪而哀”是一種對人的深情,出自夫子的仁愛之心。情到深處,自然就哀了“臨哀”;臨喪而不能哀,吃得下、笑得出,這就無情無仁,也是無禮無教的表現。
2.別人請夫子主持喪禮,一方面,他兢兢業業,把份內該做的事做好;另一方面,他又一直抱著對人深厚的一種人性的情感。
3.古代學者說:夫子主喪的時候應該是執事,所以必須得吃,但是因為心中有哀,所以面露哀色,又沒法吃飽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(五)麻木不仁不是儒家所許
1.我們想想看,現在一些主持喪禮的人,或者是長期在殯儀館工作的人,他們因為每天看到了太多人的生死離別,工作久了,就麻木了,有時還會當著親屬的面,和別人談笑風生。
2.孔子過世之後,他的學生也有給別人辦喪事的,就遭到墨家的批評:孔子的學生,聽到有錢人家死了人就很高興,認為吃飯的機會來了,真是不像話!可見,後面的弟子幫別人辦理喪事的時候,就沒有了夫子的人格氣象,失去了仁德之心,僅僅學到了夫子承辦喪禮的技術。
3.“ 矢人惟恐不傷人,函人惟恐傷人。 ”(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),做醫生的工作,就是救人;做棺材的人,就是要埋葬死人。所以說,如果沒有培育好仁德之心,對於術的選擇、職業的選擇,就不能不謹慎了。做事,如果缺少了對人的關注,內心沒有對人的情感,無論我們會做什麼,這都不是儒家所教的學問!

(六)臨喪而哀是仁的體現
1.同哀之心
《禮記》:“ 鄰有喪,舂不相;里有殯,不巷歌。”就是說:鄰家有喪事的時候,舂米(搗舂穀物)都不要去唱號子(民歌);在沒人的小巷子裡,也不能歌唱。這要表示什麼呢?就是同哀之心。
2.對死者的一份恭敬和至誠之心
“臨喪”要對死者有一份恭敬和至誠。不僅自己家裡的喪事要哀,還要哀於有喪者之側,為他人而哀,這是一種很珍貴的人間的情感。推己及人,這也是儒家教育最核心的內涵——仁。
3.一般人也不接受臨喪不哀的人
(1)《論語•八佾篇》孔子說過,臨喪不哀的人,“吾何以觀之哉?”實際上,就是今天,我們一般人也都接受不了臨喪不哀的人。
(2)比如,前兩年網上熱議的,一位在車禍現場視察時,帶著名貴手錶的領導幹部,他面帶微笑的照片,就引起了全國人的憤怒,這就是臨喪不哀。我相信,他也不是一到現場看見人死,就面帶微笑的,一定是經過了一陣,沒有什麼餘哀了,輕鬆起來了,自己沒發現就被別人注意到了。
(3)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一樣,除非自己的至親之人離世,會感到非常的傷痛,餘哀也會久一點。面對陌生人呢,最初的觸目驚心過去之後,很快就淡忘了。
4.對比我與聖人的落差
(1)相對於聖人而言,我們的生命氣象就是無法觀瞻,非常難堪的。
(2)我們也有“食於有喪者之側”的時候,參加喪禮時,有了點點的哀傷,也不會很久,就是一種木木然的、與他人很難感通的一種現狀。
(3)生老病死,這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人,都要經歷的事,今天發生在別人身上,明天也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了。如果對他人生命發生的痛苦和快樂,都沒有絲毫的感受,這就是沒有人性了。

(七)夫子的身教
1.認識聖人的情性
(1)“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 ”古人說:“ 學者於此二者,可見聖人的性情之正。能認識到聖人的情性,然後才可以學道。”
(2)“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”,說夫子在這一天哭過,就不會再唱歌了。由此可以想見,夫子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是經常唱歌的。
(3)前面說“ 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 ”,表現出一派生機盎然。這兒又說他天天歌唱,後面還有講,夫子聽到別人唱歌唱得好的時候,一定請他再唱一遍,自己又和他一遍。(《論語•述而•31》)
(4)夫子雖然身處於亂世之中,卻在生活中,處處彰顯出生機蓬勃的樣子。

2.學習夫子生命的豁達
(1)很多人都覺得,學儒家的人有點教條、古板,那是學的人沒學好。我們看夫子,他的人生充滿了歡樂,這麼的開懷,不用說他的學問,就是這種生命的豁達,也特別值得我們學習!
(2)夫子容易趣入他人的快樂,更能深刻理解別人的傷痛,活的有血有肉。白天一旦哭過就不再唱歌了,這就是夫子的情感的表現。
(3) 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“ 一日之內,餘哀未忘,自不能歌。 ” 餘哀未盡,這就是夫子的誠心,夫子的直心。錢穆先生也說:“ 此非禮制,乃人心之仁道。 ”(《論語新解》)

3.學習臨喪該有仁的表現
這一章,夫子正是以他自己的身教告訴我們:學習的核心,就是要學會推己及人的仁德之心;也告訴我們,人的情感要有正確的表達,在面臨到無論是自己、還是他人生命最重大的事件上,該有的仁的表現應該是什麼。

(八)結勸
1.真心地感謝夫子的弟子,正是透過他們陪在師長的身邊,觀察、學習和記錄,讓我們看到了夫子生命存在的真實。在這些看似是點滴的小事上,讓我們感受到“ 一事之微,眾善雲集 ”。也讓我們真實地看到了夫子的功德,聖人是處處仁心、仁德。
2.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師,如果跟在老師的身邊,我們是否能這樣精心地學習觀察呢?
3.夫子是述而不作,但他的這一群弟子對他的記述,就讓全人類的人,認識了孔子這樣一位真實的,出現在我們華人世界當中的聖人;也正是這樣一群弟子,與他老師的心心相印,構建出了中華文化的千古高度。
4.所以,真心地禮敬孔門弟子,他們也策勵我們:跟隨師長,一定要好好學習,才不枉此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